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作家‖【落榜生】◆张曦

 齐鲁文学 2021-05-24


作者简介

 
张曦,笔名:木木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教师、媒体人(文化栏目撰稿人、新媒体文案)。主要小说作品:小说《攀》(选入《文学华阳典藏》),《一场风波》(每天读点故事首页推荐),《自在后悔药铺》(长篇更新中)。

落榜生


内容提要:姚如是是一位出生在县城普通家庭的考生,小学时期为人人羡慕的尖子生,父母对其寄予厚望,但从初中开始姚如是的学习之路不再顺畅,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姚如是选择自杀,未遂醒来后遇见一位自称文曲星的古人神仙文星星,在文星星的鼓励下,姚如是经历了包括考研、公考在内的多场考试,终不能遂人意。一次公考中,文星星萌生退意,决定放下执念,此时才道出自己并非神仙而是科举鬼的真实身份······

如果问快步入三十的姚如是有什么梦想的话,他可能会给你描述这样的一个场景:父亲的领导拿着酒杯亲自走过来,对着他们一家人说:老姚啊!还是你有本事,看,儿子多争气。父亲一定会回答“不敢当”,姚如是也自然会作谦虚状,再与自己从省城带回来的美丽大方、知书达理的未婚妻相视一笑。

要如何“争气”呢?姚如是出生普通,但不幸的是他身上却肩负着帮助父亲一雪前耻以及光宗耀祖的使命,可惜他并非武林高手,也没有天赋异禀,更不是什么商界奇才,在这三十年中他好像能做的也只有考试了。

姚如是排名第三,面试落榜,这不是他第一次落榜,熟悉而又强烈的感觉再次来袭,“未进面试”几个字暴击了他的心脏。

今早八点出成绩,姚如是从昨夜开始紧张,心不在焉地玩手机直到凌晨四点,眼睛已经干涩,他感觉自己很困,但同时又很精神。他强迫自己放下手机闭眼睡觉,半梦半醒,不到五点半又醒过来了,强迫自己再眯一会,就这样强撑到了八点,来不及刷牙和洗脸,紧张又期待地打开电脑。

此时,文星星也如期出现在书桌旁,神情与他同样期待。

再次落榜,两人都没有说话,直愣愣地坐了五分钟,还是姚如是首先打破沉寂:“我就知道自己一定是个炮灰,面试的时候我看见第二名和工作人员说话来着,这次真是运气不好!”

文星星没有回应,他的沉默让姚如是恼了:“你不说话什么意思啊?这次不是有进步嘛,起码进面试了!”

文星星突然红了眼,抬起头说道:“姚兄……别考了!”

姚如是没料到文星星会说出这样的话,这么多年,每当考试失利,文星星总是用一套又一套的文言鸡汤来鼓励他。姚如是有些生气,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我凭什么不考,我已经进面试了。你不是神仙吗?怎么你这神仙除了法力不行以外,意志力也不怎么样啊!你是怎么考进仙班的?作弊还是玉皇大帝家亲戚啊!”

文星星也站起来,先是大叫一声,接着失声痛哭:“后人有诗云,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时啊!!!……呜呜呜!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只得……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姚如是虽与这位古人神仙相处了数年,但还是不能适应他动不动就吟诗的沟通方式。

“别,别整这些没用的,我们复盘一下,没几个月又该报名了!”

文星星收起泪眼,认真地对姚如是说:“姚兄,鄙人不才,渡不了你,我要走了!”

姚如是顿时头脑空空,一时之间不知该做何反应。

数年前,姚如是第二次高考失败,父亲对着他破口大骂,姚如是一气之下跑了出去,买了一瓶安眠药,冲到河边,狂吃了一把,再猛喝凉水,大哭不止后晕了过去。醒来之时,就看到了古人装扮的文星星。

姚如是先是被吓了一跳,以为自己到了阴间。

文星星:“那点安眠药不至于送你去那么远的地方。”

姚如是:“那,那你是?”

文星星:“在下乃文曲星下凡,前来渡你一劫!”

姚如是一听,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文星星,文星星大哥,我求求您,让我顺利通过高考,我要求不高,二本就行,您是神仙,您帮帮我!”

