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红十字会协助3.5万日侨回国

 黄之中 2021-05-23

1978年8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条约简称《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或“中日友好条约”。

而在65年前的1953年3月至1958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中国政府委托中国红十字会出面,协助日本侨民回国,是当时两国之间一件比较大的事件。它既妥善解决中日战争的一个遗留问题,也开通战后中日民间交流的一个渠道,对中日友好事业及邦交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缔造了基础。

图片

上海市分会(现上海市红十字会,)欢送日本朋友回国大会(1953)

图片

图片

上海市分会(现上海市红十字会,)在吴淞港欢送日本朋友回国(1953)

到新中国成立以后

留在中国的日本侨民大约有3.4万人。这些滞留在中国的日本侨民他们多数有着回国的愿望,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故乡,自己的亲人。但因当时中日两国并没有外交关系,对于这些日本侨民来说归国的热盼成为了一个难圆的奢望。

新中国对于这些滞留在中国的日本侨民的态度是真诚的,认为他们归国的愿望是完全正当的,并愿意给予他们帮助。

图片

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市分会(现上海市红十字会,回国日侨招待所印章(1953)

图片

图片

1955年11月20日在周恩来亲自拟定以“中国红十字会” 名义给东京日本赤十字社、日本和平联络会、日中友好协会(简称三团体联谊事务局)函电:“十九日十二时来电提藤原艳子等七人,我们已同各有关地方分会联络,如上述七人确系自愿返回日本,我会必定予以协助,即使因道途遥远,这次来不及赶到天津搭乘兴安丸轮,我们也必协 助这些自愿返日本的日侨能返抵日本与其家人团聚。如果这些日侨返回日本后,仍愿再来中国时,亦盼贵三团体联络事务局给予协助。现在天津集结的愿意返回日本的日侨,已增至一百九十名左右,可见我们对愿意返回日本的日侨,是一贯地给予一切便利和可能的协助的。”

图片

中国红十字会与日本三团体代表团协商协助在华日侨回国(1953.2 北京)

其后,“兴安丸”“高砂丸”和“白山丸”这三条船多次来往于天津、上海与舞鹤之间。其中,受总会和政府委托,上海市红十字会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市分会(现上海市红十字会,回国日侨招待所”,分15批为3000余名日侨及家属提供生活、医疗等服务,帮助他们回国。

最终到1958年7月,共分21次将3.5万名日本侨民送回国内。

这些被新中国送回国内的日本侨民在离开时,中国方面为他们举行了联欢会,并赠送纪念品,许多归国的日侨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依依不舍。负责日本侨民归国的三团体对中国真心实意的表示感谢。协助日侨归国,让日本有识之士对新中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纷纷呼吁政府改善中日关系。

归国的日本侨民还组织了“在华日侨归国者全国联络会”,一直为中日友好与和平运动在不懈努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津分会协助遣返与送别被释日本战俘与日侨眷属回国(1953.3)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