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六国的旧贵族为何不像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

 昵称55301288 2021-05-20

东方六国旧贵族都反抗项羽了吗?没有吧?他们有能力反抗刘邦吗?也没有吧?

秦末义军人群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六国旧贵族,包括五国王室后裔和旧权贵势力,比如楚怀王、韩成、魏咎、魏豹、赵歇、田荣、田儋、田安、项羽、张良等;一类是新兴的士族集团,包括刘邦、张耳、陈馀、陈平、韩信、彭越,甚至包括神秘的陈胜、吴广。

这两类人如何划分阵营呢?大体上项羽代表旧贵族势力,刘邦代表士族集团,可作为个体,这些人并非泾渭分明地按刘项两大旗帜对立,而是相互掺杂,甚至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断变换阵营。

楚怀王熊心。熊心虽然由项氏所立,但他其实也是项氏的受害人。项羽对熊心的态度很简单:你就是我的一面旗帜,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展示给人看,不需要的时候你连擦脚布都不如。

所以,当项羽分封天下后,熊心就失去了号令天下反秦的作用,很快他就成了项羽的刀下鬼。

韩王韩成。韩成是在张良的力推下,由项梁所立。恢复韩国,是韩国贵族出身的张良一生夙愿,项梁也需要韩地有一面对抗秦王朝的旗帜,双方一拍即合。

在反秦战斗中,韩成和宗室子弟韩信(韩襄王庶孙),都为反秦大业做出了大贡献,只是在刘邦率军西进时,韩成仅派张良追随,他自己则留下来镇守阳翟。

这件事被项羽“鸡蛋里挑骨头”,认为韩成没有入关建功,又让部下追随刘邦,所以他强行将韩成带到彭城杀害了。很明显,韩成的下场其实跟熊心有点类似,他对项羽来说已经没有价值了。

魏王魏咎、魏豹。魏咎牺牲在反秦战争中,魏豹因为战功被项羽封为西魏王。在楚汉战争中,魏豹就是个墙头草,他先背弃项羽投靠刘邦,后来再背弃刘邦复投项羽。最后被韩信攻破都城安邑,又成了刘邦的俘虏。

刘邦并未砍了这颗墙头草,而是让他与周苛共守荥阳。项羽攻打荥阳的时候,周苛担心魏豹旧病复发,干净利落地结果了。

从立场的角度,魏豹其实不想选边站,他只是在刘邦和项羽夹缝中生存的小草,如果不是刘邦跳出来争天下,或许他心甘情愿给项羽当马仔。

赵王赵歇。赵歇是唯一一位“感动项羽”的人,他与刘邦死杠到底,在井陉之战中败给了韩信,并被韩信追杀。

田氏诸王。楚汉战争中田氏家族最活跃,出了好几个王:齐王田儋、齐王田假、齐王田都、胶东王田巿、济北王田安、齐王田荣、齐王田广、齐王田横。这些田氏诸王,有的是项羽所立,有的是自立。

田氏与项羽、刘邦以及田氏宗族内部的关系极其复杂,因此很难用“拥刘”还是“拥项”说得清,本质上他们都想取代刘项。

在东方六国中,唯一没有看到身影的是燕国后裔。其实燕国的状况,就已经折射出六国贵族在反秦及楚汉战争中的尴尬——家族凋零,辉煌不再!

  • 其一,秦末战争中,六国王室旧贵族只是配角

我个人认为,从秦末到汉初的系列战争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旧贵族与士族联合,推翻了秦朝,第二阶段是士族集团打败了旧贵族集团。

第一阶段中,韩成、魏咎、魏豹、赵歇、熊心、田荣等人虽然偶有出彩,但相对于士族集团的整体表现,他们则显得黯淡无光。这些人除了田荣是主动跳出来的,其他都是被义军拥立,大都不能掌握实权,其作用也仅限于象征意义。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六国王室后裔已经彻底衰败了!

战国末年,六国内部宗室与卿室势力撕裂严重,宗室早就失去了春秋时期的唯我独尊,相反卿室往往凌驾于宗室之上。长达数百年的宗室衰败,让六国后裔早就堕落为吃白食的寄生虫。

很多人看不懂秦法的“苛严”,其实那是必然的,它所针对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六国旧贵族,是用秦法给六国“补课”。这就导致六国宗室后裔要么彻底沦为庶民,要么亡命天涯。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项梁、项羽、张良这类六国卿大夫家族子弟挑大梁,王室后裔反过来当木偶,任人摆布。这就注定了他们远远不是项羽和刘邦的对手,能在夹缝中生存下去就是造化了。

  • 其二,六国旧贵族之间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

六国贵族之间,延续了战国末年的内斗传统,从来就不是一块整体。比如,韩成、魏咎、魏豹、赵歇、田氏之间形成过合作吗?没有,因为田荣坐山观虎斗,导致魏咎、项梁被章邯消灭。

田氏家族最有血性,可他们把那点值得傲娇的东西,全用在了自相残杀上!领头人田儋死后,田荣跟自己的宗室子弟,甚至亲侄子打得你死我活。

就连项羽本人,也不能团结旧贵族,正是他压制田荣、杀熊心、韩成,制造内部分裂,点燃了楚汉战争的导火索。

  • 其三,士族集团代替贵族集团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很多人把目光仅仅盯在刘邦和项羽的个人能力上,甚至有人替项羽惋惜,炮制出若干个“假如”,似乎如果“他”能参与其中,就可以改写历史。

我的观点是,再给项羽一万次机会他也不可能赢得了刘邦!因为旧贵族被新兴的士族集团代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新兴的士族集团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其实原本也是贵族后裔,只是年代久远,早已经沦为平民。不过,他们还能靠祖上的余晖,有读书的机会,有交友天下的能力,有洞察天机的敏锐,也不缺争天下的勇气与魄力。

这群人在日趋恶劣的家族环境下生长,却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集体淬炼,当压制在他们头上的封建等级制度碎裂时,他们必然像雨后的春笋,破土而出。

一面是从春秋到战国,几百年日趋堕落的贵族,一面是蓬勃发展的士族,商鞅变法打破了二者之间的藩篱,放在一个平台上竞争的他们,高下立判!

这就是历史的规律!还是张良、项伯等人聪明,抛弃幻想,拥抱士族阶级的大腿,才是自己的新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