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肝癌战斗一生!纪念吴孟达之余,更需记住吴孟超!

 拯救肝癌 2021-05-22

昨天,著名影星吴孟达因肝癌去世,从发现到离世仅三个月时间,令无数期盼着“达叔”与“星爷”再度合作的影迷悲痛不已。

据悉,去年年底达叔因心脏不适前往医院体检后,发现肝癌,但不幸的是当时癌细胞已经扩散。

一发现即晚期,生存期仅三个月,肝癌真的这么令人可怕吗?其中缘由科普君已在前几天的文章中讲解过,觅友们可以戳这个链接查看详情:吴孟达确诊肝癌!为何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晚期肝癌患者该如何赢回生机?

我们今天换个角度,来说一说与吴孟达姓名只有一字之差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的故事。

吴孟超,开启了肝癌治疗的一个新时代

20世纪50年代,那时候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肝癌毫不夸张地说真的可谓是绝症,中国肝胆外科还是一片空白,没有一个肝脏模型,没有确切的肝癌治疗手段……可偏偏中国又是肝脏疾病的高发地区,医学需求迫切需要进展。

师从“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的吴孟超听取裘教授的建议后深耕肝脏外科领域,经过他一点一滴的努力填平了肝脏外科的一片片空白。

1958年,吴孟超翻译并出版了中国第一本肝脏外科方面的专著——《肝脏外科入门》。

在当时全中国没有一个肝脏模型的背景下,不了解肝脏的具体构造,无法进行下一步的肝脏解剖研究,吴孟超毅然决然,利用乒乓球的原料赛璐珞和颜料制作出了中国第一具结构完整的人体肝脏血管模型,包括肝脏血管结构、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和胆管等。全靠一人手工制作,实属令人震撼。

通过制作上百个肝脏标本后,吴孟超对肝脏内部对肝脏内部构造以及血管走向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为后世的医生奠定了肝脏医学基础!

20世纪60年代,国内的整体外科手术水平都不高,肝胆外科手术水平更是落后,其中面临着最难以解决的一大问题:肝脏血管密集,肝脏手术最大的危险就是大出血。1960年,他开创性的发明了常温下间隙肝门阻断切肝法。用止血带扎住为肝脏供血的肝动脉和门静脉,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打开止血带保证肝脏的供血。这一办法在此后一直被沿用,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100%的成功率。

同年,他完成了原二军医大第一附属医院的第一例成功肝脏手术!患者是一位右肝叶患恶性肿瘤的中年妇女,手术前,恩师赵宝琦教授将自己的主刀位置让给了时年39岁的吴孟超,这也是吴孟超第一次主刀。他凭着精湛的刀法,尤其是对肝脏构造及其血管走向的熟稔于心,成功完成首例肝癌切除手术!三个星期后,病人痊愈出院。从此,“吴氏刀法”在国内外医学界声名鹊起。

凭借着吴孟超的一双手,从1960年至1986年已完成了肝叶切除术1019例,成功率高达97%,肝癌也不再是“人人恐惧、避而不谈”的绝症了。

“人民军医要把挽救病人生命作为终身追求”

肝脏是人体的“营养库”和“化工厂”,由于肝脏血管极其丰富,解剖极其复杂,一直被视作外科手术的禁区。吴孟超不畏惧风险,经过对肝脏构造和血管的深入研究,不被“禁区”束缚,创造了肝胆外科的多个历史奇谈

1975年,安徽农民陆本海挺着像临产孕妇一样的大肚子来求治,被吴孟超诊断为肝巨大血管瘤。血管瘤像个马蜂窝,容易破裂导致患者死亡。吴孟超带着40人的医疗团队,决心手术,手术整整做了12个小时,切下的瘤子重18千克。直到今天,这仍是一个世界之最。

吴孟超说,“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度过难关。

1983年,吴孟超成功为一名仅4个月的女婴切除了重达600克的肝母细胞瘤,瘤子的体积竟比婴儿的脑袋还大!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纪录。紧接着他开展的一系列小儿肝脏外科研究与临床实践,让中国肝胆外科的声誉更令人瞩目。

2004年,82岁的吴孟超不顾众人的反对,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这名叫甜甜的女孩肝脏肿瘤比篮球还大,所有人都认为只有肝移植这一条路可保命。

同事偷偷劝吴孟超,说别人都不敢切,你切了,万一出了事,你的名誉就没有了!

而吴孟超却完全未听取同事的建议,只认“人命关天”。他果断地说: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名誉算什么!

“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2018年,96岁的吴孟超被邀请走上《朗读者》的舞台。主持人董卿几度哽咽,读出了护士长写给吴孟超的信:“很多人看到您是个传奇,但只有我看到过手术后躺在椅子上的您,胸前的手术衣都湿透了,两只胳膊支在扶手上,掌心朝上的双手在微微颤抖……”

96岁的吴孟超,依然坚持每周至少完成三台手术,并且是比较复杂的手术。“我自己身体还可以,而且主要是为了带教年轻人,培养年轻医生。”他将他的一生奉献于治病救人的职责和工作中。

2019年,已98岁高龄的吴孟超院士光荣退休,而就在他退休的前一周,吴老仍奋战在手术台上。从医70余年来,他经历了大小手术20000余场,救治1.6万肝胆病人,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

“只要能拿得动手术刀,我就会站在手术台上。如果真的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但是,如果我不能保证完成手术的话,也绝不再上手术台。因为,我不能拿病人的生命逞强。”他一生治病救人,以患者至上,早已成为传奇。而即便是退休,也并非意味着退下战场:“只要我国肝癌大国的帽子还没有被甩入太平洋,我还会继续战斗下去!”

他还曾说过期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在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手术复发率上下功夫,早日找到解决肝癌问题的最佳办法,以造福更多的肝胆疾病患者。游刃于肝胆之间,也与患者肝胆相照,他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何为仁者寿!

一生敬奉“治病救人,无有贵贱。患者至上,敬畏生命”。他,既是生命的守望人,更是世纪神话的创造者。致敬为肝癌患者不停战斗的吴孟超院士!

想看看别的?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肝癌资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