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故知新】还记得20年前的独立日吗?

 胶片猴 2021-05-20

Will Smith实在太过适合这种耍帅的角色了!当年看《独立日》的时候,就觉得这货真特么装逼啊,但是装逼得又很有魅力。

已经20年过去了,作为一个粤语地区长大的人,我还是更喜欢将这部电影叫做《天煞:地球反击战》。1996年上映的电影,距离现在刚好20年。20年真是一眼瞬间,但是电影的桥段情节和镜头还是一直有着深刻印象。

其实《独立日》的剧情极其简单直白,外星人入侵,地球人在生死存亡之际,拼命反击,最终获得胜利!

说起来很简单的剧情,以致于现在看来其实有些剧情较为没有逻辑,但是为何却能够成为经典呢?难道只是单纯的特效就能撑起一部电影的口碑么?明显,并没有那么简单。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导演对于电影节奏的掌控以及情节的轻重缓急处理得比较细致适合。

在此之前,必须科普一下《独立日》这部电影的导演兼编剧:罗兰·艾默里奇。也许名字并不让人熟知,但是近年来他负责导演编剧的电影最出名的莫过于《2012》和《后天》。两部都是描述人类面临涉及灭绝灾难的电影,可想而知对于这种“灭世”题材的电影,导演从1996年这部《独立日》的时候已经有着很不错的掌控能力。

剧情方面,铺垫、第一次高潮、团结一致思考对敌方案、决战。这里看出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在电影的第二部分已经设计了一个高潮的情节,就是外星人的战舰在世界各地同时用主炮进行第一次攻击。

这一段拍得非常不错,首先是建筑爆炸的部分,看得出来是搭建了大量的模型进行爆炸的拍摄,令到那种建筑物分崩离析的感觉很逼真地体现出来。而且,这个第一次总攻击也是对前面一些铺垫的部分解释。譬如说,在飞船大量出现在世界各地上空的时候,不少人还抱着友善或者好奇心去看待这些外星访客,但实际上迎来的却是残酷无情的杀戮和毁灭。

而且,由于《独立日》这部电影有着几乎两个半小时的长度,因此,在四十多分钟的时候安排一次剧情的高峰很能够调动观众的情绪,从而令到篇幅较长的感觉消去。

除了节奏之外,人物的性格安排也比较有技术水平。

独立日》的主要角色比较多,但是性格都很鲜明,即便一些配角也有着很不错的性格刻画。

年轻的Will Smith,饰演的空军队长Steve,幽默,耍帅,关键时候也不含糊,抱着必死的觉悟执行任务。任务完毕必须来一根雪茄的执着也是特色之一。

工程师David,某程度上破译了外星人通讯系统的牛人,婚姻失败,支持环保,晕机,最后也是带着觉悟深入外星人母舰注入病毒的关键人物。

美国总统,全片中我觉得最为刻意去描述的角色。几乎完美的人格,极具责任心,有胆色,能决断,对曾经与自己有矛盾的David也能够信任,对家庭也充满关心。甚至在最后大反击的时候,由于美军的飞行员不够,总统先生也是披挂上阵了。可以说是较为符号性的人物,尤其是里面在大反击前的一段话。

这一大段话具有极强的渲染力以及煽动性,甚至有一种强烈的意识灌输感。当时看的时候感觉还好,现在也许政治更加趋于复杂化,见到这一段话的时候就感到有些难以明之的奇怪。

在节奏掌控以及人员性格的较为强烈之外,有一个特点也是我印象较为深刻的,就是《独立日》中对于外星人的描述。

作为一部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电影,整部电影中对于外星人的描写不算太多,但是有着较为详细的外星人设定。《独立日》里面的外星人,生存所需与人类相似,但是科技极其发达,同时互相之间通过意念沟通,肉体不算强壮(能被主角Steve一拳打晕,能被手枪射杀),造型恶心。

唯一对于外星人描述较多的部分是Steve活捉了一只外星人到51区,然后被解剖研究的时候突然发难,杀了几个研究院,并且通过控制研究院的声带与人类沟通。这一段算是拍得比较恶心而且略带惊悚,也是外星人出场最多的片段。而且发现人类也能够与外星人的意念连结,总统也是通过突然的意念连结而直到外星人的进攻计划(这里真的比较扯淡)。

而在重温完这部20年前的《独立日》之后,对于6月份即将上映的《独立日:卷土重来》,我有着较大的期待。毕竟时隔20年的炒冷饭,如果不能做到一般水准以上,我觉得以现在的观众挑剔的眼光的话,容易被喷。

不过,预告片看着我还是挺激动的。


场面更加宏大,煽情部分也不少。而且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面对中国这边的市场,连Angelababy都有出场,虽然我觉得有点违和就是了。Anyway,抛开这个,整个预告片看起来颇有水准,而且保留了很多前一作的设定,让我有了较高的期待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