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万均订大佬谈感想和经验,超级干货

 宏泽资料库 2021-05-24

来源:龙的天空【努力boy】,侵删

大家好我是入行三年的萌新。

本来是想在精品的时候就发表感言的,结果因为自己当时的网文创作思路还不成熟,以及太懒了,一直拖到了现在。

正好前段时间在起点两万均了,把论坛账号找出来,随便聊聊一路上的感想与经验。

本文应该可能会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自身经历

2

新人常见问题(为什么会扑街)

3

天赋党与非天赋党

4

网文作者发展的各个阶段

(如何提升自己)

5

未来展望与感想

注意:本文不是什么非常严谨科学的攻略,单纯想到哪写到哪,慢慢更新。

先聊聊个人经历吧

我算是十年老书虫了,小学时候看诛仙、搜神记、悟空传、麻雀变凤凰、幻神、今古传奇、驭兽斋、张三丰异界游...

中学时候看冰火魔厨、斗罗大陆、吞噬星空...

那时候还是盗版实体书与3G书城的时代,我用破手机一天能看掉十几块钱的流量(不知道是被坑了还是怎么的)。

到了高中,有了自己的手机,第一次知道了起点的存在。

说来惭愧,因为那时候囊中羞涩,实在没钱,看得还是笔趣阁、顶点盗版(所以我现在也对没什么钱的学生党很宽容,先上车后补票也不是不行)

结果呢,因为高中沉迷网文,加上自己天赋本来就不怎么样,就没考到理想中的大学

(搞笑的是我的大学通过她自己的努力变成了重点)

大学的时候身上没什么钱,又想多找条路,就萌生了写网文的想法。

接触到了龙空论坛。

(本来高中就接触过了,结果那时候好像要邀请码?没注册成功)大学的时候,我在龙空潜水了三个月,就看网文江湖里的帖子,大致上明白了写小说赚钱的流程。

首先得找个平台,注册作者号,然后发书。

因为在起点看了很多年,发书平台优先选起点嘛,就憋出来两千字,发了起点,结果因为出现了真实地名,起点没给过,就辗转去了纵横。

纵横发是发成功了,结果没编辑联系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个流程),就又结束了。

然后去了刺猬猫,发了三四本书,不超过5万字,全扑了,连D签都没给我。

(惨啊!!!!那时候真的四处碰壁,非常难过)

我记得很清楚,发到第三本书的时候,刺猬猫的编辑加了我,聊了一会儿,让我发个开头给他。

我发了,结果却是不符合签约标准,给我否了,甚至连让我再在刺猬猫开本书都没有。

现在想想,那位编辑的意思很明显了,我没这方面的天赋。明确被一个大网站的编辑给否了,还是挺伤心的,最后去了起点。

还是之前的流程,扑街,扑街,扑街。

最后脑子一热,也不管什么黄金三章、爽点毒点了,瞎鸡儿写。

成功签约!

从热门分类推荐位开始,一环环杀上去,凉门分类,气人连载,分类新书,分强,分封,最后倒在了六频,上架时收藏没过万。

按照现在标准,属于六频都没上过的扑街书,凑合写呗,结果发现首订超出预计,竟然能恰到钱!

半个月稿费2400!

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真的挺多的了。

情绪激动难以言表,对于龙空与起点格外感激。

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自己有一技之长,可以通过写小说改变命运再之后,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精品,万订,两万订。

要是我在凉一点的分类,今年大神约应该有了。

好了,第一部分抱怨与唏嘘结束,正式进入第二部分,新人常见问题之所以要花前面这么长的篇幅,来讲述个人经历。除了单纯一腔话没地方说之外,还有就是我的个人经历,可以很好地说明一个新人扑街的历程。

什么是网文行业的萌新?

图片

没写过书但是有写书欲望、表达自己的读者;

图片

想要靠写书赚钱改变命运的行外人;

图片

写过一两本书,本本字数不超过十万字,不断扑街碰壁,甚至连签约也签不上的新人;

图片

常年老扑街;

最后这个群体应该是人数最多的,也是某种意义上最需要帮助的。

我个人认为,网文行当最难的,就是入门了。

很多萌新,包括我在内,一开始觉得自己满腹经纶,胸怀宇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写出来的文字必定能引人入胜,精品万订不在话下。

新人常见症状:坐在电脑前半天憋出来两千字,越看越满意,自己觉得自己的剧情简直吊爆了,人设丰满,剧情曲折,不火简直没天理。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写出来的文字,按商业网文标准,就是一坨垃圾,没人看,没人喜欢,连签约也签约不上。

为什么?

为什么我明明这么牛了,看了这么多年网文,经验无比丰富,作为读者时指点江山,笑骂五白,鄙视三江,自己成为了作者,却是个扑街?

