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20多位两院院士、50多位央企上市公司领导!今天,南京工业大学119岁了!|化工系|教授|南工大|中国工程院院士

 茂林之家 2021-05-22

扬子江畔,老山脚下,巍巍学府,百年沧桑。一个世纪的孜孜以求,绘就了南京工业大学熠熠生辉的历史长卷。从1902年到2021年,学校的发展书写着一代代南工大人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也记载了南京工业大学屹立时代前沿,不断向前挺进的厚重足迹。斗转星移,韶华似水。2021年5月19日,南京工业大学将迎来合并组建20周年暨办学119周年校庆。

百年征程,筚路蓝缕

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建,开启了南京工业大学的峥嵘岁月。历经多年发展,1958年8月,为了适应祖国经济建设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决定以当时的南京工学院化工系为基础,新建南京化工学院,校址设在丁家桥原南京农学院旧址。建院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教学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要用半年时间把一个化工系建成一个独立的化工学院,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以李克和、王国宾为首的学院领导班子,决心依靠师生员工共同建校。为了能尽快将调拨的基础设施搬过来,师生们硬是用板车一车一车将图书、办公桌、课桌、学生床、实验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全部搬运过来。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校区基础设施建设终于完成。1995年,南京化工学院更名为南京化工大学;2001年,正式更名为南京工业大学。

从建院初期的“几间房”开始,几代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现在学校已经从建校初期的单一化工系发展成为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门类多层次的高校。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南京工业大学成为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以及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

百年征程,筚路蓝缕,南京工业大学走出了一条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今年5月,在ESI发布的全球综合排名中,学校位列中国内陆高校第54位;在2020年9月,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并列中国内陆高校第34-50位;2021年3月,自然指数排名中位列中国内陆高校第30位;在武书连 2021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位列第67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从1902到2021,从学堂到大学,如今,南京工业大学正向着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大步迈进!

诞育桃李,矢志育人

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高校,南京工业大学设有的9个学科门类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等级(全国前2%~5%),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B+等级。2021年5月ESI全球综合排名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一直以来,南京工业大学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积极构建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有2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住建部专业评估,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2021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南京工业大学有12个专业新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新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学校已有2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专业中80%以上为工科专业。

同时,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彰显了学校以工科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特色和综合实力。

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使南京工业大学培养出1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20多位两院院士、50多位央企和上市公司领导,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1982届校友陆建新,他从最基层测量员做起,扎根施工一线38余年,参建工程总高度达3600余米,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企敬业好员工”“央企楷模”等荣誉。2019年,陆建新荣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并作为广东省建筑行业代表登上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群众游行改革开放方阵。

陶瓷膜技术曾被美国政府定为最高机密,在1989届校友徐南平的手里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2005年,年仅44岁的徐南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当时江苏省最年轻的院士。如今,由他主持的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已成为国际无机膜学术界极为关注的高水平实验室之一。

1992级校友陈忠伟,致力于燃料电池、高能硅基锂离子电池、硅硫锂电池、锌空储能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的低成本纳米材料开发与创新,其研究领域包括非贵金属催化剂、碳纳米管、石墨烯、金属纳米管、纳米线以及复合膜等,不少技术都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2019年,陈忠伟成为加拿大最年轻的两院院士。

百余年间,无数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南京工业大学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用行动与成绩彰显了南工大精神,用不懈的努力为祖国的发展奉献力量。

继往开来,坚守初心

回首过去,南工大人自强不息、勤奋求实、潜心科研的奋斗精神,使他们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突破,使一个又一个学术成果诞生在祖国的大地上。

时钧院士

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时钧开辟了无机陶瓷膜科学与技术的新研究领域,在无机膜设备、成膜机理、膜性能表征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他执教六十多年一直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其中两院院士十四名,为我国化工高等教育事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唐明述院士

国内外著名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明述,40多年来他在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潜心研究,创建的压蒸快速法已定为我国及法国标准。碱碳酸盐集料碱活性检定法已初定为RILEM标准。他甘做铺路石,培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国内大型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以及水泥化学方面的专家。

欧阳平凯院士

我国最早介入生物化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从国外学成归国后,他几乎白手起家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随后又在南京工业大学创建制药工程等专业,并在1989年成立了全国首家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作为一位知名的工程科学家和社会教育家,他以自己的学识、远见、勤奋为南京工业大学规模与内涵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周廉院士

致力于超导和稀有金属材料的研究发展工作,研究方向涉及到钛及钛合金、材料加工和制备技术,以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等多个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廉,他在低温铌钛超导材料Nb3Sn、高温YBCO超导材料、B系超导材料和二硼化镁新型超导材料性能研究方面创造了三次世界最高纪录。

金万勤教授

凌祥教授

还有中国首位获得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授予Underwood奖章的华人,金万勤教授;荣获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的凌祥教授……

一代代南京工业大学的教育家、科研者薪火相传,勤耕不辍,汇成了一片学术的海洋。

如今,南京工业大学设有6个国家级科研机构,26个省部级研究中心,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十二五”以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9994余项,科技经费50.6亿元,获得各级各类奖励460项。2000年以来,南京工业大学累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25项,获省级科技奖99项、获教育部科技奖31项。

2000-2019年,学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共24项

老山苍苍,江水泱泱,巍巍工大,济济上庠。时至今日,“明德、厚学、沈毅、笃行”的校训依旧激励、鞭策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不断拼搏进取。未来,南京工业大学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创新图强的思路、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朝着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的目标奋进,再谱华章!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南京工业大学官网、南京工业大学官微、南京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档案馆、南工招办、江苏教育发布、 最佳大学、 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安庆政协官网、央广网、混凝土科技网、武书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