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长宏 2021年5月20日 兰花,一直以深居幽谷为名,形象典雅,花姿优美,叶态脱俗,幽香四溢,宁静淡然的芳菲让世人爱慕它,寄寓了高洁、独秀、气节等人文哲理。中国兰花是传统名卉,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它叶态优美,花姿奇特,素雅大方,香气清幽,孔子认为兰香为“王者之香”,号称“天下第一香”。它还有“香祖”的美誉,唐代杨炯的《幽兰赋》这样来赞誉兰花:“惟幽兰之芳草,禀天地之纯精;抱青茎之奇色,挺龙虎之嘉名。”而宋代诗人杨诚斋也写下有热情洋溢的赞美诗篇:“健碧续续叶,斑红浅浅芳。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人们还将兰花与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以表达它们战严寒,傲霜雪的品质。” 中国兰花系指中国兰科兰属中的几个地生种兰花,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肉质,粗壮,肥大,一般无主根与支根之分。茎膨大短缩成假鳞茎,上有节,每一节都着生一枚叶片或鞘叶。叶片带形,上下几乎等宽,革质或薄革质,数目依种类不同而有差异,花单生或呈总状花序,不整齐,有清香。花被六片,分内外两轮,外轮三片为萼片,内轮三片为花瓣。萼片已瓣化,形似花瓣。花瓣两侧为翼瓣,下方一瓣为唇瓣。在多数情况下唇瓣是花中最华丽的花瓣,也是高度特化的花瓣。蕊柱上有雌雄两部分性器官,呈柱状。果为蒴果,成熟时裂开,散出细小的种子。 中国兰花,在国际花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外人士把它视为东方文化的一种表现,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古时将好文章、好书法称为“兰章”,推心置腹的知心朋友称为“兰交”和“兰谊”。历代文人雅士对国兰亦极为赏识,称誉它为“花中君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尽管人们的信仰不同,道德和伦理的准则未必一致,但他们对待兰花的高尚情操和宜人风采,却是逐渐所默认,认为它属于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一项内容,因而人们渐渐把兰花当作了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历代帝王对兰花也多有所好,唐太宗曾吟出了“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的绝妙佳句;清朝康熙皇帝的“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亦是颂兰妙句。帝王爱兰,促成了社会上的世风时尚。古今名人都偏爱兰花,屈原、越王勾践、黄庭坚以及寓居台湾的张学良将军无一例外,张学良将军还因拥有各种兰花二百多盆,被人称为“兰花之家”。1978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泰国,泰国朋友把两种珍贵兰花作为礼物相赠,很贴切地表达出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