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规划-高学历已经不再是大多数农村或城镇孩子的人生出路

 草木青青33 2021-05-24

当你面对中国大多数农村孩子未来的人生出路的时候,你在网上搜,给予你的所有的答案几乎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在网上搜索发现:2011年,一名教师网上发帖,称:“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不成想,他的这一观点迅速在网上引起热议,并得到众多网友们的支持。

两种不同的观点的对撞,你更倾向于哪一个呢?(该文虽然以农村孩子为关键词来写的,但是该文也同样适用于城镇70%以上的工薪阶层的孩子)。

我个人认为:读书只是大多数农村孩子走出“农门”的“敲门砖”,它未必是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机会。

今年(2021年)“五一节”,我去参加一个婚宴,偶遇一30多岁的在某一二线城市工作多年的 “211大学”毕业的男性大学毕业生。我问他结婚了没有,他说“像我们这第一代走入大都市的人,生活的心酸谁能知道?我们要想结婚,我们就要在财富或收入上去实现对几个社会(财富)阶层的穿越。我们每天工作15~16个小时,通过加班加点我们又能多收入多少钱?实现对阶层的穿越,其实中国95%的男孩都实现不了。……不过,七八年的努力奋斗史终于使我明白,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生,只要平平安安的、无病无灾的、有口饭吃就行了”。

几年前,同样是去参加一个婚礼,偶遇在×××工作的一位30左右的女孩,她对我说:“我原来在石家庄工作,每个月5000~6000元左右,后来辞职去了×××,每月工资也就是9000~10000元左右;对于农村人来说,一听这收入真的是天文数字,但是农村人真的不知道,我们这点薪酬是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靠加班加点挣来的;农村人也这的不知道,一万元的月薪我们仅仅可以解决温饱,我在大城市住地下室已经五六年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农村人哪里知道呢?……像我们这样,天天加班哪里有时间去搞对象呢?……所以现在我认命了,一切随缘吧!”

两个农村孩子的话语,使我想起了一个流行词,那就是“躺平主义”。

于是我说:读书并不一定能够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它可能仅仅会让农村的孩子走出“农门”成为城市“廉价的劳动力”;大学可以接纳每一位中国的孩子,但是中国的城市未必就真心的想让这些农村孩子能够留住。

我也是出生于农村,80年代考取大学,进而走入了城市。于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读书是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最佳途径,然而当时代发展到现在,读书已未必是农村孩子的出路。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重,“当官”的意识(或说“功成名就”的思想)非常的强烈,但是当今社会升官之路又是何等的艰难。网络之中有一句话很是令人深思,那就是“职场之中不要得罪女人,因为她和你的上司上一次床她就会成为你的上司”。职场中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当代职场(指企业界)升迁的,除了是有背景的,就是勇于为领导背黑锅的”。这两句话虽然有些偏激,但是它道出了当代职场人生存的不易。

最近看到《志愿填报-专科教育的落伍与研究生或本科生就业难的原因初探》一文,使我顿然明白:农村孩子的出路第一就是认命;第二也许就是报考中专或大专,千万别读研。

这是因为,报考中专或大专可以较早的走向社会,进而减轻家庭的负担,同时,中国高等教育过去几十年对人才培养比例的偏差,正是大专生或中专毕业生挣取高薪的绝佳机遇。君不见,中国本科生或研究生早已泛滥成灾,也已经使得他们的收入极其低廉,(在二线、三线城市,本科毕业生的基本工资收入大多在3000~5000元左右,研究生的基本工资收入也就比本科生多100~300元,相差无几;甚至由于本科生毕业较早,业务更熟悉,所以同龄的本科毕业生的收入往往会高过研究生的收入),但是,在目前中专、大专毕业生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在南方诸省区的二线、三线城市,他们的月收入已经突破万元。况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经济社会对中专生、大专生的需求量必然会呈现出一种“井喷式”的需求状态,相反,对本科生或研究生的需求量会锐减。

愿中国农村出身的孩子以及城镇一般家庭的孩子能够看清中国经济转型的人才需求走向,及早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当然,这也仅仅是我个人依据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展望而给予农村孩子的一个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原创-草木青青33)

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