文星星被吓了一跳,往后退了几步,向姚如是回了一个礼:“姚兄,不必行此大礼,在下不能扭转乾坤,唯能伴随姚兄左右,出谋划策,助姚兄你考试高中……还有,在下不叫文星星,是文曲星,不过姚兄你要叫我文星星也是可以的。”

姚如是很是失望,叹气道:“高考都两回了,连个二本都中不了,还谈什么高中。”

文星星劝慰道:“姚兄不要丧气,据我所知,你们这个时代有很多考试,除了高考还能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考银行……机会如此之多,姚兄你年纪轻轻,何至于现在就要轻生呢?”

在文星星的劝慰下,姚如是放弃了轻生的念头,遇见文星星让他对未来燃起的新的希望,同样被抚慰的——还有一颗孤独的心,姚如是没有朋友,有谁会在意他那平凡又普通的失败与伤感呢?

文星星陪着他在河边坐着,听他倒了一晚上的苦水,在姚如是的记忆中似乎很久都未讲过这么多话。

姚如是这个名字一直是被笑话的对象,因为明末有一位名妓叫做“柳如是”,人们老是疑惑姚如是的父亲是怎么想的,怎么给一个男孩子取这样的名字。

姚如是的父亲肚子里稍微有点文气,他给人解释说是佛语,希望孩子能真如实相,活得透彻。但事实上,在姚父的心里,“姚如是”是“要入仕”的谐音,而“如是”亦有“像这样”的意思,姚父希望姚如是能像他希望的那样入仕为官。这是姚父不能说出来的秘密,毕竟这么多年,他在单位的人设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佛系之人。“佛系“的标签像一个不能让伤口痊愈的创可贴,但起码可以把伤口遮起来。

姚如是的父亲是县里某单位的临聘人员,“非编”的身份仿佛是一个罪人的印记般深深烙印在父亲的心里。父亲因此常常唉声叹气,幼年的姚如不理解为什么,他认为父亲的工作很好,父亲单位的叔叔阿姨人也很和善,经常发糖给他吃。小孩子都喜欢吃糖果,有糖吃的时候都是小孩最开心的时候,可惜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总会小声地告诉他:“人家都是有编制的铁饭碗,我这辈子是没什么希望了,你一定要给我争气,你要比他们的孩子都争气!”

小学时期的姚如是是县中心小学的风云人物,每学期考试必为全年级前三名,作文更是厉害,好几次获得了市上作文大赛的奖项。本在另一单位做临聘人员的母亲辞了职,全职在家照顾这位“尖子生”。

转折点是从初中开始的,姚如是开始对数学与英语力不从心了,特别是英语。姚如是对语文有着超强的语感和直觉,但这一切在英语里失效了,他只能狂背语单词、短语、语法规则,但在考试中却又总是记忆紊乱。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姚如是以并不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县重点,原计划进市重点的愿望落空。虽然父母有些失望,但还是安慰他说,这样也好,在家方便,也省去了在市里租房子的钱。

上了高中,姚如是和班上一个女生要好,这个女生是从乡镇中学考到县里的。两人成绩不差上下,女生非常欣赏姚如是的文章。女生住校,姚如是走读,每天晚上下了晚自习,姚如是都会和女生在操场上走两圈再回家,他们常聊的话题便是姚如是的文章。

直到有一天,聊得正起劲的两人看一个身影从黑暗中走来,很快,姚如是就从那影子判断出来人的身份——他的父亲。姚如是一直记得那个让他无比尴尬的夜晚,他慌忙和女生告别,两父子一前一后地向家走去,一路无言,回到家里,父亲让他坐沙发上,自己点起一支烟,缓缓地对他说:

“你这样每晚起码要损失半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你得抓紧时间把初中落下的功课补起来。家里的情况你是知道的,你妈为了你已经多年不上班了,她之前的岗位一空出来,有多少人抢,你知道吗?你要是成绩再好点,晚上跟你逛超操的就该是你们班的谭晶晶,而不是一个农村小丫头。你不要忘了,你小学可是尖子生!”

