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阐释黄帝外经  第七篇:红铅损益篇

 走出丛林yupeng 2021-05-21

“铅”,读yuán,明·万全《广嗣纪要》:“月事初下,谓之红铅。”它就是女性的月红,室女初潮之月经,谓之“先天红铅”,俱载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不过李时珍对此是持批判态度的。他认为这都是邪术家所为,是“巧立名色”,以邪术鼓弄愚人。

《西游记》第二回:“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製,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 这个名词用作这个意义,大约是明朝的事,因为至少在唐宋,红铅仅指胭脂和铅粉,是美容用品,所以在诗文应酬中,经常可见:唐 杜牧 《宣州留赠》诗:“红铅湿尽半罗裙,洞府人间手欲分。” 唐 温庭筠 《江南曲》:“扇薄露红铅,罗轻压金缕。” 宋 洪瑹 《齐天乐》词:“空想 吴 山 越 水,花憔玉悴,但翠黛愁横,红铅泪洗。”但是并不能因此便生判定《黄帝外经》便是明朝的作品,因为炼丹家,阴阳家以及医家由于秘传的需求,从来都是使用隐语的,也就是行话,黑话,呵呵。就像上面第五篇,从字面意义,你是无法判断他们竟然讲解的是房中术。

话说这房中术养生,本是道教的东西,这本《黄帝外经》与道教密切相关是不容置疑的,陈士铎所著的其它著作,开篇也都是注明吕洞宾题之类的,即便说陈士铎的著作大部分来自傅青主,那么傅青主可也是清朝初年最有名的道士了。

这炼红铅养生的糗事,其实整整影响了小半个明朝,明世宗朱厚璁迷 信道教,前期主要为了长生,后期主要“研究”房中术。明世宗嘉靖一朝,为皇帝炼制春药成了道士们的主要任务,其中以“红铅”(也叫 “先天丹铅”)制成的小药丸最为有名。

为了炼药,有关部门大肆采选民间十三四岁豆蔻年华的少女入宫,一方面为炼制红铅丸提供原料,另一方面也充当世宗以泄欲进行采补的工具。红铅丸的成分除了“首经”,还有多种中草药、矿物质以及“秋石”等。秋石,有说是童男子的小便,有说是童男、童女的小便均有。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先生说,明代道士所炼的“秋石”实际上是从大量的人尿中提取的性激素制剂。

说到道教,来点题外话,他们最为人所知的本领可能是求雨了,上面说的明世宗最青睐的道士就是邵元节,他的得宠,有以前的口碑,但最让黄帝高兴的是他的法术,很快就在不久的一次求雨中应验了。遂封邵元节为真人,让他主管朝天、显灵、 灵济三个道观,总领天下道教。这求雨的事,最让我搞不清楚,因为就柘荣(bata家乡)现在还保留着十三禁,每年都有几次“请仙”的大型活动(影响力是整个县城的吧),而且据说每次“请仙”都很灵验(求雨得雨啊),如果bata看到的话,你可以来说说你的见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