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7月22日 科学史的历史 (袁江洋)
2021-05-21 | 阅:  转:  |  分享 
  
2002年7月22日科学史的历史(袁江洋)

主讲人简介袁江洋,湖北人,1983年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1987年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考入本校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科学史方向博士研究生,1998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科学史研究工作。

科学史的历史科学史的历史是一门比较专业化的学科,它的主要体系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来讲,第一部分是前史,第二部分是科学史的学科化与职业化,那么第三部分是科学史的主要研究领域,第四部分是科学史的异样化发展,也就是科学史至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发展情况,第五部分是21世纪的科学史。

科学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但是科学史作为一门学问,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最早的科学史是由科学家纂写的,他们的著作主要是在探讨他们所在研究领域的研究沿革,以及他们所在的科学学科的学科史,在具体的历史研究中,科学史的研究必须和各种历史成就结合在一起,才能发展新型的综合科学史,这门新型的综合科学史,区别于19世纪的科学史的特征主要在于,19世纪的科学史是以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为基础来够撰写的,比如说科学是实证的知识,那么在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背景下来撰写的科学综合科学史,这样一种理解,在今天看来,就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今天的科学史研究,就需要从新的视觉来理解科学及其历史,真正的科学史家应该把握住科学历史进程,并且要的揭示科学真实的历史进程,既不要将科学的历史描绘为一番纯粹的100%的理性的进步史,或者理性的史诗,也不能将科学丑化,和现代在社会里面流行的各种神秘主义思想,没有任何区别。因为在科学史的研究当中,科学中的理性精神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是非常强的,那么通过这种理性的传播,通过科学史的研究,通过这门学科的发展,通过对科学历史的了解,可以提升我们的社会的这种发展状况。

-返回-
献花(0)
+1
(本文系清风日月明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