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的核心是“优化”

 生命的探讨 2021-05-21

曾经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分别由林业、环保、农业、建设、国土、海洋、科学研究等部门建立并管理,同样的地块出现多块片子,各种保护地交叉重叠,被比喻为“九龙治水”,确实存在许多管理上的问题。

在深化改革后,将所有形式的保护地都划归林业部门管理,各种保护地之间交叉重叠甚至重复命名的现象不得不进行整合。但是,在制定整合优化调整政策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教条主义问题,使原来逐步形成的管理模式受到冲击,各种问题暴露出来,新的管理方案又有点难落实地,或是发挥作用更难,让保护区管理更加严峻。

任何一个保护区在建立之初都有它建立的目的,而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的建设目标有所差别。自然保护区更加强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生态系统本身就包括了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同时还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包括了人类活动。人本身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也是“管理”的真正对象。

在整合优化调整的过程中强调了生态红线、基本农田红线、建设用地红线“三条红线”不可重叠,这就给自然保护区的优化调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南方集体林区,为了保护物种而保护的一些特殊的生态系统,这些保护区在划定的时候将村庄和农田都划入了保护区内,而按现在的调整方案和“三条红线互不重叠”的原则,要将人口集中分布区和基本农田从保护区内抠出来,另一方面又强调自然保护区的保护面积不能缩小。当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抠出来以后,为了满足保护区保护面积不缩小的原则不得不将周边的一些区域勉强划入保护区的范围,更像保护区的卫星。这样一来,原来完整的“同心圆式”的保护区变得千疮百孔,保护区边界线增加了好几倍,甚至在保护内部还不得不划出许多的“边界线”,使得保护区的管理难度陡增。

这种想当然的解决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区的管理问题,反而埋下了新的隐患和新的矛盾。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区内应该允许农田和村庄的存在,而正是农田和村庄的存在,使得保护区有了社区发展的功能,有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实验地。如果强行从图纸上将村镇和基本农田抠出保护区,而实际上这些地类就在那里,不可能移走到其他地方去。该有的影响还会有,而该有的控制力却失去了,更加不利于生态保护和保护区建设。比如原来在保护区内的用火、引种、建筑、开采、取水、农药、猎捕、捕捞等都有限制,但抠出保护区范围后,这些行为与保护区无关,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保护区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都说不折腾,但这样的折腾结果使得原本相对完善的保护体系变得更加复杂。整合优化调整的核心意义是“优化”,整合是将原来不同的保护形式根据不同的保护目标进行合理的整合,对一些区域不符合实际的功能区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成效更明显,对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更明显,对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验更有利。从这个角度看,不在“抠地块”上做文章,通过优化调整管理措施,明确不同地类、不同功能区的管理规则和标准,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如明确自然保护区内的基本农田的经营标准,自然保护区内的集镇的建设标准,建立尊重自然、维护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生活规矩,远比在图纸上、在文本中将集镇和基本农田调出保护区更有意义。

管理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就是维护某种既定的规则、寻找最优的解决途径,而不是一个动作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另外保护区的资源最重要的是生态资源,而生态资源是开放性的资源,各种生态系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从图纸上将这些生态系统划分开来就实现了根本的隔离。这种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人去过多的干预,但人与生态系统、人与物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需要通过管理去解决。

因此,整合优化调整最终应该围绕管理去做文章,实现真正的对生态系统最有利的最优化的管理。保护区管理不是简单的守护、看管,而是需要综合的科学判断,要在守根本的前提下实事求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