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哄哄,独抱把,娃娃山︱皖北解词

 村庄物语 2021-05-23

干哄哄

方言读音:gǎn  hǒng  hong

简明释义:近于“吃瓜群众”。

读网文,常会跟“吃瓜群众”照面。啥样的人才是“吃瓜群众”?它源于网络表情包“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在论坛、IM群中,常有人发言讨论一些问题,后面就有一堆人围观扯淡,形成“前排出售瓜子”、“前排吃瓜子”、“前排吃瓜”……一般的盖楼、刷屏。有人就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用于指称围观的人们。

颍淮人有个词,专门用来描述“吃瓜群众”的状态,叫作“干(gǎn)哄哄”,或者“干轰轰”。

街头上有了稀奇事,一瞬间就会聚集很多人。村庄里发生了争吵,不少人也会站在树底下看热闹。有时候,他们不仅看热闹,还可能跟着凑热闹——参与到热闹之中。不论是看热闹还是凑热闹,颍淮人都说成“干哄哄”。

稀奇的热闹事,本来跟很多人不相干。或许因为人都有一颗好奇心,“干哄哄”一般的“吃瓜群众”也很常见。但在颍淮人看来,于那“干哄哄”的人而言,其实是不干正事。“哄哄”过后,自己的事还得自己干。因此,老辈的颍淮人总是时常告诫晚辈,不能遇到事就“干哄哄”。它不仅耽误自己的工夫,还可能摊上事儿。至少,算得上现场目击者。

老实巴交的颍淮人,不惹事,怕担事。他们看重的,无非干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日子,而已。对“干哄哄”一类的“吃瓜群众”的行为,多有警惕。

图文无关。图源网络

独抱把

方言读音:dū  bào  bá

简明释义:独立承担或者一肩挑。

过去,颍淮乡间的短途运输,比如把成熟了的庄稼运回家,把农家肥运到地里,或者到附近集市上采买,除了用扁担肩挑,就是推着独轮车。后来,独轮车退休,架车子接班,存在了好几十年。这个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极为缓慢。

不论是独轮车,还是架车子,小年轻或年纪稍长的人一推一拉,力气稍显不足。这就需要另有人在边上帮把手。换做力气够大的青壮年,他就能“独抱把”地或推或拉。

而颍淮人的日常话语中,“独抱把”的意涵,有了些许的外延。

年轻人结了婚,单独过日子,撑起了自己的门户,独自应承方方面面的人情往来,也是“独抱把”。一个人独立承担一项任务,完成一件事情,也就是“独抱把”。基层的官场上,一个人党政一肩挑,或者身兼几个要职,人也说他是“独抱把”。

我在网上检索到这样一条信息:皖北的一所高校有个通知,要求教师申报课题。通知特别注明,申报人必须是课题的独立承担者。它在独立承担者的后面加了个括号,内容为“俗称独抱把”。这样的限定,凸显了学术领域课题研究的纯粹性。

从土气的颍淮方言,到登堂入室,进入高校的行政通知,我感到,这个“独抱把”,够牛的。

图文无关。图源网络

娃娃山

方言读音:wā  wa  shǎn

简明释义:聚集的人特别多。

颍淮大地一马平川。山,是个稀罕物。颍上县的小张庄公园里,有个望富山。那是20世纪80年代当地人用土堆出来的。颍上老县城的北关,据说有个黄土山。老辈人说,那不过就是个黄土堆。

但颍淮人口中,也会说山。较为典型的,“娃娃山”该算一个,用以表示聚集的人特别多的意思。

人都有一颗好奇心。看热闹、看稀奇是人的天性。旧时颍淮乡间,年节时唱大戏,农闲时放电影,抑或邻里之间起了争执,乃至发生了肢体冲突,都会引来很多人的围观。多到什么程度?人说“多的跟麻茬样”。以砍下高杆作物黄麻而留下的麻茬,表示人很多——那是人挨人、人挤人的场景。

如果人再多,就是“娃娃山”了——我猜,这是对人摞人的描绘。一般说,热闹的场合,不少人习惯带着孩子看。但孩子矮小,大人就把他扛在肩膀上。某一个场合,几百人,能有几十上百人都在肩上扛着孩子,远远看去,也确有“娃娃山”的意思。

颍上县民间文史学者冯传礼老先生认为,女娲造人,也就是用泥巴捏成小人儿。那些成品、半成品的小人儿,起初都是堆堆摞摞在一起的。堆的越高,越像个山形。也许,颍淮人所谓“娃娃山”,就是这一传说的传承?

点击公众号名片,阅读更多皖北解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