谭晶晶是父亲单位二把手的女儿,成绩好又漂亮,别说逛操场了,她甚至从未和自己说过一句话。父亲的话让姚如是难受,他讨厌谭晶晶,但谁知道一个让人讨厌的丫头如果真的要约他逛操场的话,那会不会是一种恩赐。

当然,直到高考结束,谭晶晶也没给过姚如是这样的恩赐,姚如是也没再和那位乡镇上来的女生说过话。第一次高考,谭晶晶便考上了重点大学,而姚如是与那位女生都只上了大专线。姚如是记得他曾鼓起勇气找这两位女生写了同学录。

谭晶晶写道:我还记得小学的时候,一次国庆节,你在国旗下朗读了你那篇获奖作文《奋力一搏,为了我亲爱的祖国》,我当时曾为之一振,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向你学习。你是有潜力的,加油!

那位女生写道:我们本不属于一个世界,我很有幸和你做了一阵子的朋友,我相信你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加油!

姚如是躲在学校一个隐蔽的角落里,抱着那本同学录,哭了很久……

姚如是跟父母提出再复读一年,父亲费了很多功夫帮他争取到了复读名额,那一年姚如是如同行尸走肉般地生活。除了问老师问题,跟别的同学没有任何交流,他没有朋友,没有思想,没有感觉,只有信念,只有目标。那信念、那目标像是无际的黑夜之海中的一盏似亮而非亮的灯塔,而他就坐在一叶孤舟之上,奋力地向前划行,不知疲惫地划行,他那双臂,不再是骨肉之躯,而是上了发条的机器。

纵然如此,以他的分数也只能上一个独立院校,也就是那一次,姚如是的父亲再也无法隐忍这么多年的失望,对着姚如是破口大骂,拿着棍棒追赶他,也就是那一次,他在死而复生后遇到了文星星。

姚如是对于文星星是失望的,他没想到这神仙居然没有任何可以扭转乾坤的法力,倒像是一个隐形的朋友,陪着他上课下课,期末考试,考四级英语考试,该考不好的时候还是考不好。

虽然没多大用处,不过姚如是还是时不时地给他上点贡,点上三柱香,放置酒、肉或者水果,文星星每次都要求姚如是把贡品吃掉,说这样才不浪费。

大学期间,姚如是的身边早已成双成对,尽管也有女生向他示好,不过他总是犹豫不决。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每每到这个时候,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谭晶晶的样子:她在台下看着自己朗读作文的样子,以及坐在倒数第三排的自己看着第一排的她认真做题的样子。

大三那年,姚如是想要考研,父母支持他的决定,每个月多出了一些生活费。要下决定时,姚如是有些踟蹰,因为他担心自己再一次失败。文星星不断鼓励他,两人一起将过去考试的失败教训总结了一遍,并制定了未来一年多的复习计划,用省吃俭用的钱报了昂贵的培训班。

考研的前一天,姚如是失眠了,彻夜难眠,越在意就越睡不着,他开始想象考场上的一切,搞得自己越发紧张。文星星为了缓解他的压力,只能陪着他聊天,姚如是的说话声惹怒了室友,毕竟第二天要考研的又何止姚如是一个。

为了稳上,姚如是不敢报部属高校,只报了一个省属,只是没想到英语单科还是没有过线。

姚如是还没来得及为自己感到哀伤,文星星就让他报了第二年的两次公考。两人决定先不告诉家里人,如果能考上公考再说,父母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些。姚如是匆忙地买了两本书就开始复习,两次考试先后失利。

后来,姚如是累了,父亲似乎也不对他报什么希望了。姚如是去上大学了之后,父母空出了很多时间,父亲迷上了玩手机,母亲则是和几个要好的邻居打牌。父亲提出过让姚如是回家,自己去求求情让儿子顶自己的班,之后再考编制,姚如是不愿意,他在省城的一家小型新媒体公司上班,过着996的生活。

姚如是上班很忙,见缝插针地考过几次公考均没有进面试。父母已经不再在意他的工作,而只是催促他早点结婚。在交往过几个女朋友之后,他终于跟一位做财务的东北姑娘好上了,那姑娘是个能吃苦的实在人,两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就在那一年,姚如是收到了谭晶晶的结婚请柬,说是要回老家办,问姚如是要不要回老家参加婚礼。此时的谭晶晶是一名省属机关的公务员,而她的丈夫则是某高校老师。姚如是看着那张电子请柬,心里五味杂陈,他对女朋友说:

“亲爱的,我29 了,你,你能不能养我两年,我想辞职考试,等我上岸了,咱就结婚!”

