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唐习律80|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悼念李商隐

 老街味道 2021-05-24

前言

崔珏字梦之,出身于唐朝第一门第崔氏,清河郡武城县(今河北故城县西半屯镇)人,唐宣宗大中年间进士及第。

唐宣宗大中年间,崔珏进士及第。因为崔珏在崔铉幕府作过幕僚,因此受到崔铉的赏识,被推荐入朝。崔珏先后任职校书郎、淇县令、侍御史。

崔珏与李商隐交好,二人互有酬答。李商隐去世的时候,崔珏也有诗纪念。崔珏曾有诗咏鸳鸯,因此被人称为崔鸳鸯。

一、崔鸳鸯《和友人鸳鸯之什》

崔珏有诗《和友人鸳鸯之什》,其一:

翠鬣红衣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共飞。
映雾乍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采莲无限兰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

翠鬣红衣,鸳鸯的羽毛颜色红绿相间,代指鸳鸯,用局部代指整体,借代之法。

颔联,实写鸳鸯的动作,表示鸳鸯感情的深厚。颈联,虚写艺术的鸳鸯。映衬之法。

珠殿瓦,即鸳鸯瓦,一俯一仰,形同鸳鸯依偎交合。白居易长恨歌有诗: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玉人机,应该是织布机。金庸《射雕英雄传》引用宋词《九张机》云:鸳鸯织就欲双飞。

尾联,写小舟上的采莲女,开心地看到双宿双飞的鸳鸯,言外有钦羡之意。同时,也呈现给我们一幅美丽的画面。

崔珏的第一首《和友人鸳鸯》,很像郑谷的这首《鹧鸪诗》: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二人一个被叫作崔鸳鸯,一个被称为郑鹧鸪。崔珏另外传下来的两首《和友人鸳鸯之什》为:

寂寂春塘烟晚时,两心和影共依依。溪头日暖眠沙稳,渡口风寒浴浪稀。
翡翠莫夸饶彩饰,鸊鹈须羡好毛衣。兰深芷密无人见,相逐相呼何处归。

.......
舞鹤翔鸾俱别离,可怜生死两相随。红丝毳落眠汀处,白雪花成蹙浪时。
琴上只闻交颈语,窗前空展共飞诗。何如相见长相对,肯羡人间多所思。

二、与李商隐往来

崔珏和李商隐相识,二人有诗词往来。崔珏是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或者九年的进士,李商隐是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的进士,二人中举差不多有20年的时间差距。

虽然崔珏的年龄不详,但从《送崔珏往西川》诗中可以看出,崔珏年龄比李商隐要年轻许多。

《送崔珏往西川》: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李商隐赴桂林途经江陵,遇到准备去成都的崔珏,因此作诗为年轻的崔珏送行。

首联写崔珏要去西川,颔联写西川的景物,颈联写西川的人文。卜肆,写严君平卜筮于成都,酒垆,写相如卖酒文君当垆的故事。

尾联,李商隐用“薛涛笺”的典故,勉励崔珏可以施展一番做出优秀的诗文。

这首诗据考证作于大中元年(847年)闰三月,李商隐36岁,而当时年轻的崔珏还没有进士及第。

三、哭李商隐

十一年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四十五岁的李商隐郁郁而终。在这十一年中,二人还有什么交集就不太清楚了。但是崔珏的《哭李商隐》情深义重,成为李商隐挽诗中最有名的一首。

《哭李商隐》其二: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首联评价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李商隐27岁时,自比贾谊王粲,曾经作诗“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感慨。

而李商隐的遭遇,恰如崔珏所言:一生襟抱未曾开。

中间二联,正是对于”一生襟抱未曾开“的解读。鸟啼花落,佳人不来,竹死桐枯,凤凰不栖。颔联表示世间浑浊,配不上李商隐的才能。颈联,把李商隐比作伤足的良马和绝弦的知音。

最后一联,可以联想陈老总的两句诗: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大意是,李商隐不会被埋没,这是老天爷将文曲星送入阴间,照亮九泉之下的世界。

《哭李商隐》其一则普普通通,没有什么惊艳之处: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结束语

崔珏的家世没有详细的记录,连他具体中举的时间也说不清楚。大体在大中八年和九年两次之中。

唐代以"崔卢李郑"四姓为首,唐代崔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出了不少宰相。被唐朝人认为天下第一流高门,甚至比李唐皇室还要尊贵。

崔珏出身于清河崔氏,同时代还有崔瑄(大中二年进士,崔瑑弟弟)、崔瑑(大中元年进士)、崔瑾(大中十年进士,崔郾之子)都是进士出身。不知道崔珏和崔瑄、崔瑑什么关系,应该都是同一个辈分的兄弟。

结束时,依照惯例作诗一首为今天作业。七律《纪念袁隆平》:

泪尽齐州动地哀,万花成海为谁开。痛悲国士升天去,缅忆神农济世来。

社稷劳君育梁栋,赣鄱自古出雄才。生逢率土隆平日,勿忘年年慰夜台。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79|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马戴五律媲美盛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