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官员上朝时,脖子上为什么套一个白圈?

 新用户07039177 2021-05-20

这个白圈不是谁都能戴的,《隋书·礼 仪志七》中记载这种圆领:“七品以上有内单者则服之,从省服及八品以下皆无”,意思就是说要七品以上的官员才能有。一般的地方官是没有的。这个白色的'项圈'叫方心曲领,并非宋朝的首创,早在隋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这种白'项圈'开始普及,并成为官员服装的标配,一直在两宋的官员服装中推行。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明朝中期,直到万历年间才逐步废除。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领口的圆所代表的便是天是天命,而下面的方型代表的则是地相对应的是皇权。宋朝官员们带上这个白圈的时候就相当于要受到天子的统治为天子服务。

这种圈方心曲领,通常是粗布材质,很挺括、有质感、有强度、比重也高,戴在脖子上可以有效压衣领,防止哪部分有凸起不平,影响美观。方心曲领的末端是敞开的,并且尾部有两根绳子,在穿好朝服后戴在脖子上把两端的绳子系好,松紧恰到好处,不能乱动。一弯腰绳子方领就会勒脖子,非常难受。意思就是,要中规中矩,不能胡来。一旦越轨,脖子上的套就会越来越紧,让你喘不过气。

对于皇帝来说,仅仅是用来辨认王公大臣所用的。因为官员服装发展到了宋朝时期,太过于繁杂了。而且人又多,皇帝根本记不住,所有才有了这个代表着特殊身份的圆领出现。官阶不同,官员的'项圈'也有细微区别,皇上据此可以轻松识别官员,省去很多不必要麻烦。

宋朝的这一创意还传到了韩国和日本,因为当时朝鲜和日本正虚心向中国学习,把宋朝的先进经验带到了本国。因此在有的韩国宫廷剧中,也会看到他们的官员脖子上也戴着这样一个'项圈'。

这个白圈既能方便皇帝认出官员身份,又让服饰更美观。最关键的是还有教育官员让他们谨慎忠君,一举多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