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查时肿瘤变大,竟是生存期延长的标志?

 拯救肝癌 2021-05-22

如果要说近几年癌症领域的重大事件,那就不得不提到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策略,免疫治疗从诞生起就备受瞩目,甚至有些人称其为“治愈癌症”的唯一武器。而在临床数据中,免疫治疗也不负众望,不断刷新着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肿瘤治疗领域。

但事实上,在免疫治疗光鲜的外表之下还有两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那就是免疫治疗超进展和免疫治疗假性进展下面,我们就来分来描述一下。


1坏消息——免疫治疗的超进展

肿瘤经过免疫治疗以后,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出现了病情加重、疾病快速进展的情况,被称为免疫治疗超进展,换句话说就是,原以为能救命的“神药”反而成为了杀人的“毒药”。

研究现实,在接受免疫治疗的20多个肿瘤中,9%的患者会出现免疫治疗超进展,而在老年患者(>65岁)中,免疫治疗超进展的发生率更是高达19%。

回顾性研究现实,对于出现免疫治疗超进展的人群,其预后更差相对于未出现超进展的人群的总生存期(OS)6.2个月相比,出现免疫治疗超进展的人群,其总生存期只有3.4个月,预后较差。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危害肿瘤患者健康的并发症,目前对于它的产生机制依旧不是很了解。主流的观点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PD-1或PD-L1被阻断的同时引发了其他信号旁路被异常激活,从而刺激肿瘤加速增长,也可能是因为肿瘤细胞发生适应性免疫耐药使得治疗无效。

事实上,我们不仅无法探明其产生机制,对于超进展的症状,目前也难以形成共识。科普君综合各方观点认为美国Lo Russo教授的诊断标准较完善。其标准为诊断免疫治疗超进展需要符合以下5项标准中的至少3项:

①治疗失败时间(TFF)<2个月;

② 基线和第一次影像学评估之间目标病灶最大直径总和增加≥ 50%;

③ 在基线和第一次影像学评估之间原发肿瘤器官中出现至少 2个新病变;

④ 在基线和第一次影像学评估之间发生转移;

⑤ 在免疫治疗的最初的2个月内,临床表现恶化,体力活动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下降至少2分。

当正在进行免疫治疗的患者出现肿瘤增大、体感病情恶化等症状时,应该高度警惕,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进行影像学、血液学检查,以便发现是否出现了免疫治疗超进展。如果确定出现,应该立刻停药,并进行后续的对症处理。


2

好消息——免疫治疗的假性进展

当使用免疫治疗的患者出现了肿瘤增大的现象时,除了可能出现是超进展以外,还有可能是出现了假性进展。和超进展不同,假性进展或许是一个好消息。

患者经过免疫治疗以后,最初观察到肿瘤增大或者新病灶出现,但继续治疗观察以后,就会发现肿瘤缩小甚至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假性进展。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假性进展产生的机制目前也难以阐明,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免疫细胞的浸润导致肿瘤看上去“变大”了。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肿瘤细胞死亡后释放的物质吸引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在肿瘤组织周围,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肿瘤组织内血管破裂出血、细胞积液以及坏死的肿瘤堆积等等,从而在影像学检查中出现了肿瘤“增大”的迹象。

但事实上,肿瘤并没有增大,一段时间后,当这些死亡的癌细胞、破裂的血管等被机体代谢以后,就会发现肿瘤变小甚至消失。

和超进展一样,假性进展也没有明显的诊断标准,一般可以从病理活检、临床表现、影像学评估等方面加以鉴别

临床上常用的则是影像学评估和病理活检,辅助诊断为临床表现:

①影像学评估:当出现一次肿瘤组织增大时不足以确认是否出现PD,至少需要间隔3-4周以后再次评估是否出现了假性进展;

②病理活检:直接观察肿瘤组织中细胞类型,如发现发亮免疫细胞、出血、水肿或者死亡的肿瘤细胞,可认为是假性进展;

③临床表现:一般假性进展患者的临床状态更好,体感较舒适,可作为临床决策的参考,但不能成为决定性因素。

总的来讲,尽管和超进展的影像学症状相似,都是肿瘤增大,但假性进展明显更好,更符合大家所期望,其治疗效果也是相对较好的。

因此,对于正在进行免疫治疗的患者来讲,如果复查发现肿瘤出现了增大,不要惊慌,可能是出现了假性进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身体状态、病理活检、免疫水平、3-4周后的二次的影像学检查等等,由医生判断是否停药或者改变治疗方案。

END

免疫治疗的超进展和假性进展都是免疫治疗必须面对的问题,但由于我们对于免疫治疗了解不足,导致对于这两种现象产生的机制和症状,目前仍然缺乏公认的标准。

希望科学家能尽快形成共识,找出能鉴别诊断出超进展和假性进展的金标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的同时,也能减少延误病情的几率,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期限。

想看看别的?自己动手搜一搜!
👇
封面图片来源:图虫创意会员版
责任编辑:肝癌互助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