原因很简单:读者和作者,完全是两个概念。

读者角度,只需要阅读文字,单方面享受剧情即可。

而作者则需要进一步考虑,作为提供者,怎么写出流畅剧情。

如果萌新,还是以读者的角度,去干作者的工作,就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

身为作者,你是掌握全局、知道一切隐藏剧情的,所以会觉得每一段剧情都是理所应当,就该这么发展的。

但是你的读者,并不是全知全能,他们只能看到你写出来的文字。

这就导致,你以为很流畅、很合理的剧情,普通读者却完全看不懂,觉得语言晦涩,角色不说人话,主角配角行为逻辑一团乱麻。

所以,新人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以读者角度去创作

除了这个问题外,网文萌新还有别的问题,比如文笔、词汇量、阅读量、知识面等等。

这些方面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里就先不提了,我就先默认大家都已经达标。

(因为我主要发书平台是起点,对于无线、飞卢什么的完全不懂,因此后续的经验可能帮不上什么忙,大家自行甄别)

回到原来话题,新人以读者角度进行创作。

这是困扰许多萌新(包括我在内)的严重问题,更严重的是很多萌新、老扑街,甚至一直没领悟到这一点。结果就是到哪哪扑,连门槛都没迈过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据我观察,一些龙空耳熟能详的大神,当年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笑)。

不过有些人领悟的早,有些人领悟的晚,有些人到现在还没领悟第二阶段——新人为什么扑街?

讲完了,接下来是第三阶段,论天赋党与非天赋党。

这个嘛,也没什么好说的。

过度强调天赋的,是无知,否认天赋的,是愚蠢。

就像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跑得慢一样,网文也是存在天赋的。

这里的天赋概念,非常广且杂,包括且不限于洞察力(察觉到自身问题所在),自我反省能力(主动改正问题),文学创作能力(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乃至努力也能算是一种天赋。

真·天赋党,比如我认识的几位大佬,扑了一本、几本之后,原地开悟,瞬间跨越数个阶段,一步封神,旁人羡慕也羡慕不来。

这种属于天才,老天爷、祖师爷赏饭吃的,不在讨论范围内。

主要聊聊非天赋党怎么通过后天努力,进行追赶。

非天赋党,也就是开悟比较晚,反应比较慢,需要更多的废稿字数,甚至是一次次扑街碰壁,才能认识到问题所在的(比如我)

人和人之间存在差异,网文行业更是如此。

很多所谓的天才、天赋党,为什么能领先一步?

除了自身因素以外,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因:文字阅读量,或者说知识面。

普通作者在写网文前看过多少除了网文之外的书?

包括且不限于科普书籍、古今志怪、散文、诗集、人物列传、史书乃至时尚杂志。

两百本?一百本?还是五十本、十本?

书看得少,肚子里东西少,就不能做到碎片信息信手拈来、下笔流畅永远有东西可写,让读者一直都有新鲜感。

就像蛤蟆在知乎说的那样,读书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积累过程,需要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底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看的书籍会是一笔巨量而无形的财富,对于网文作者更是如此。

有些新人可能以为,我也看了十年、十几年网文,看过的书没有上千也有数百。但是现阶段,网文还属于快餐消费品,每本网文提供的零碎信息量,并不足以支撑起广阔深远的知识面。

对于非天赋党来说,读书,读大量的书,相当于为高楼大厦打地基,晚是晚了点,但永远不会吃亏。

第三点讲完了。

除了大量读书之外,非天赋党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努力。

这部分可以归类到第四点,网文作者个人发展的各个阶段

龙空对这个讨论也很多了,什么大神小神之类的。

在这里我就大致把网文作者的进化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本没写过的新人——扑街——均订一千——均订三千——万订——万订以上。

首先从新人和扑街阶段开始讲起。

新人和扑街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之前提到的,用读者思维去进行创作。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多。

对于天赋党来说,最简单的是原地开悟,突然理解一切。由于我不是天赋党,没这种一朝顿悟感触。

而对于非天赋党来说,方法无非几种:虚心,多看,多思考,多临摹。

虚心很简单,放平心态。

看在这里,指的就不是看杂书了。而是畅销榜上的书。

仔细看人家怎么写开头的。

(之所以重点是写开头,是因为万事开头难,很多新人连开头都写不好)

多思考,指的是舍弃觉得什么都是垃圾的读者观念,用作者角度,去思考那些大神。特别是自己喜欢的大神(这个是重点中的重点),为什么要这么写开头,每一段文字,又能发挥出什么作用。

