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比USB3.0快多少?USB3.1速度对比实测

 李清龙1023 2021-05-20

有关USB 3.1的话题我们已经讨论得够多了,而相关的产品近日也在陆续进入市场,其中尤其以为传统主机端设备提供扩展接口的主板最为活跃。虽然Intel到下一代 100系芯片组中仍不会提供原生的USB 3.1支持,但就像以前USB 3.0一样,在尚未有原生方案之前,都是以整合第三方的主控芯片提供新接口。

新接口下传输速度究竟能跑多快?下面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USB 3.1有哪些提高?

现在让我们首先来回顾下USB 3.1在功能上主要有了哪些方面的改进。USB 3.1标准于2013年7月发布,最大理论带宽相比3.0时翻了一番,达到10Gb/s(Super Speed+)。USB 3.1编码方式从此前USB 3.0的8b/10b换成了128b/132b,带宽损耗率从20%大幅下降到3%左右,换算之后带宽同样超过了1.2GB/s,这也意味着在真实使用中USB 3.1的极限传输速率有望接近1GB/s。

虽然像过去的升级一样,USB 3.1同样带来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并修复了此前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但人们谈论更多的都是随USB 3.1引入的全新Type-C接口。与苹果的Lightning接口相似,Type-C接口取消了曾经的防呆保护设计,因此不分正反均可正常插入使用,免去了辨识插入方向的麻烦。

而在尺寸上,8.3mm×2.5mm比标准的Type-A也小了很多,仅比目前常用的USB 2.0 Micro B稍大,因此也特别适合用在各种轻薄设备上面。但是如上图所示,USB 3.1的速度竟然也分了Gen1(5Gb/s)和Gen2(10Gb/s)两个版本,所以并非所有Type-C接口就一定是最大10Gb/s的版本,也可能只有5Gb/s的理论带宽,苹果的New MacBook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USB 3.1 Type-C的另一个大卖点就是对移动设备充电能力的的增强。USB 3.1接口下的供电最高允许标准大幅提高到了20V/5A(仅限于Type-A/B),能够提供达100W的供电输出能力。而Type-C的最高标准为12V/3A,36W的充电能力已经足够一些轻薄型笔记本的使用,这也是New MacBook敢于放弃MagSafe而采用Type-C作为充电接口的重要原因。

功能上USB 3.1 Type-C还引入了全新的Alternate Mode(交替模式),这意味着Type-C接口和数据线能传送非USB数据信号。目前Alt Mode已经能够支持DisplayPort 1.3和MHL 3.2规范,而USB-IF同时也在寻求对其他的功能标准的支持,除了视频接口,像以太网等其他接口同样也可以被Type-C支持。

评测设备和平台介绍:

华擎X99E-ITX/ac为本次测试中使用的主板,它也是目前唯一一款使用ITX板型的X99主板。我们目前常用的USB 3.0接口基本都以蓝色为主,而为了让用户能够简单辨识出两者的区别,USB 3.1接口虽然依然是蓝色色系,但使用了较浅的蓝绿色。

由于目前Intel芯片组尚未原生支持USB 3.1(下一代100系主板也没有原生支持),因此要加入USB 3.1接口的话,还需要主板内置第三方USB 3.1主控芯片接入到PCIe通道才可实现。而祥硕ASM1142主控芯片则是现阶段最为常见的解决方案,该芯片可将PCIe 2.0 x2或PCIe 3.0 x1带宽转接为2个USB 3.1接口使用。市面上现有支持USB 3.1的主板几乎都采用了这个解决方案。

由于在理论带宽上SATA 6Gbps已经难及USB 3.1的10Gbps,为了不让外部传输设备成为瓶颈,以下我们将使用USB 3.1阵列卡进行演示,该卡支持RAID 0,因此可以通过两张SSD组建RAID 0的方式大大提升传输速度,以满足USB 3.1接口的需求。

外接设备端的控制芯片为祥硕ASM1352R,双SATA转USB 3.1桥接器。ASM1352R支持RAID 0/1、JBOD等硬盘功能。谈到USB 3.1我们总会想到那个正反都能插的Type-C接口,而事实上USB 3.1和USB 3.0在引脚部分没有改变,因此此前USB 3.0的几种接口和线材仍然可以继续适用于USB 3.1之中。这张阵列卡使用的就是目前在USB 3.0移动硬盘盒中常见的Micro-B接口。

