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黎信昌先生千古

 六零后声乐往事 2021-05-23


很难过。作为声乐欣赏爱好者,黎先生的歌声一直是我大爱的类型,本公众号也发过不少有关黎先生录音的推送。

在中国声乐审美以壮美激昂为尊的情形下,黎信昌先生蕴藉、清隽、舒朗的男中音歌声是那么让我珍视和崇尚。他用带有男高音音色演唱的《黄河颂》虽然没有诸多同声部歌者那么醇厚深沉,却由于他精研作品,发挥过硬的气息支撑能力,演唱得贯通流畅,音韵精致,为这首歌曲增加了一款独特的近似国画的淡古版。


1975年黎信昌被定为《黄河颂》的演唱者

参加中央乐团《黄河大合唱》表演

黎信昌被人称为“瞪大眼睛读作品”的歌者,他因为学养深厚很善于捕捉到每个作品的审美核心,在把握总体构想与音乐语言的调度上都有他自己的构思。李凌先生曾用“精于谋篇”来赞扬黎信昌能够掌握歌曲真意、善用最适切的意趣来表现。

黎信昌先生祖籍广东南海,1936年生于天津。从小喜好歌唱,也喜欢欣赏各种器乐曲。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黎信昌就读的天津财经学校,是当年天津市文艺生活十分活跃的一所中专。歌剧《白毛女》和《黄河大合唱》,他既喜欢也学着唱,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也是其中的佼佼者,经常在校内举办的晚会上“亮相”。他曾代表学校参加校外的演出,在校内小有名气。音乐教师米志鹏曾给他以特殊的关照,课下专门教他唱《黄河颂》。当年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李志曙与男高音歌唱家朱崇懋的歌声深深地吸引着他。

1954年黎信昌考入设在天津青年宫的业余歌舞团,从此有了更多的独唱机会,既满足了他的歌唱欲望,又极大地锻炼、提高了他的歌唱能力,还为日后从事声乐演唱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财经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天津重工业局工作。不久,他被推举为天津职工代表队成员,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职工业余文艺汇演。与一女职工合作表演的《敖包相会》对唱节目获了奖。此举成为改变他人生命运的关键性契机。1955年他顺利地考入当时设在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踏上了专业声乐学习的道路,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声乐生涯。

上世纪五十年代喻宜萱先生与声乐系学生们

前排:薛明、邹本初、黎信昌;

后排左起:汪明洁、彭雅安、喻宜萱、王蕊芳、孟玲

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黎信昌一直跟随喻宜萱学习。在喻老师的悉心培养下,经过五年的勤学苦练与校内外各种艺术实践活动的锻炼,打下了扎实的声乐基本功。1960年5月参加了根据杨沫原著改编的歌剧《青春之歌》的排演,担任剧中江华一角,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歌剧《青春之歌》

江华 (黎信昌 饰)魏三大伯(李光伦 饰) 林道静(黄揆春 饰)

同年7月由文化部选派,喻宜萱教授领队参加了在柏林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舒曼声乐比赛,获第四名(由于当时中苏关系开始恶化,比赛名次明显受到政治的影响)。

1964年喻宜萱先生率领声乐系师生到北海公园教唱革命歌曲

站立者左二为黎信昌先生

我辨认出的人有周维民先生(黎信昌先生左边)、喻先生、沈先生、郭先生、刘秉义、金铁霖、叶佩英、孟玲......

从毕业任教至1966年“文革”爆发的六年间,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和声乐系的领导,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继续培养和教育。而对名列前茅的黎信昌更是倍加关怀。平时学院有什么演出任务,他总是承担者之一,而且,学院还常常委他以重任,多次参加由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的文艺晚会和欢迎来访国宾的演出活动。


演出后接见,刘德海(左一)、黎信昌(左二)、赵沨(左三)

1963年除夕,中央音乐学院在中南海怀仁堂进行汇报演出,他是主要演员之一,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4年又在怀仁堂演出受到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领导人的接见。

