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型文旅地产时运多艰,新华联控股股东连遭强制执行与股权冻结

 闻旅 2021-05-21

作者:杨凡

5月21日,赛轮轮胎(601058.SH)发布公告,2021年5月19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简称“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出具的《股权司法冻结及司法划转通知》和《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协助轮候冻结通知书》((2021)京03执保252号、(2021)京03执恢51号、(2021)京03执保253号),获悉公司股东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新华联控股”)持有的公司股份被司法轮候冻结三次。

2021年5月18日,新华联控股所持公司股份及孳息被司法轮候冻结三次共计6.84亿股。轮候冻结股数对应5900万股和2.47亿股:浙商银行因合同纠纷案件而申请法院进行财产保全。轮候冻结股数对应3.77亿股:渤海银行郑州分行于2020年7月27日申请冻结该部分股票。期间,渤海银行郑州分行曾中止执行,本次申请恢复执行。

5月20日,科达制造 (600499.SH)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新华联控股所持公司1.44亿股及孳息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司法轮候冻结1轮,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00%,占公司总股本的7.61%。

此外,企查查显示,5月17日,新华联控股连续7次被芜湖市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1.5亿元。截至目前,新华联控股被执行总金额超63.87亿元。

而作为新华联控股旗下文旅地产板块上市主体,新华联(000620)的处境同样艰难。

4月28日,新华联发布公告称,为满足项目开发建设及各项业务发展需要,新华联控股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融资业务,拟由公司或控股子公司为上述业务提供不超过人民币150亿元的新增担保额度(含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之间提供担保),担保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连带责任、股权质押、资产抵押等方式。

截至该公告披露日,新华联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余额为180.87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73.50%。上述担保均为新华联及控股子公司为其他合并报表范围内控股子公司提供的担保。除上述情况以外,新华联及控股子公司不存在对外担保的情况,逾期债务对应的担保余额 16.13亿元,涉及诉讼的担保金额为15.5亿元。

作为国内传统地产商向文旅地产转型的代表之一,过去几年,新华联在文旅地产领域大举进击,其先后签约、收购包括长沙铜官窑古镇、芜湖鸠兹古镇、西宁童梦乐园、四川阆中古城、韩国济州岛锦绣山庄国际度假项目、北京房山区十渡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按照新华联在2019年的财报,其在国内外主要持有20个开发项目,预计投资额为570.71亿元。

尽管扩张姿态迅猛,但受行业运营门槛高企、市场监管政策收紧、集团内部管控不力等限制,新华联转型文旅地产可谓时运多艰。


财报显示,2020年,新华联实现营业收入70.84亿元,较上年同期再度下降40.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8.72%。同期末,新华联文旅总资产503.91亿元,同比下降5.0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6.13亿元,同比下降16.50%。 

新华联解释称,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房地产销售、景区、酒店、商场等受新冠疫情影响,收入下降;另外,部分项目的销售尚未达到交付条件,不能结转收入;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本期房地产业务结转收入较上年下降;计提的减值准备较上年增加;财务费用较上年增加;政府补助较上年下降。 

如新华联所言,2020年文旅产业受疫情冲击严重,但查看2021年一季度,在国内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后,新华联不仅依旧未能扭亏为盈,而且相比202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亿元,进一步增至-3.8亿元。如此表现,似乎很难拿疫情冲击来当说辞。

事实上,早在疫情尚未发生前,新华联的下滑态势就已显现。财报显示,2019年全年,新华联实现营业收入119.88亿元,同比下降14.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21亿元,同比下降30.8%。

由于文旅地产投入产出不及预期,为维系项目开发运营,新华联的负债率迅速攀升。财报显示,2019年末,新华联总负债为433.4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1.67%,净负债率为224.28%,有息负债255.09亿元,一年内到期为82.5亿元,货币资金49.18亿元,难以覆盖到期债务。

事实上,为缓解流动性危机,新华联曾通过放缓拿地、出售股权资产、引入战投等手段以求喘息,但受“三道红线”等系列融资政策高压,实际效果并不乐观。进入2020年,受疫情冲击文旅地产承压巨大,新华联开始爆出系列债务违约事件。

在集团层面,因未能按时足额偿付债务融资工具利息,新华联控股股东——新华联控股于2019年发行的“19新华联控MTN001”构成实质性违约;具体到项目,新华联项目子公司芜湖新华联、湖南新华联等因资金状况紧张,部分未能清偿到期金融债务合计13.44亿元,部分资产被查封冻结。

在这种情况下,新华联控股不仅没能向新华联提供援助,更因未能如期兑付10亿元中票构成违约,导致新华联公司债券遭到停牌;前者所持后者的全部股份遭到冻结,占总股本61.17%。

根据统计,2020年,新华联控股四次触及债券违约总额超过28亿元,新华联控股被列为历史被执行人35次,被执行总金额高达约72亿元,其实际控制人傅军被限制高消费5次。

“祸不单行”的是,自2020年以来,由卢志强控制的泛海系频频"发难"新华联。2020年初,民生信托突然发难新华联控股,将后者持有的辽宁成大、科达洁能、北京银行等股权悉数冻结,对其尚未到期的26.8亿元信托贷款申请强制执行。

2020年7月,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泛海系金融机构)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依法查封、扣押、冻结新华联控股、新华联矿业有限公司名下银行账户存款等其他等值财产。

2021年3月31日,一份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新华联控股与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显示,新华联控股须在判决后十日内偿还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贴现款本金9.5亿元,并支付相应的罚息;赔偿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律师费损失320.5万元、财产保全费5000元;长石投资、傅军分别对上述确定的新华联控股对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所负担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企查查显示,因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北京苏宁易购销售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北京新华联宏石商业地产有限公司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新华联当前被执行总金额达6.83亿元。

需强调的是,针对2020年新华联财报报告,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关于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财务报表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中强调事项段及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涉及事项的专项说明》,指出当前新华联存在的主要风险。

截至2021年4月28日,新华联存在借款本金到期未偿还的情况,金额为16.13亿元,其中16.13亿元尚未签订相关的展期协议。截至2020年12月31日,新华联公司资产总额503.91亿元,其中,受限货币资金213,369.03万元,其他受限资产总额2,303,674.15万元,合计受限资产总额2,517,043.18万元,占资产总额49.95%,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8.67亿元和104.27亿元,合计金额为112.96亿元。

该专项说明提醒上述事项或情况,表明存在可能导致对新华联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截至2021年4月28日,新华联控股股东新华联控股持有新华联股份数量116,027.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1.17%,累计被司法轮候冻结116,027.26万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100.00%,占公司总股本的61.17%。

目前,新华联控股所持新华联股份被冻结,暂未对公司的控制权产生重大影响,但若其所持冻结的股份被司法处置,则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截至2020年12月31日, 新华联控股为新华联及子公司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尚未到期,若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或公司控股股东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出现其他影响担保履约的情形,可能增加上述担保的履约风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