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论坛】李保华:苹果幼树死亡一对一诊断及精准防控技术

 栖霞资深果农 2021-05-20
图片

 李保华

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山东省高等学校植物病理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山东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果树病害综合防控和植物病害流行学教学与研究

幼树死亡

苹果幼树死亡一直是影响苹果栽培的重要问题。近些年来,随着矮砧苗木的大量栽植,新植幼树和2~5年生幼树死亡现象更加突出,部分新建果园的幼树死亡率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产业的发展。李保华教授结合多年考查所遇到的问题,分析了苹果幼树死亡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图片

苗木失水与轮纹病菌协同危害

1.原因

苹果轮纹病菌主要在枝条的坏死组织、溃疡斑、枯死枝条或修剪下来的枝条上存活,能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两种孢子。

苹果苗木上带菌率最高的部位是嫁接口及其上方的枯死桩。当苗木或树体正常生长时,侵染病菌在枝条上不会立即致病或仅形成小的病瘤,而主要在伤口或枝干表层的坏死组织内生长,并长期存活至数年。

然而,当苗木失水或树体衰弱时,抗病性降低或丧失时,伤口或枝干表层内的轮纹病菌迅速侵入活体皮层组织,并扩散致病,形成干腐病斑。当病斑环绕主干后,整株苗木死亡。实际上,病斑未环绕主干时就已严重影响树体的生长与存活。由潜带的轮纹病菌造成新栽幼树死树量约占总死树量的80%以上。

图片

2.诊断

结合苗木栽植后的管理及天气变化,检查苗木或幼树上尤其是嫁接口部位有无干腐病斑,可诊断苗木或幼树的死亡是否由轮纹病菌扩散诱发。干腐病斑表面红褐色至黑褐色,湿润后颜色更为明显,发病时间较长的病斑表面生有大小约为100 μm左右的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刮开病斑表皮,内部皮层红褐色至黑褐色坏死

图片

因失水导致轮纹病菌扩散形成干腐病斑造成死苗

图片

3.防控措施

解决因苗木失水与轮纹病菌协同危害所导致新植幼树死亡,其根本途径是培育不潜带轮纹病菌的苹果苗木。然而,目前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培育不带轮纹病菌的苗木存在一定的难度,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在非苹果产区育苗减少苗木的带菌量;苗木出圃时避免伤根过重,保证苗木有充足的含水量;防止潜伏病菌扩散致病;药剂浸苗或涂干等处理措施,也能降低苗木的死亡率。

冻害

1.原因

冬季过低的温度能破坏枝干韧皮部和木质部细胞的膜系统,导致细胞褐化死亡,形成冻害。冻害严重的树体皮层坏死,主干死亡;冻害较轻的树体仅局部皮层或木质部坏死。树体冻害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砧木、品种及果园管理密切相关。

图片

2.诊断

2~3月天气转暖后,枝干表面有不规则的表皮爆裂或撕裂现象,重者有深达木质部的纵裂纹;刮开受害枝干的表皮层或皮层观察,皮层内活体组织或木质部变为浅红褐色至深红褐色斑,常有先淡后浓的酒糟味,褐化组织逐渐坏死,坏死部位常流出黄褐色汁液。受害严重的树体早期还能萌芽,但萌芽后很快死亡。4~5月,受冻坏死的皮层常发展为干腐病斑,形成子实体。

图片

苹果幼树冻害后的症状

图片

3.防控措施

选择抗寒品种和砧木。为了防止冻害的发生,首先需要根据本地冬季的极端低温,选择相应的抗寒品种和砧木。

保护主干,防止冻害。冬前通过培土、绑草帘、主干涂白等措施防止树体受冻,安全过冬。

防止幼树徒长,提高树体的抗寒能力。除栽培抗寒砧木与抗寒品种,冬前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外,还应通过肥水管理控制树体过旺生长,尤其树体生长的后期应适当控制水肥,落叶前及时喷施尿素等脱叶剂,促进树体适期落叶和营养回流,增加树体内营养物质存贮量;同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避免树体早期落叶和枝干受害,以提高树体本身的抗逆能力。

根部与枝干病害

1.原因

白绢病。白绢病菌主要来源于带菌土壤,少量来自苗木潜带的病菌。6~8月,当气温超过20 ℃,遇雨或高湿条件时,在土壤存活的菌核或苗木上潜伏的菌丝萌发生长,沿地面匍匐生长到达树体的根颈部,再沿枝干上下扩散,并环绕根颈部,为害皮层,导致主干根颈部皮层腐烂,造成死树。

腐烂病。新建果园中的腐烂病菌主要来源于苗木上潜带的腐烂病菌和周边果园内病树。当幼树受冻、受伤或春季树势衰弱时,树体上潜带的腐烂病菌趁机侵入活体皮层,扩散形成腐烂病斑,当病斑环绕主干后,导致死树。在幼树上,嫁接口是腐烂病的高发部位。

