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草堂春色

 冬歌文苑 2021-05-20

草堂春色

久慕草堂寺,却一直没有成行。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草堂寺东临沣河,西傍太平河,庙门南开,正对终南山巍巍圭峰。久负盛名的关中八景之一“草堂烟雾”就在寺中。

这座始建于东晋年间的寺庙,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公元401年后秦皇帝姚兴迎接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居住在这里,苫草做堂,供他翻译经书,由此得名草堂寺。这里是中国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的译场,也是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被誉为“佛教中国化的起点”所在。

草堂寺不仅被三论宗,华严宗,成实宗尊奉为祖庭,而且被日本佛教日莲宗也尊奉为祖庭,这在世界佛教界是绝无仅有的。

如今的草堂寺如同一位古朴沧桑但衣着鲜明的老者,安静地站在我的面前。高约四米,宽约十米的山门,红墙青瓦。左右两侧各有一尊两米多高的狮子石雕,让寺庙显得格外庄重肃穆。门洞雪白的墙壁掩着两扇红色的大木门。山门匾额黑底之上的“草堂寺”三个金字端庄秀丽。

所谓“山门”,是因为寺院多在山林之间而得名。山门是僧俗的分界。跨入山门,便入空门。进了空门,就要四大皆空,剃去一头三千烦恼青丝,忘却红尘烦恼,一心向佛。

过了山门,看见四个高约三米的四大天王石雕两两分立佛道两边。这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俗称“四大金刚”。无论是持国天王和增长天王,还是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个个威武无比,让人不由得产生敬畏之心。有他们在此守护,哪个妖魔鬼怪敢来作乱?

雕塑两侧的花园绿树成荫,满眼葱茏。几树紫红色的玉兰花含苞待放,在一片葱绿中特别惹眼,真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气象。

往里走就是天王殿。殿前烟火缭绕的香炉右侧,有一树白玉兰,花开灿烂,洁白无瑕。来此之人心若玉兰,便是有缘人了。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弥勒佛祖,两边是四大天王。看这弥勒佛,大肚中包藏世界,一笑后吐出乾坤,怎能不叫善男信女虔心膜拜?

过了天王殿往里,寺院两边各有两座高达十米左右的方形重檐攒尖顶的三层建筑。右边是钟楼,悬挂一口明代大铁钟,重约两吨。左边是鼓楼,置一面通天大鼓,直径近两米。我想如果草堂寺里钟鼓齐鸣,就是站在南面终南山高高的圭峰顶上,也会听到的吧?

在鼓楼西侧,有鸠摩罗什舍利塔。这个鸠摩罗什可不简单。世人一说起翻译佛经,大多数人都知道唐三藏玄奘,岂不知鸠罗摩什才是在中国翻译佛经的第一人。他是个混血儿,从小随母出家,潜修佛学,成为一代高僧。前秦皇帝符坚、后秦皇帝姚兴为得到他,竟然先后起兵,最终把他接到长安城,安顿在这个草堂寺。

鸠罗摩什在姚兴的支持下,在这里悉心翻译佛经。他历经八年,翻译出各种佛经六百多卷,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在这里创建了“三论宗”,所以草堂寺被奉为三论宗的祖庭了。死后真身舍利便安葬在这里。舍利塔雕刻精美,由八种不同颜色的玉石、大理石镶拼而成,故称“八宝玉石塔”,是国宝级文物。

相传鸠罗摩什临死之前起誓:“如果我所传经书没有错误,在我焚身之后,我的舌头就不会烧烂。”结果,在他享寿七十以后,火化身尽,只有舌头没有烧掉。日后舍利塔前长出青莲一枝,皇帝姚兴仔细一看,原来这莲花生长在鸠罗摩什的舌根之上。成语“口生莲花”和“三寸不烂之舌”恐怕就来源于此吧?