两人合计了一宿,姑娘打算支持他,俩人的工作都很忙,但收入并不算高,如果有一人能进到体制内,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好事。这一计划,让消失良久的文星星也高频率地回到姚如是的身边,陪着他上培训班,挑灯夜读。

在培训班里,姚如是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考试生,有年轻的学生,二十多岁的上班族,也有接近三十五岁的高龄考生。有的还未毕业就开始准备,有的工作很忙并不能如期上课,还有的跟他一样辞职全身心地备考。有的经济困难,需要额外打工补贴考试所需各种费用,有的富有,不为生计发愁,只求考试通过。有的努力复习,有的只是感动自己。

QQ、微信群里不时传来谁谁谁高分上岸的消息,所有的人为之一振,但更多的情况是很多人考了好几年也上不了岸,他们要么放弃了,要么靠着几句鼓励的鸡汤继续战斗。有时候,就连文星星也会感叹一句:“苦海无涯,恶鬼挣扎,唯有上岸者,能得解脱。“

这是姚如是一年内的第三次考试,他进了区县的事业单位面试,虽然面试的时候被刷下来,但是也算是一种进步,他不理解,为何文星星在此刻却让他不要再考了,还要离开他。

一刹那间,文星星憔悴了不少,他走到窗边,打开窗户,一股凉意飘了进来,文星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姚兄,这些年,你可曾仔细看过这城市的景色,你可曾享受过风的抚慰,你可曾观察过一片叶子是如何落下,你可曾嗅过每一种花的芬芳?”

“你说得对,从初中到现在,我的心里只有得失,眼前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姚如是站起来,“不过,文星星,这次我已经进步了,也许我再试试就能上岸,当时在河边唤醒我,给我希望的不是你吗?”

“是,是我,皆我之过,我是来渡你的,也是来渡我自己的,然,或错也!”

“什么错了?哪里错了?”

文星星显得更憔悴了:“姚兄,是在下愚弄了你,我非文曲星,更非神仙,我乃是鬼魅,科举鬼……”

姚如是被吓得一个踉跄,赶紧在床边靠了下来。

文星星走近一点,又赶忙退后:“姚兄,放心,鄙人虽为鬼魅但从未伤过人,”说着又望着窗外,“姚兄所受得失之苦,鄙人又何尝不是,只是想来,鄙人实在愚昧,生为功名而困,死亦不能超脱放下,还连累了姚兄你,有何脸面说是来渡姚兄的呢?”说着又哭了起来。

姚如是小心翼翼地走向文星星,拍了拍他的肩膀:“那你,你是哪里人啊?”

“鄙人乃北宋人,江南子弟。”

“北宋,北宋多好啊!士人的天下,那个时候的文科生很吃香的,不像现在,要出头太难了。江南子弟,我的天啊,你们那边的升学率很高的。”

文星星叹道:“世人只闻中举者多,却不见落第之士才是千千万……”

文星星本名林贺之,他已经数不清楚自己飘了多少世,渡了多少人,但起码无一人成功。那一日,一道光将他送到姚如是身边,他看到姚如是正在河边大肆喝凉水,于是想起了自己的外翁,林贺之的外翁是跳河死的。

外翁为独子,自幼聪明,承载着家族的希望,族人都认为勤学苦读的外翁他日一定能一举中第,光耀门楣。娘是外翁与外婆的第一个孩子,外翁对她很是疼爱,娘陪伴外翁读书,很早也就学会识字了。

江南子弟向来崇尚读书,应举科考之人更是千千万,但朝廷所发的解额有限,竞争非常激烈。族人合计,让外翁赴开封参加发解试,一来京城有名师,教育资源丰富可利于外翁读书,二来族人中有一人已于京城购置田产,外翁可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取京城的考试名额,机会比州郡更大一些。