多临摹,这里指的不是去抄。而是一种非天赋党要使用的笨办法:看完了大神经典书的开头几章,记下这几章的剧情简介,然后按照剧情简介,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描写一遍。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很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比如词汇量低,人物描写僵硬,语言谈话不知所云,文章重点失衡等等。

并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改正。

(改正方法就不说了,各人条件不同)

临摹的过程,因人而异,或长或短,前面说要找自己喜欢的大神进行模仿,原因很简单,你喜欢那个大神的作品,证明你和他的思维方式,某种程度上是相近的,学习起来效率最高,那也是进化的方向。

等到临摹的差不多了,能察觉到自己所有问题,并进行改正应该就能写出合格的开头了。

(至于黄金三章,这是个伪命题,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掌握了自己的写作方式,不用黄金三章也可以)

以上这几点,看杂书,虚心,多看,学思考,多临摹,可能都是有点空洞的大道理,龙空有无数帖子都说了要这么做。

但是,但是!

新人一定要注意,这些看似没用的大道理,才是真正的成神秘籍!!

能极大地减少,新人阶段不断扑街所付出的时间成本与精力成本。

我当初就是因为不懂这些,处处碰壁,各种憋屈,自己写着写着,慢慢琢磨才领悟到网文是个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的行当,很多一两年甚至很多年没太好成绩的作者,都卡在这个阶段。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但个人认为,做好了以上的这几点,至少能写出合格、正常、流畅的开头,五百订、一千订不是问题。

一千订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精品。

怎么从一千订提升到精品?

老规矩,不断领悟突破的天赋党不谈,只聊非天赋党。

个人经验,每个阶段的作者,有每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有每个阶段要学习的内容。

千订了,基本上养活自己不成问题,要想更进一步达到精品,

方法无非几种:

    继续看杂书与畅销榜;

    不断提升自己,提升写作水平;

    前文写得好,水到渠成;

    挑选热门题材,蹭热点;

    读懂市场取向,迎合市场;

    脑洞独特新奇;

这六点,每一点都可以展开说,这里就只是细谈。

1,多看畅销榜,看榜上的书是什么题材,什么风格

2,多看杂书,特别是经典散文小说(专业的写作教学书籍,普遍不是一千订这个阶段该看的,效率低,甚至会起到反效果)

3,写好前文,这没什么好聊的。

4,蹭热点,不丢人。全球、地窟、科学家与戏子、港综、美漫、无限、洪荒、灵气复苏...找到个热点题材蹭一蹭,对于新人无妨。

5,读懂市场。经典案例就是大王饶命,轻松欢快,十万均订,至今仍是天花板之一。目前起点的风向还是轻松欢快类型的,苦大仇深的不是很受欢迎,想要标新立异的新人自己注意一下。

(读懂市场是个很深奥的问题,后面的万订及以后阶段会反复出现)

6,脑洞。

脑洞没什么可聊的,网文或者说文学创作发展到现在,诞生的脑洞不计其数,你想到的,大概率前面已经有人想出来过了,而且脑洞没有实践,就一文不值。

一个好的脑洞,需要扎实的文学创作功底,以及相应知识面,来进行支撑,越大的脑洞,越难独立完成。

对于自己有自信的新人可以挑战一下,普通新人还是按照常规套路来,对着以前市面上的旧脑洞修修改改,打打补丁,新瓶装旧酒,永不过时。

就算是万订、大神、白金,也不可能建造空中楼阁。

至于怎么修改旧脑洞,新瓶装旧酒,就是下个阶段的问题了接着更新。

精品,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在掌握了基本写作技法,知道大致的爽点毒点,不会弄出巨大毒点,知道怎么蹭热度,找热门题材,能写出正常乃至优秀的前30、40万字之后,就能成为合格的内容生产者了。

很多常年百订、千订的作者,首先得放弃老资历的优越感,别去想着弄点花里胡哨、看着高端大气的东西,别想着弄个惊世骇俗的脑洞,觉得自己可以一写出来技惊四座,一飞冲天。

脑洞,是需要笔力来支撑的!!!!没那个笔力,只会崩的一塌糊涂。

走老一点的套路,修改前人旧的脑洞,修修改改,反而比自己乱折腾更稳。

就像之前强调过的那样,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要学习的东西,不是天才,就别想着没能走路,就学跑步。

网文诞生以来这么庞大的书库,那么多的精品书,无数前人总结下来的套路,随便取用、学习一点,都足以受益良多。

放弃幻想,脚踏实地,选个自己笔力所及范围内的题材,才是常年百订千订作者要做的。那么接下来,就是精品到万订。

对于很多精品书而言,在达成了3000均之后,随着各种各样的补推荐,很容易就提升到4000均,5000均,然后就因为字数多了,追订降了,后继乏力,最后止步在6000均左右,完本结束。

其实每一个精品作者,都有冲击万订的实力,因为能写出精品,就证明你的文字是有人能阅读下去的,你的思维方式,是能被一群固定读者所接受的。

那么,想要更进一步,还差在哪?

