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成曾提出,“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为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可见环境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原生家庭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关心孩子学习问题的同时,也要重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教育更像是一场长跑,与其强调教育的起跑线问题,不如立足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更多的关注如何让孩子走的更远。不可否认的是,优质教育资源会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产生影响,但原生的家庭环境会对孩子的习惯养成、价值观念、人格塑造等方面产生影响。比如一个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父母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却缺少对孩子的人格培养,缺少爱与陪伴,最终孩子误入歧途。 身教胜于言传树立良好榜样。 “再穷不能穷教育”指的不仅是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而是让孩子保持精神上的富足,对孩子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家长不能把失败的教育归结于没有条件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自身条件是教育中难以逾越的困难。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培养出名校的孩子。因为这些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给孩子带来影响。 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进行反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言行。给孩子设定标准,不如去用行动去影响,耳濡目染的效果会更好。比如在生活中父母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说“谢谢”,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影响到孩子,产生镜像反馈。在遇到相同的情境时,孩子也会采取和父母相同的处理方式。 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 父母要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而不是主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有父母作为引导,给出正确的判断和建议,但不能够把规划和建议变成一种强制性的要求,父母不能设定孩子的人生之路。比如,有些家长让孩子学习特长,走艺考的道路,甚至规划好了孩子未来的职业,却没有考虑过孩子的内心感受。 培养终身发展的能力。 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着眼于孩子的长期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终身发展能力。读书就是一项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习惯,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读书的习惯可以为孩子打好精神底色,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独立思考力等。家长可以营造家庭中良好的读书氛围,每天拿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