外翁就这样离开了外婆与娘,跟那千千万万怀揣梦想的士子一样,奔赴京城。第一年,外翁就通过了解试,他修来家书告诉外婆:“待作状元,回乡迎之!“

不知道又过了多年,外翁通过了省试,家里人宴客三天,外婆看着渐渐懂事的娘,告诉她,你爹爹就快骑着大马回来了。却不料,外翁在殿试中落第。

又过了好些年,外翁多次通过省试,却又均在殿试中宣告失败。“长安米贵“,外翁在京城多年,所耗费的钱粮不计其数,客居的亲戚也似乎看不到他高中的希望,开始不满其久居了。

是如何绝望的心境将外翁逼上了绝路,让他毫不顾忌家乡的妻女呢?这样的心境他的外孙林贺之而后最能体会。

外翁过世,家道中落,娘只能嫁给一位小商贩,也就是林贺之的爹。商贩虽未受过圣人之言的教诲,但很尊重知书达理的娘。娘在嫁人时只有一个要求,希望子嗣为读书人,商贩连连答应,说自己不识书,有幸娶得娘子,终身定依循娘子的意志。

娘生了一男两女,无论男女都悉心教育,希望子女都能成为知书达理之人。贺之年幼顽皮,不爱读书,挨打最多,每当打完他,娘都一个人偷偷哭泣。孩子年幼哪能理解爹娘的艰辛,商贩不是大富之家,爹娘每日要干多少营生的伙计才能让家人糊口,洗衣、做饭、缝缝补补又要花费娘多少气力呢?贺之自然不会明白。

林贺之渐渐长大,朝廷已经慢慢放松了制度,商人中的“奇才异行者”可以应举。有一年,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了消息,说皇帝决定“凡与殿试者始免黜落”,从此之后凡进入殿试的士子只有排名,不再黜落。娘听到这个消息哭了三天三夜,可能是想到曾经因此丧命的外翁。

那年贺之15岁,娘躺在病榻上,将自己的大部分嫁妆交到贺之手上,嘱咐他好好读书,待到高中之时,一定到娘的坟前上柱香。不久,娘撒手人寰,贺之仿佛一夜长大。

林贺之的爹一生都遵循着当年对其娘子的承诺,全力以赴支持林贺之科考。不知是时运不济、造化弄人亦或是才不及志,林贺之直到29岁也未中过一个举。

林贺之30岁时,一姐一妹早已相继出嫁,正值而立之年的他却未娶亲。父亲病重,林贺之尽孝塌前,亲友们劝慰他早一点成家立业,再说科举也不迟。“应举不第,乃虚生也。待到登科及第时,自有佳人相匹配。“众人听罢,便云林贺之疯了。

林贺之疯了这件事,不久之后便得到证实。林贺之的爹去世不久,一日,林贺之披麻戴孝跪在王知州的府外,请求王知州将女儿许配给他,让他做王知州的女婿,他日必当高中状元。一派胡言风语惹怒了王知州,林贺之因在父亲的丧期谈及婚嫁实乃不孝,对朝廷命官出言不逊实乃不恭,不恭不孝让林贺之获了罪。后因族人以其疯癫为由,请求官府从轻发落才免去了过重的刑法,但林贺之从此失去了再次科考的资格。

父亲后世之后,林贺之似乎什么都不记得了,不记得何时生,也不记得何时死。一日,林贺之醒来,发现自己坐在一个幽暗的贡院里,四周都是奋笔疾书的士子,但奇怪的是这些士子衣着怪异,不似本朝装束。林贺之试图与旁人交谈,却被影子似的监考官大声呵斥,吓得他赶紧坐回原位,旁人似乎不受影响,认真作答,像极了傀儡戏。

面前有一书案,案上放着一份考题:帖经、策问、诗赋、杂文……“这,这是解试,还是省试?“林贺之正疑惑着,便见前方有一炷香已经快要烧尽,再看题卷,竟是空空如也,吓得他满头大汗,赶紧挥笔急书。

赋题为《不动不伤赋》,诗题为《苦海无涯诗》,策问题为“李白自诩'天生我材必有用’,玄宗赐金放还,孰之过?“

香灭,林贺之的试题还未答完,他仰天疾呼,无人应答。试题被收走,林贺之来不及难过,一本崭新的试题又出现在了案上。如是,一本接着一本,林贺之根本停不下来……

忽一日,林贺之如常打开题目,只见上面有四个金灿灿的大字——渡人渡己。再一晃眼,林贺之的面前出现了一位落榜书生,经交流,此时已然是元仁宗年间。此后,每隔一段时间,林贺之都会出现在一个依仗考试改变命运的书生身边。“渡人渡己”的林贺之以文曲星之名获得考生信任,每次比将倾其全力帮助考生高中,但无一人成,而后他又会回到那个幽黑的贡院里饱受答题之苦。

“文星星,呃,不对,贺之兄,你一共渡了多少人?”