再往里就是大雄宝殿了,这是佛家寺庙的正殿,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大雄,是佛的德号。大,是包含万有之意;雄,是摄伏群魔之意。释迦牟尼佛祖法力无边,时有清风吹浊世,长将佛光照迷津。

肃穆庄严的大雄宝殿,四周绿树成荫。殿前台阶下的几株紫荆花艳丽无比却无丝毫俗态。我想它们这是久在佛前听禅,修成正果了吧?

大雄宝殿的东侧十几株日本樱花洁白如雪,烂漫无比,就像是一群美丽的少女,在春光中端庄地站着。她们是在这里等着心仪的郎君,一起到佛前许愿的吧?我佛慈悲,定能遂了她们的心愿。

继续往前走就是藏经楼。这是草堂寺中最大的建筑。明清风格的三滴水歇山式风格,气势雄伟。楼内供奉五尊铜胎鎏金佛像,收藏了近万册经书。有联为证:“一楼经典常开卷,万里云山尽开怀。”

游览完藏经楼,向右下了台阶,本想按着游览指示牌前往寺中竹林,探寻驰名遐迩的“烟雾井”,谁知一阵香气顺风而来,沁人口鼻。惊讶之余,闻香而去,发现在藏经楼后面东侧竟然有一大片红梅开得正盛。大喜之下,飞奔而入,踏青访梅。

这些红梅就像是一群深居简出的秀丽女子,静静地伫立在这寺院的最偏僻处,不去与那前院的白玉兰、紫荆花、樱花一争春色。她们映着蔚蓝的天空,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恬然地散发着自己与生俱有的芳香。一阵微风吹过,她们轻摇着腰身,粉红色的花瓣缓缓地翩然落下。落在绿油油的草地之上,和那草地中阿拉伯婆婆纳宛若星星的蓝色花朵绘出一幅最美的草堂春色画卷了。我置身在这亦幻亦梦的梅园,不由得醉了。

人常说落红无情,可怎么知道,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暗香却依然如故?不知来年,我再访草堂,这些梅花是否依旧烂漫,笑傲人生?

我依依不舍地告别梅园,前往藏经楼西侧的竹林。沿着幽静的林间蜿蜒小道,我恍然生出身在江南的几分感觉。林间落叶之中,那些毛茸茸的春笋,似乎说着悄悄话。天生喜爱竹子的我,不禁伸手抚摸葱郁的竹干,俯下身去,仔细看着这些毛茸茸的春笋。我屏住呼吸,想听清它们在说些什么,可是林间的清风却搅得我什么也听不清。我想,清风是不愿意我偷听别人说悄悄话吧?

走到竹林深处,望见一座古香古色的六角飞檐小亭。亭檐下的匾额上书三个大字“烟雾井。”

一时间,迫切之心让我快步向前。只见亭子正中间有一口六角石井,井口烟雾缭绕。微风一吹,便飘然散去。这就是驰名遐迩的关中八景之一“草堂烟雾”了!

民间传说,井底有一块巨石,石上卧有一条蛟龙,早晚呼气,从井口冒出,便有了这“草堂烟雾”。这个神话传说为这千年古寺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其实这井底直通地下温泉。秋冬的早晚,天气寒冷,空气阴潮,井里喷出的热气一时不容易散开,将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雾,就形成了这美丽的草堂烟雾了。只可惜,现在是暖春,不能看到这草堂烟雾扶摇直上了。

我想,倘若此时正是秋冬时节,那我就沏一壶香茶,闲坐在青青竹林之中,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休憩之时,望着轻轻烟雾直上终南山,心也就随着飞走了。

我面对着这幽静的竹林,望着这一院春色,静心冥想之间,耳边仿佛响起空灵的钟声。原来在这沧桑古寺之中,春风只渡有缘人。

如果说曲终酣兴晚,须有醉归人。那我就是这草堂春色里的醉归人。

插图/作者

 

作者简介

郑凡涛,陕西咸阳人,笔名海岸线。在西安某国企工作。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