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连载】整理一则《肺鳞癌》的医案

 桂林吴氏老中医 2021-05-20

患者,罗某某,男,73岁。

患者主述:有长期抽烟史,2005年在右上肺查见肺空洞,按肺结核治疗。同时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

患者于2007年6月16日初诊。

初诊:咳嗽痰中带血3个月。当年3月份因痰中带血,去当地医院诊断为“肺鳞癌”,6月10日行伽马刀治疗1次。目前稍有咳嗽,胸无闷痛,痰不多,偶尔痰中带血,疲劳无力,口干,食纳无味,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舌苔中后部黄腻,质暗紫,脉细滑。

2007年5月9日CT显示:右上肺肿块放疗后,与2007年3月29日比稍小,内部坏死明显,两肺感染,局灶性纤维化,局部支气管扩张,左下肺大泡。

诊断为:肺癌,代谢综合征。症属热度痰瘀阻肺,气阴两伤。治疗以益气养阴扶正抗癌,化痰祛瘀解毒抗癌。

方剂:南非沙参,太子参,天麦冬,天花粉,生薏苡仁,山慈菇,泽漆,猫爪草,肿节风,漏芦,仙鹤草,白花蛇舌草,地骨皮等二十味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14剂。

二诊(2007年6月23日)患者咳嗽减少,痰少,没有见出血,口干不太明显,无胸闷胸痛,食纳尚可,大小便正常。舌苔中部黄腻,舌质暗红,脉小滑。

方剂:2007年6月16日方剂加只桑皮,羊乳,平地木。21剂,水煎服,每日一次。

三诊(2007年7月14日)近况平稳,咳痰不多,呈白色泡沫状,无胸闷胸痛,食纳尚可,大便稍干,小便正常。舌薄黄质暗有裂痕,脉小滑。

原方加生黄芪,羊乳,平地木,桑白皮,去白花蛇舌草。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四诊(2007年7月28日)自觉症状不多,稍有痰,精神良好,大小便正常,舌苔中后部黄腻质暗紫,脉细滑,近日复查CT“原右上肺病灶前缩小”

方剂:2007年6月16日原方去地骨皮,狗舌草,加炙桑白皮,羊乳,生黄芪,平地木,龙葵,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五诊(2007年8月11日)自觉症状不多,没有咳嗽,痰很少,胸不痛,食纳有味。舌黄薄腻,脉细滑。症属热毒郁结,气阴两伤。

方剂:炙鳖甲,南北沙参,天麦冬,太子参,仙鹤草,生黄芪,半枝莲,鬼馒头,露蜂房等二十味中药,每日一剂,水煎服。

随访2012年,病情稳定。

吴氏老中医按语

药用南非沙参,太子参,天麦冬等中药以清肺益气养阴,山慈菇,肿节风等中药,清热解毒,化痰祛瘀,散结消癌,诸药合用,共同扶正消癌。

在癌症诊疗过程中重视消癌,对肿瘤患者,但凡有消癌之机,绝不放弃攻邪之法。

患者长期吸烟,烟毒侵肺,酿生癌毒,癌毒阻肺,耗伤气血津液,加之放射治疗,进一步损伤肺之气阴。结合舌脉,辩证为热度痰瘀阻肺,气阴两伤。

其病症特点,虚实夹杂,故以益气养肺扶助正气,化痰攻邪为重点,并在诊治过程中随时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扶正于抗癌的比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