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常说的“大战三百回合”,一回合是什么概念?

 科学知更鸟 2021-05-21

“大战三百回合”经常出现在小说和电视剧当中,实际上在古代实战当中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它违背了一个基本的常识。

车战

“回合”这个词源于古代战争中的车战。

“车”一般是独轴(辕) 、两轮、方形车舆(车箱)的马车,用两匹马或者四匹马来拉。一辆战车的配置为三名战士,中间的负责驾车,左边的负责远程攻击(用弓或弩),右边的负责近程攻击(用戈、戟或长矛)。

古代战车

战车作战时,两军相对,一字排开,双方战车相向而行,发起攻击。当敌我双方相距较远时,战车上左边的战士发起攻击,用弓或弩射击敌方。当敌我双方相距较近时,战车上右边的战士发起攻击,用戈、戟或长矛攻击敌方。

左右两边一轮攻击之后,这时双方的战车也擦肩而过,向背而行,这个过程叫做一“合”。

双方战车向背而行一段距离之后,还要再兜回来,重新再战。战车上的远程、近程攻击再进行一轮,就叫一“回”。两车交战,有一“合”必有一“回”,故称“回合”。

车战始于商周时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周武王伐纣时“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春秋战国时,又有“千乘之国”的说法,如果一个诸侯国拥有战车千乘,那么它就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国。而周天子的国度,也就是周朝,被称为“万乘之国”。

马战

到了西汉时,北方匈奴入侵,屡次犯边。面对匈奴冲击能力更强、速度更快、行动更加灵活的骑兵部队,中原王朝传统的战车部队逐渐力不从心、招架不住。所以,从这个时期开始,车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马战成为主流。

马战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演义》中对马战的描述最多。两军对垒,首先就是双方各出一员大将骑马单挑,进行马战。马战时两人向着对方进行冲锋,双方的战马要错开一个身位,两人使用枪、矛、剑、戟等近战武器进行对攻。

一般来说,一方使用兵器攻击,另一方就要使用兵器抵挡。一攻一挡以后,双方战马擦肩而过,背向而驰。然后再调转马头,双方战马再次发起冲锋。马战的这个过程也叫一“回合”。

双方大将骑马进行单挑的主要目的是鼓舞士气,振奋军心,从而赢得战场上的主动权。

我们经常在小说或电视剧中听到“大战三百回合”,其实在真实的战场上根本不可能做到。对于人来说,举着一件几十上百斤的武器进行对攻,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就算一动不动,也撑不了那么长时间。对于马来说,一个回合起码要冲锋几百米,三百回合大概三百里,肯定也受不了。

所以,实战中更可信的说法应该是十几回合之内就分出胜负,一回合便将对方斩于马下最高效。

步战

步战

步战很简单,就是双方拿着武器对攻或者不拿武器进行赤身肉搏。步战其实不能称之为“回合”,更贴切的叫法应该叫“过招”,武侠小说中用得比较多。

高手过招,见招拆招。在步战当中,“大战三百回合”才有可能。

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古代士兵不打仗也会吃粮草,为什么一打仗就出现粮草不够的情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