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的用兵智慧:一篇文章击退10万大军,上兵伐谋的经典!

 图说历史 2021-05-21

1964年6月,毛主席接见智利代表团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这绝对是谦虚之语,毛主席他老人家不仅懂军事,会打仗,而且是上兵伐谋的高手。这一点,就连他的对手都不得不佩服!


一篇文章,击退10万大军

1948年10月,傅作义探知中共中央驻西柏坡的情报,集结10万大军和骑兵,准备在10月28日拂晓突袭中央机关。此时,我军主力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战场,西柏坡只驻守一个团和部分地方武装,总共不过千余人的兵力。敌我实力十分悬殊,情况万分危急。然而,毛主席却相当镇静,还对身边人说:“要给傅作义一点厉害看看!”

敌人大军压境,周围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听主席这么说更加疑惑:“我们都身处险境了,还要给别人厉害看?没道理啊!”原来呀,傅作义身边的地下党,早就搞到了他偷袭西柏坡的计划,提醒毛主席和党中央务必做好准备。毛主席心中有数,决定唱一出现代版“空城计”。


10月26日,毛主席以新华社记者的名义,发表了一篇新闻稿:《动员一切力量,歼灭可能向石家庄进扰之敌》。文中不仅详细点明了傅作义的兵力部署、进攻目标,还动员各界做好充分准备,诱敌深入,聚而歼之,尤其要注重打击骑兵,不让来犯之敌有一兵一卒逃回老巢。

傅作义从电台听到这篇新闻稿,万分震惊,原来共产党不仅对他的计划了如指掌,还做了充足准备。他思来想去,生怕中了埋伏,只好下令准备出发的10万大军撤回北平。此后,西柏坡一直安然无恙,没人再敢偷袭。试问,一篇文章击退10万大军,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金门炮战,一石二鸟

1958年7月15日,美国出兵干涉黎巴嫩人民起义,英国出兵镇压伊拉克民族革命,国际形势骤然紧张。同年8月23日,毛主席下令炮击金门,震惊全世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想了三天,也没想明白毛主席到底想干啥,慌忙从部署中东的第六舰队抽调2艘航母,开赴台海。

为了给金门守军运送补给,美蒋海军组成联合舰队,对补给舰进行护航。前线部队请示毛主席打不打?毛主席四个字:“照打不误”。结果,我军炮兵一开火,美国军舰立即慌了神,丢下“盟友”掉头就跑,气的蒋舰大骂“美国人混蛋”。


实际上,金门炮战,只是我军对金门守军进行的一次惩罚性炮击封锁行动。美国人搞不懂其中的玄机,以为我军要收复金门、马祖,倘若台湾不保,美国在日本、菲律宾、泰国等国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失”,所以慌忙抽调中东兵力,对台海进行武力干涉。

美军毫无察觉之下,就随着毛主席的指挥棒动了起来。金门炮响,既试探出了美国的底牌,又支援了中东革命,一石二鸟,真是太绝了。


棋高一着,遏制核威慑

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中苏两国关系陷入冰点,苏联在中苏边境部署55个步兵师、12个战略火箭师、10个坦克师、4个空军团,总兵力百万之众。同时,苏联还准备先发制人,打击中国的核设施,甚至扬言:“只有中国人感到实际的害怕,才会坐到谈判桌前。”


这一年,恰逢建国20周年大庆,眼瞅着战争气氛愈发浓烈,老帅们都认为苏联极有可能在国庆发动偷袭,最好还是不搞集会了。但毛主席却说:“不搞集会,这是不是告诉人家,我们有点怕?……我倒想开开眼,看看原子弹的威力有多大!”


话虽这么说,毕竟几十万人集中在天安门广场,真要出点状况,怎么隐蔽都是个问题。毛主席想了想,又出了一个高招,国庆前先放两颗原子弹,再来个“秘而不宣”,让苏联人紧张紧张,等他们明白过来,国庆节早就过去了。


1969年9月23日,我国新疆核试验基地传来一声巨响,苏联很快得出判断:中国进行了地下核试验。然而,中国既没有发表消息,也没有热烈庆贺,甚至连一条简报都没有,就跟没发生过这事一样。但是从此之后,苏联在边境就收敛了很多,毛主席的智慧真是让人佩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