根朽病。根朽病菌主要来源土壤和病残体,林迹地和重茬果园内菌原量大。当土壤中的根朽病菌从侧根或毛根侵入根部后,常形成菌索,由菌索或菌丝沿根表面和根部皮层很快生长到达主根和根颈部,导致主根和根颈部皮层腐烂,造成整树死亡。

图片

2.诊断

白绢病。6~10月,如果整树枝条出现逐渐失水、萎蔫或干枯死亡现象,首先检查根颈部,若根颈部皮层腐烂,且有白色绢丝状菌丝,菌丝发达,或有油菜籽状的菌核,即可诊断为白绢病。

腐烂病。主要发生在早春2~3月,幼树主要出现在嫁接口部位。初期皮层呈红褐色,软腐,有酒糟味后期病斑上形成大量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遇高湿后释放桔黄色的分生孢子角

根朽病。主要发生在5~9月,整株树全部枝条逐渐失水、萎蔫或干枯死亡。主根和根颈部皮层腐烂,根表有白色菌丝或根状菌索,切开根颈部皮层,白色菌丝一层层的分布在腐烂的皮层中。新鲜菌丝有蘑菇香气。

图片

苹果树白绢病的症状

图片

3.防控措施

白绢病。①6~8月,及时检查苗圃和果园,发现病株,连同带菌土壤一块清除,尤其是油菜籽状的菌核,防止病菌随流水扩散蔓延,并对土壤消毒,带菌土壤2~3年内不能种植敏感植物。②幼树栽植后培高根围土壤,防止积水;清除根围20 cm内的杂草和腐殖质;裸露根围,创造一个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条件;避免与花生等白绢病发病重的作物混栽;用于压条的锯末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处理。③对于已发生白绢病或发病风险较高的果园,为了防止健康树体发病,可于6月降雨前,在离根颈5~10 cm的根围撒施生石灰粉,每树0.2~0.5 kg,其中可混加1%~2%的硫酸铜粉或颗粒,以防止白绢病菌生长扩散到达根颈部。

腐烂病。腐烂病随同枝干轮纹病一起防控,包括清除病原,杀菌剂浸苗和涂干3项措施。

根朽病。避免在林迹地和重茬地建园;如果土壤带菌率高,建园前用棉隆等土壤处理剂杀菌,以减少土壤带菌量;树体发病后及时清除并销毁病株,用生石灰、棉隆等消毒土壤,土壤经处理或休耕2~3年后再补栽新树。

肥害

1.原因

施肥过量。尤其是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劣质肥料或含有害物质的肥料都有可能引起肥害,轻者萌芽迟缓,生长缓慢,重者造成死苗或死树。

施肥不当。如施肥过量导致的根际土壤盐分过高,土壤渗透压高于根内渗透压,或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使根际土壤温度过高等,都会损伤根部,导致新栽苗木不能正常发根,地上部发芽迟缓或不能正常萌芽,进而诱发轮纹病等病害。

图片

2.诊断

新栽植苗木于栽植后不能正常发芽或发芽迟缓,重者死亡,根部未发新根或新根不能正常生长施肥后、春季萌芽期、遇较大降雨或灌水后,2~5年生幼树出现叶片萎蔫、变色、枝条生长发育不正常等现象,可考虑肥害。树体不正常的表现常与施肥部位、施肥数量相对应。生产中可根据症状出现时间、症状表现、田间分布等判断是否为肥害。

图片

苹果树根朽病的症状

图片

3.防控措施

选用高质量肥料,依据树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合理施肥。发现肥害后,严重者可挖出肥料,再通过以水压肥的方式缓解肥害。

苗木质量问题

1.原因

砧木与接穗亲和力差,导致砧穗衔接部分营养传输效率差,根部贮存的营养不能传送至接穗部分,造成新植苗木的砧木段能正常生长发芽,而接穗部分不能生长发芽。

苗木秋季徒长,不能正常落叶导致树体内存贮营养不足,春季栽植后,因没有足够的存贮营养供苗木发根或发芽,导致新栽植苗木不能正常萌芽,或萌芽后停止生长。

图片

2.诊断

苗木的各个部分都正常,枝干上没有坏死病斑,嫁接口部位完好,刮开皮层为绿色或白色;苗木能正常发根,常有大量根蘖苗,但接穗部分不发芽或发芽迟缓,多是由于砧穗不亲和所致。

如果苗木发根和发芽都迟缓,或不能正常发根或发芽,或发芽后很快停止生长,多是由苗木秋季徒长或早期落叶,树体贮藏营养不足所致。有质量问题的苗木常成批出现。

图片

嫁接不亲和的苹果苗木

图片

3.防控措施

因地选用试验成熟的砧穗组合;防止苗木后期徒长,保证出圃苗木有充够的存贮营养;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止苗木早期落叶。

图片

CONCLUSION

小结

生产上及时发现问题,根据不同症状,进行准确的病因诊断,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防控措施:培育不潜带轮纹病菌的苗木;苗木贮运、栽植和管理过程防止失水;栽植前用杀菌剂铲除部分病菌;防止冻害;2~5年生幼树合理肥水管理;防止贪绿徒长;有效地预防根部和枝干病虫害发生。  

 2021 · SPR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