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都靠什么养活自己?

 明白知识 2021-05-20
作家都靠什么养活自己?

在喜欢读书的人当中,不少人年少时都怀抱着作家梦。然后,大部分人后来都放弃了。细究原因,除了自身天赋匮乏之外,收入不稳定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法国文学社会学者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曾对英法两国的作家的生存状态做过细致研究。他发现,在19和20世纪,英法两国已经出现了所谓的「文学阶层」,也就是专事写作的人群,这群人大约占据了两国作家总数的一半。

调查出身背景的话,在「文学阶层」中,作家父母同属于这一阶层的仅有8%左右。在英国,完全依靠文艺活动为生的作家,出身贵族的人数最多,占到了总数的18%,其次是牧师家庭和大学教师家庭,分别占到了14%。而在法国,由于大革命对贵族造成了灭顶之灾,因而贵族产出作家的比值比英国低很多,出身军官家庭的作家最多,高达24%。

家庭背景对一个作家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法国作家福楼拜出自医生家庭,父亲是鲁昂主宫医院的外科主任,家里有好几处房产。所以,在《包法利夫人》中,无论是对各个层级医生生活状态的描摹,还是对死亡状态的「零度描绘」,福楼拜都游刃有余。

而且,由于不愁吃穿,他基本可以在书房从早坐到晚,精雕细琢自己的文章,甚至花一天时间考虑要不要修改一个标点符号。

作家都靠什么养活自己?

这种幸福在早期的俄罗斯作家契诃夫身上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契诃夫的父母经营一家杂货店,欠了一屁股债。所以,契诃夫17岁考上大学之后就早早开启写作生涯,为各种小报及周刊供稿。这一时期,他写了许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短篇,风格适合小职员在上班路上翻阅。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契诃夫是从廉价报纸中走出的第一位经典作家。

作家都靠什么养活自己?

除了家庭和版税收入,历史上还有针对作家的资助制度,「寄食制」就是其中之一。

寄食制,顾名思义,就是作家由富豪或贵族个人供养,并负责写出满足后者口味的作品。贵族家里的园丁负责修剪花草,作家则负责提供精神产品,因而被看作是「提供奢侈品的工匠」。

比如,奥古斯都大帝的好友梅塞纳斯是罗马帝国的顶级富豪,热爱文艺,诗人贺拉斯和维吉尔都受到他的资助。因此,他的名字也就成了英、法、德等众多语言中「文艺赞助者」(英语:Maecenas)一词的词源。

作家都靠什么养活自己?

梅塞纳斯的花园

除了个人资助,国家也常常以津贴或者授予官衔的形式来资助作家。比如英国的「桂冠诗人」,获得这个称号的诗人目前可以获得5750英镑的年度津贴。在这个头衔诞生的年代,桂冠诗人要负责在重要场合为王室赋诗。

当然了,还有各类文学奖项。获奖不仅意味着肯定,还能带来一笔收入,因而遭到众多作家追捧。不过,因为奖项的规格不一,奖金丰厚程度也有很大差别。诺贝尔奖在2020年的奖金高达1000万瑞典克朗(约760万元),而普通的文学杂志主办的奖项,奖金可能低至1000元。

像所有人一样,作家也是受生计影响的动物,只是大家习惯地忽略了收入对写作的影响,把他们看成了崇高的精神生产者罢了。在现代性祛魅的今天,文学也需要祛魅,才能把作家从光环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职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