分享

惊呆了!莱阳历史上的千年古城,你知道几个?

 传递着 2021-05-19
西汉初,在现莱阳市境内和附近共设过5座古城,都与莱阳有关。这五座城是:挺城、昌阳、长广、邹卢、观阳,分别属胶东国、东莱郡与琅琊郡等,其中长广、昌阳两城的城址变动最频繁。
挺城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挺城为西汉初年设置的县城,遗址在今莱阳市政府南3.5公里处的古柳街道办事处东、西古城一带。北齐天保7年(556)废,城市历史达700余年。清康熙《莱阳县志》记载:“挺城在县南七里,汉属胶东国,东汉属北海国,晋属长广郡,南宋北魏因之。隋省入昌阳,遗址尚存。”建国初期考察时,遗址处高出地面约1米,东西1250米,南北750米,总面积93万平方米,在西南和东北两角的地下,仍然有城基的残迹,东侧的护城河成为一条流水沟,遗迹尚在。民国《莱阳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这里曾出土过几件铜器:1具汉洗(汉时制造的盛水盥洗用具),铜质3足,形圆若钵,内镌双龙,龙间为“天凤元年”(公元4年新莽时期)4字,外有麟凤龟龙图案,惟凤凰清晰可辨,底下有双鱼,鱼间有小篆“富贵宜子孙”;1件铜器皿,有盖无足,铜盖上遍体是花纹,内有字迹模糊难辨,器底内有细鳞双鱼,外镌刻“重一两十四铢”6个大篆字;在这里也曾多次发现铜质龟钮钤印,但是字迹锈蚀不辨。1981年,文物工作者从地下发现有饰凹弦纹、绳纹的青灰陶片、连形纹的圆瓦当和几何纹砖,在群众中收集到了罐、豆、瓦当等陶器5件,五铢钱、铜钱范、剑、戈、箭簇等铜器7件,其中的铜钱范极为罕见。1954年,修五龙路时,2003年莱阳九中北校区建设时,在古城遗址周边出土了大量古钱币,多数为“半两”,均散落民间。
1949年以前,莱阳县城以南方圆10余平方公里,田畴平阔,县城与挺城遗址可以遥遥相望。金代,就有人将这里列为莱阳八大景之一,称为“古城牧笛”。
昌阳城
昌阳城是古代胶东地区重要的地名之一。历史上昌阳城先后搬迁过3次,有4个城址。西汉初年,初置昌阳县,因在文登西南15公里处的昌山(今回龙山)前而得名;西汉末期,昌阳城西迁至现在海阳南部的庶村南,在此设立盐官署,王莽时改称夙敬亭;西晋元康八年(298),昌阳城又北迁到了现在莱阳照旺庄镇发坊村一带,因此地靠近富水河下游,屡遭洪水,曾反复增修;唐永徽元年(650)昌阳城被河水彻底毁坏,向北搬迁12公里到了亭山下,即现在的莱阳老城处,仍称昌阳;同光元年(923),后唐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国昌”名讳,将昌阳改为莱阳,此后城址再未迁移。
康熙《莱阳县志》记载:“昌阳城在县南二十五里,昌山之阳,汉属东莱郡,晋属长广郡,南宋北魏因之。隋大业中增筑,省(裁撤)挺、长广二县入,属东莱郡。唐贞观初,省卢乡、观阳二县入。永徽初为水所圮,遂废,迁今城。遗址尚存。”(清康熙续志对昌阳城的地址变化未作分辨。)据专家考察,在发坊村的昌阳古城遗址,总面积7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在此发现的古城遗物有布纹瓦、陶器残片、石础、石佣、铁刀、铁锤、铁马镫、铁制弯锄等,遗址西南角尚存石筑墙的基础。明洪武2年,昌阳古城遗址上建村,原名废坊又称隋坊,后取吉称发坊,分为前后二村。发坊之后有东、西昌山村,莱阳人以昌阳后山为昌山,以昌阳前富水河为昌水。明末举人宋继澄有诗:“莱山晴作翠,昌水夜流香。”说明昌山昌水的说法由来已久。
长广城
康熙《莱阳县志》记载:“长广城在县西七十里,长清山之阳,汉属琅琊郡,东汉属东莱郡,魏即县置郡,晋、南宋、北魏因之,隋省入昌阳,遗址尚存。”民国《莱阳县志》古迹篇考证:“长广城汉置。在今海阳废城,后汉建安间(169~220)即县置郡。晋徙治不其(今青岛城阳),后魏徙县治长青山阳,遗址在今县西南70 里。”学者考证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初设在今海阳市之发城(废城)。东汉以后长广城改设在县西七十里,长清山之阳,置盐官禁私蒸盐。康熙志有误。
邹卢城
康熙《莱阳县志》记载:“卢乡城(即邹卢)在县西南四十里,汉属东莱郡,历代因之,唐省入昌阳,遗址尚存。”在今莱阳城西南20公里,即现莱西市的古城子。西汉文帝十六年设邹卢城。东汉光武十三年(公元37年)省邹卢入挺,即将邹卢合并入挺。隋又在邹卢设立县城。
观阳城
康熙《莱阳县志》记载:“观阳城在县东七十里,观山之阳,汉属胶东国,东汉属北海国,晋省,北魏复置,属东牟郡,隋省入昌阳,遗址尚存。”汉代观阳古城在今观水之阳,即今牟平之半城。北魏再置观阳城于今海阳的发城。
来源:文明梨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