用来组建RAID 0的两块SSD均为浦科特M6Pro 256G,拥有较强的读写性能,为市售较高端的SATA接口SSD。

评测软硬件平台一览:

USB 3.1与USB 3.0传输速度对比实测:

为了测试现有USB 3.1接口方案的实际速度,我们使用了CrystalDiskMark、AS SSD Benchmark、Atto Disk Benchmark三款常用的存储设备测速软件进行测试,并通过对比使用相同外接设备接入到原生USB 3.0接口时的传输速度,看看现有第三方的USB 3.1方案,比起原生USB 3.0能够有多大的提高。

项目一:CrystalDiskMark软件性能测试

CrystalDiskMark软件是一个测试硬盘或者存储设备的小巧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您随时可以测试存储设备,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这里测试1000MB数据量,循序模式下的存取成绩。

CrystalDiskMark:左USB 3.1,右USB 3.0

在CrystalDiskMark测试中,设备通过USB 3.1接口获得了667MB/s和620MB/s的持续读写速度,超过原生USB 3.0接口的速度达一半以上。

评测设备和平台介绍:

华擎X99E-ITX/ac为本次测试中使用的主板,它也是目前唯一一款使用ITX板型的X99主板。我们目前常用的USB 3.0接口基本都以蓝色为主,而为了让用户能够简单辨识出两者的区别,USB 3.1接口虽然依然是蓝色色系,但使用了较浅的蓝绿色。

由于目前Intel芯片组尚未原生支持USB 3.1(下一代100系主板也没有原生支持),因此要加入USB 3.1接口的话,还需要主板内置第三方USB 3.1主控芯片接入到PCIe通道才可实现。而祥硕ASM1142主控芯片则是现阶段最为常见的解决方案,该芯片可将PCIe 2.0 x2或PCIe 3.0 x1带宽转接为2个USB 3.1接口使用。市面上现有支持USB 3.1的主板几乎都采用了这个解决方案。

由于在理论带宽上SATA 6Gbps已经难及USB 3.1的10Gbps,为了不让外部传输设备成为瓶颈,以下我们将使用USB 3.1阵列卡进行演示,该卡支持RAID 0,因此可以通过两张SSD组建RAID 0的方式大大提升传输速度,以满足USB 3.1接口的需求。

外接设备端的控制芯片为祥硕ASM1352R,双SATA转USB 3.1桥接器。ASM1352R支持RAID 0/1、JBOD等硬盘功能。谈到USB 3.1我们总会想到那个正反都能插的Type-C接口,而事实上USB 3.1和USB 3.0在引脚部分没有改变,因此此前USB 3.0的几种接口和线材仍然可以继续适用于USB 3.1之中。这张阵列卡使用的就是目前在USB 3.0移动硬盘盒中常见的Micro-B接口。

用来组建RAID 0的两块SSD均为浦科特M6Pro 256G,拥有较强的读写性能,为市售较高端的SATA接口SSD。

评测软硬件平台一览:

USB 3.1与USB 3.0传输速度对比实测:

为了测试现有USB 3.1接口方案的实际速度,我们使用了CrystalDiskMark、AS SSD Benchmark、Atto Disk Benchmark三款常用的存储设备测速软件进行测试,并通过对比使用相同外接设备接入到原生USB 3.0接口时的传输速度,看看现有第三方的USB 3.1方案,比起原生USB 3.0能够有多大的提高。

项目一:CrystalDiskMark软件性能测试

CrystalDiskMark软件是一个测试硬盘或者存储设备的小巧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您随时可以测试存储设备,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这里测试1000MB数据量,循序模式下的存取成绩。

CrystalDiskMark:左USB 3.1,右USB 3.0

在CrystalDiskMark测试中,设备通过USB 3.1接口获得了667MB/s和620MB/s的持续读写速度,超过原生USB 3.0接口的速度达一半以上。

原文链接:http://www./qrs/article_2016101130938.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