“忘却了,相识又相忘,连同他们的姓氏,不过些布衣罢了。”

“是呀,有谁会在意这些普通人呢?别人只会看你这事儿成还是没成。”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可是,你都这么些经验了怎么一个也成不了呢?”

“功名不成,人亦不成乎?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所悲谓何?姚兄你未考试的那些年,我打坐案前,任凭案上的题册堆积,鄙人不动笔,监考官奈我何?只是姚兄你辞职备考,鄙人又再一次跳下这苦海。姚兄,鄙人实在无才,不愿再欺瞒姚兄,就此别过吧?”

“贺之兄,我这次已经进面试了,你真要这样放弃吗?“

“姚兄若他日高中,林某诚心恭贺,只是林某生前已为此事蹉跎年华,死后更是执迷不悟,渡人渡己,林某惭愧,林某愿回到幽黑的贡院潜心打坐。“

一道光出现,林贺之走进光里。

“贺之兄,你真要走?你要是再遇见个考生,你如何才能渡他?你不能逃避问题啊!“

“若再遇书生,我必不渡他!”

姚如是再一次公考

“分数虽然不高,排名才是关键,哎呀你别磨叽了,快查!“女朋友催促着姚如是。姚如是感觉自己浑身发抖,数次将密码和验证码输错。“走开,我来!“女朋友一把推开姚如是,自己操作起来。姚如是魂不守舍地走到旁边,找了个椅子坐下,他似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不一会儿,女朋友转过脸来,姚如是的心都快跳了出来,他听不见她的声音,她的脸慢慢模糊,变成了初中班主任的脸,对着姚如是大吼:“姚如是,你看什么呢?只有十五分钟就要交卷了,你做完了吗?“姚如是猛一低头发现自己面前的语文考卷还没开始写作文,他的心开始慌,拿起笔,思路混乱地写起来,墙上的钟滴滴答答地向前走,姚如是的手抖到写不出一个字。

试卷被收走后,班主任对他摇了摇头,姚如是知道自己完了,这次死定了。突然他看到第一排的背影非常熟悉,居然是自己的父亲,姚如是大叫一声:“爸!“姚父猛一回头,愤怒让他的脸开始扭曲,他大声呵斥道:”混蛋!别打扰我考试!你这个没用的东西,还不快做题!“姚如是再一低头,发现是数学试卷,他慌了神:

“什么是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最小公倍数,完了,我记不得,怎么办,我记不得了……辅助线怎么画,这个公式是什么,我记不得,记不得了……“姚如是感觉自己崩溃到快哭出声了,突然,他仿佛听到了文星星的声音:

”姚兄,放下笔,找个门走出去?”

但班主任似乎也能听到这个声音,走了过来:“走去哪里啊?擅自离开考场就没考试资格了。”

姚如是吓得赶紧握住了笔。

“姚兄,别怕,放下笔,找个窗户也行,若不能放下,你将永远被困在这里?”

“哈哈哈哈,“班主任笑得狰狞,”你来看看,这里哪有窗户,哪有门?唯有考上重点学校,你才有出路,那才是唯一的路!”

“对对,老师说得没错,“姚如是的父亲走了过来”如是,你看看爸爸,一辈子临聘人员,被人看不起,这样的日子,你还想过吗?”

姚如是把笔握得更紧了,他感觉有无数根铁链紧紧拴住了自己得心脏,让他不能呼吸。

“姚兄,穷则变,变则通,你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你那所谓的出路不过是懦弱之人的借口!”

“如是,听爸爸的,克服困难!”

“姚兄……”

“姚如是……”

“亲爱的,你这密码真的不对啊!这都输入三次了,还是错误。”女朋友一边抱怨一边操作着电脑。

“首页上的公告栏里好像可以直接查吧!”姚如是站起来,打开了窗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