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排扣

 杨不易 2021-05-20
从进入现实到引人思考
——《双排扣》的小说功用
朱瑞/文

文学创作有相对独立性,以什么样的文体发声,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现实,这关乎作家的个人选择。但作家是需要进入现实的,这是创作需要,也是责任感使然。用小说的方式,寄托对社会的深沉思考,启发和警示读者,是唐达天一贯的创作力量,也自然是他新书《双排扣》的出发点。


一颗遗落在偷油现场的双排扣,使一桩意外失火案的性质发生天翻覆地的变化,也由此牵出了隐藏在校园历史深处的性侵事件。在光明与黑暗、守护与报复中,三个年轻人人生交错,走向歧途。

数十年前,小学教师甄初生死于火灾。办案民警李建国认为此案有人为纵火嫌疑,多方走访,却未得任何实据。另一面,暗恋班花林雪的段民贵,于失火案发生的当天早晨,在汽油桶旁捡到一枚双排扣,并认出双排扣的主人为同班同学夏风。出于对甄初生的不满,段民贵并没有将这枚纽扣交到警察手中。

多年后,已是成功商人的段民贵苦苦追求林雪,遭到拒绝。当发现林雪与夏风是恋人后,他在嫉妒与愤怒中,推导出甄初生当年性侵了包括林雪在内的几名女学生,并推导出是夏风偷汽油并纵火烧死了甄初生。段民贵以毁掉夏风来威胁林雪。

深爱夏风的林雪选择牺牲自己,保全爱人。一对有情人至此错过。

段民贵虽如愿以偿地与林雪结了婚,却始终无法走进林雪的内心。婚后生活的不如意让段民贵越发放浪,他因为嫖娼被抓,受到全社会的道德指摘,生意一落千丈乃至负债累累。他与林雪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染上毒瘾后,他成为不折不扣的瘾君子,心智被损,甚至做出了卖妻卖女的丑陋行径。

夏风深爱林雪,当明白林雪是为了保护自己才献身段民贵,且婚后生活十分不幸时,他像当年纵火般,再次以残暴选择正义,杀死段民贵,解脱林雪。


表面上看,《双排扣》聚焦于林雪、夏风、段民贵三个人的情感与命运纠葛,实际上,除展示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作者还一直在向我们发出拷问:当法律与道义发生冲突,找不到回旋的余地,我们要如何守护正义?当生命的尊严受到挑战,我们是否会抛却爱与善良,以残暴选择正义?当想要的正义以另一种方式来到,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

花季少女惨遭性侵,让人唏嘘和愤怒,但是,以纵火的方式烧死罪魁祸首,这样的“正义”,社会承受得起吗?在情感里求而不得,让人痛苦和心碎,然而,以威胁的手段逼迫他人归心,这样的圆满,足以让一个人幸福吗?

我们一生都在不断做选择,但每种选择都有代价。林雪选择守护爱人,于是搭上了自己一生的幸福;段民贵选择强人所难,便要自尝得不到真爱的滋味;夏风选择自以为是的正义,就要面临应有的法律制裁。恶念是一粒种子,当人的选择一旦越过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它便会破土而出,借势疯长。如段民贵。然而,一个人若总执着于自以为是的正义,最终也必然会对真正的正义造成破坏。如夏风。

把爱恨推到底线,目的是把人性推到极致。极致的人性伴随着极致的善恶,而它们所处的,恰是矛盾难以调和的那方社会空间。林雪所遭受的校园性侵、挟私报复,段民贵所遇到的声色犬马、舆论攻击,夏风所选择的残暴式正义,三个人爱恨情仇的背后,是社会难掩的困境。


“双排扣”是一粒火种,也是一种隐喻。它可以是遥相守望的爱人,可以是不同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是道义与法律。作者选用林雪、夏风、段民贵以及李建国四个人的视角自叙,以镶嵌式的笔法,连缀起事件真相,叙述简约,留白恰当,小切口深入大主题,使人不禁思考与其有关的种种社会现象,不禁思考我们对待事情的每种方式,不禁思考这个社会的尴尬与正义。我想,作者达到了他想要的目的。

 点击购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