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报告文学连载)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七章 2) ||张学武(河北)

 菊野文化传媒 2021-05-21





第七章 ( 2 )

这天,苏万贵正和妻子梁海珍在家磊猪圈,因为前几天下雨把猪圈给淋塌了。院里和了一堆泥,旁边还放了一堆石头,夫妻俩正在忙活着,苏斌领着他们的班主任肖鹏老师来了。
苏斌向父亲介绍说:“这是我们的班主任肖老师。”
肖老师于是上前说:“苏大伯,你好啊?我来给您添麻烦了。”
说着伸出手就要跟苏万贵握手,苏万贵扎撒着两手说:“免了,免了,我这两手都是泥,先进屋吧。”进屋后,苏万贵一边让梁海珍给肖老师拿烟递水,一边说,“肖老师,是不是我们苏斌又给你惹麻烦了?昨天是星期日,下午刚走,今天就被你给送回来了。”
肖老师忙笑着说:“没有,没有,我来的主要目的是要到黑龙山林场联系事儿。我没有来过黑龙山,就让苏斌领我来了。你们苏斌在学校表现很好,是班里的体育班长,还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
苏万贵问:“噢,原来是这么回事。苏斌最近学习怎么样?”
肖老师说:“学习很不错,很努力,就拿我教的俄语来说吧,去年考试每次都是第一,听说物理、化学、语文的成绩也不错,去年他不是还有一篇文章发表在涨价日报么?最近我们学校没有组织考试,估计今年考不成了。”
“为啥?”梁海珍便给肖老师倒水边问。
“因为今年学校忙,又要盖房,又要搞勤工俭学,还要办农场,把上课的时间都给挤占了。刚才我不是说要到黑龙山林场联系点事吗?因为明天学校的两个高中班都要到黑龙山林场挖树坑,前几天林场的场长到我们学校都跟学校的领导商量好了。我和苏斌这次来就是打个前站,看看林场把学生的住处安排在哪儿,伙房准备好没有,具体挖树坑是在哪座山上。”
苏万贵问:“挖树坑需要多长时间?”
“校长说了,最少得一个月。”
梁海珍说:“那你们可要加小心。黑龙山那地方可不同别处,光是长虫就遍地都是,有的长虫有小碗那么粗,可吓人了。林场工人上山的时候,都带着麝香,那长虫一闻到麝香的味道就躲远了。山里边还有山猪、豹子,”
苏斌说:“妈,别说的那么吓人,不就是根长虫么,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么多年,没听说林场工人有被长虫咬死的。再说,我们两个高中班,一百多人呢,即使有山猪,有豹子也躲到深山老林里去了。天不早了,我们吃完中午饭还要到黑龙山去呢。”
苏万贵说:“苏斌,你也别闲着,去供销社买瓶酒来,肖老师头一次来咱们家,我们俩得好好喝一盅。”
肖老师忙站起来拦住苏斌,对苏万贵说:“大伯,我这人从来不喝酒,如果只是为了招待我 ,就不要去买酒了。刚才我看你们正在磊猪圈,苏斌 ,你帮你爸你妈去磊猪圈吧,走了三十里路,我也有点累了,靠着行李歇一歇,待会咱们还要去黑龙山呢。”
吃了中午饭,肖老师就和苏斌向黑龙山走去。
肖老师问:“你看,这地方到处都是树,到处都是大山,黑龙山在哪儿呀?”
苏斌说:“不远 ,过了这片榆树林就是,离三道川不过五里地,不过说是黑龙山林场,林场的总部却不在这黑龙山村子,还要经过邓家栅、马场。到了老栅子才是林场总部,离三道川三十多里呢。整个三十里以内的这些山都叫黑龙山,黑龙山十个统称,具体哪座山哪道沟都各有各的名字。”
“哪座山最高?”
“最高的就是东猴顶了,据说东猴顶海拔海拔两千多米,是燕山群峰之首,是京北第一高峰。在山顶之上只生长着耐寒的萱草等多种草木植物,远远望去就象猴头顶,位于东面,故名东猴顶。山顶部建有京北第一峰标志一处。站在东猴顶上,南面可望首都北京,北面可以看到坝上草原 
这时候,阵阵凉风吹来,天上出现了乌云。
苏斌说:“肖老师,咱们先到黑龙山避避雨吧,这山里的雨说来就来。”
于是俩人就朝黑龙山大队跑去。

 (未完待续)


作家简介:张学武,一九五七生,赤城县一中高级语文教师,现退休。爱好文学创作,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小说、散文、故事、通讯,2009,故事《村长》曾被《读者文摘  ,农村版》转载。

菊野文化传媒编辑部组员

诗词: 大筱   罗学贵 

北地梅香  钟华戟

诗歌: 钟金洲   槐花飘香  

湘子 新新  五月雪   

组稿:罗学贵   湘子   剧明水

石峰   明月心   秋实  李汉军  枫叶红

主播:深谷幽兰   柳音 

钟金洲  宴平乐  伤木

主编:菊野芳香(落英小桥)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