“文革”开始后,黎信昌像大多数文艺界人士一样,停止艺术、教学活动多年。1975年举办纪念冼星海逝世三十周年音乐会,他应邀参加独唱《黄河颂》,正式恢复演唱活动。

1978年黎先生应邀在“青岛之夏”中举办专场独唱音乐会并参加综合音乐会的演出。同年,还在北京、天津举办多场独唱音乐会。1979年,在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指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的演出中任男中音独唱。这一系列演出,深受观众赞赏和音乐界的好评。

“欢乐颂”领唱

左起:叶佩英、李克、饶余鉴、黎信昌

在此期间,中国唱片社为他录制了以哈萨克民歌《嘎俄丽泰》为题名的独唱歌曲唱片。此间他还为不少影视作品配唱,并在电台电视台多次录音。

图为1979年10月,喻宜萱教授声乐教育30年师生音乐会,喻宜萱的学生们与恩师合影

前排文征平、田鸣;后排龚敏、李光伦、黎信昌、李双江


1979年黎先生曾到上海随斯义桂先生学习,1980年黎信昌通过外语和专业考试,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被选派前往美声歌唱的故乡意大利深造,在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进修学习。他除了跟随学院的老师学习外,还曾求教于英雄男高音莫纳科。他在上好自己专业课的同时,还去旁听其他声部教师的课,也参与过演出活动,曾在罗马、米兰电视台演唱。他还挤出时间,去听各种音乐会和观摩歌剧演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吸收与消化。为了便于回国“传经送宝”,他还把自己的听课及所听的重要音乐会的实况录了音,数量达到二百多盘之多,可见他的有心与在异国学习的勤奋与刻苦。

三年的学习与考察,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提高丰富了学术修养,取到了美声唱法的“真经”。1983年12月学成归国,在北京举办了汇报音乐会。随之就全身心地投入声乐教学,成为学院的教学骨干力量。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黎信昌的舞台照

1986年出任声歌系主任,达十五年之久。并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和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8年破格提升为教授。在十余年的教学中,他成功地培养了一大批专业过硬的优秀生,在此不再一一枚举。

黎信昌与学生岳彩轮
拍摄时间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2006年黎信昌教学纪念音乐会

在教学的同时,黎先生仍适度参与演出。如,1986年随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赴欧洲英、法、德等六国访问演出。1989年随学院访问团赴新加坡演出《黄河大合唱》,翌年10月又应邀赴新加坡,与陈木锡等声乐家合作,演出了现代派作品造型合唱剧《大树头的话》(黎先生扮演里面的角色  树),获好评。他还在多项国内外重要声乐比赛中担任评委。并应邀到国内外多所大学讲学、交流。


黎先生 担任比赛评委(右二)

由于身体原因,黎信昌先生晚年非常低调,很少出现在公众媒体中。我看到的“近照”还是几年前他的学生去居住场所探望其时拍摄的,人很消瘦,让人有点心疼。

黎先生今晨驾鹤西行,大约不久,他会频频在天堂盛大雅致的音乐厅,与恩师和诸多老朋友同台,继续徜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

黎先生千古

上文图片来自

1-网络引擎(右下logo为图源);

2-笔者翻拍自唱片内页;

3-私人照片,致谢提供图片者

央视珍贵影像-梅姬,当我们年轻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黎信昌与妻子谢爱明女士合作

本号发表的黎先生录音
上世纪八十年代黎信昌与中央乐团合作录制的《长恨歌》(女声陈瑜)
1967年领唱的《菩萨蛮·黄鹤楼》
《嘎俄丽泰》,1979年发行的黎信昌独唱作品黑胶唱片
《曲蔓地   黎信昌(男中音)独唱》作品集发行于1983年
1979年唱片翻录-《篝火》黎信昌配唱的电影插曲
《我怎能把您遗忘》黎信昌1979年配唱的电影插曲
1977年黎信昌为电影《草原赞歌》《红色背篓》配唱的插曲
老唱片《喜看遍地大庆花》|黎信昌苏凤娟吴雁泽等
《聂耳全集》中黎信昌的录
中文版的《魔王》| 葛朝祉黎信昌王凯平石惟正
《我住长江头》的“老”录音

老同志录音排队|华语艺术歌曲“大江东去”

《十里长街送总理》黎信昌演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