起点万订作品,算上被404的,至今也就5、600本,或者更多一点?

一本高订书、万订书的形成因素,有以下几点,排名不分前后:

    1、书所在的网站与分类;

    2、书本身的题材;

    3、推广力度;

    4、时代因素;

    5、作者本身知名度

    6、书本身的风格方向

    7、作者笔力先从第一点,网站和分类说起。

说明一下,由于我一直看起点的书,对于飞卢、无线,不是特别了解,只说一些自己听说的小道消息,不负责。

起点app的月活在500W左右,稳定付费读者,比500W低很多。

也就是说,所有在起点码字的作者,都要在这几百万付费用户里,挑选自己的目标读者群。

起点读者看书比较杂,各个分类的书都会看,但是都市无疑是流量最大、受众最广的;轻小说发展势头也很猛(后续会讲到);玄幻仙侠是大神的自留地,吃人不吐骨头;武侠、军事、悬疑、体育、奇幻,算是比较冷门的分类。冷,很冷。

这些分类中,每个分类都有三个圈子,下层圈,中层圈,上层圈。

下层圈,也就是推荐没走完,只有常年喜欢本分类的读者有机会看到。

中层圈,也就是分类畅销前二十,偶尔能上app的畅销精选、主编力荐等推荐位,可以被其他分类读者看到。

上层圈,也就是分类畅销前十,起点固定付费用户,会经常看到、有一定概率跨分类点进去的书。

(上层圈里还有一种叫做头部作品,可以无视分类,凭知名度取胜。比如放在玄幻的诡秘,起点几百万付费用户基本都知道)

对于有志,从精品冲击万订的作者来说,选择一个好的分类,可以事半功倍,让你在起点范围内,出圈概率大大提高,更可能万订。

(注意,首订精品,和百万字精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首订精品意味着能冲击万订。而百万字精品,在没有缺推荐的情况下,就差很多)

不过分类这事情也具有两面性,流量越大的分类,竞争越激烈,推荐位越紧张,有精品实力的作者,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也很有可能被埋没。

所以,有自信的作者,可以选择都市、科幻、轻小说这三个分类,(玄幻历史不了解,不谈)

都市流量大,科幻是个框,啥都往里装,轻小说的读者,是接受能力最强的,也是看书范围最广的,

一些冷门题材也能在轻小说里混的不错。

(游戏分类也还行,但三月末这期强推三江,游戏只有一本,惨啊)

(至于编辑给不给推荐位,那又是另一个问题,超出我的讨论范围内)

当然,选择分类的前提是,你适合这个分类,喜欢这个分类,看过很过这个类别的书,知道这个分类里的基础读者的阅读爱好。

接下来是第二点,书本身的题材。

网文从蛮荒时期发展到现在,涌现出的题材、流派,数不胜数。

洪荒、无限、网游、末世、官文、后宫、文抄、奶爸、种田、异能、灵气复苏、巫师...

乃至更新一点的美漫、港综、全球、神祇、地窟、海岛等等。

很多题材,因为时代更迭和政策原因,逐渐没落了,比如武侠、末世、官文、后宫、网游。

但没落,不代表就此消失,许多题材的作者,为了求新求变,也为了生存下去,不断改进题材流派,使之发生迭代。

比如,传统武侠衍生出了古武机甲流,以及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的武侠流派,乃至赛博武侠。

末世文,演变为了将视角放在末日前的灵气复苏流派。

(这一点龙空有个非常好的精品贴,专门讲灵气复苏的,我也认同灵气复苏是末世文变种的说法)

网游文,也分化出了第四天灾流派,与琥珀流等。

对于精品线上的作者来说,选个好题材,有时候甚至比自身笔力还要重要。

常年在其他题材扑街的作者,转头去蹭热点,写灵气复苏,一炮而红的案例不是没有。

那么,如何选择题材?

因人而异,不同的作者,知识面、思维方式、文笔等因素截然不同,首先得选择最适合自己,且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先得自己感兴趣,才能让读者感兴趣。

(但是,也不能太放纵,得注意这个题材在起点的接受度。scp、dnd、战锤、克苏鲁等亚文化,在起点影响很深,然而越是原教旨主义,越是尽力写出其风味儿,就越不容易出成绩。

这是个很蛋疼的事情——很多亚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和起点风格网文截然相反的。

所以,亚文化可以,但要适度,千万不要原教旨主义,要注意起点读者的接受程度)

在做完鉴别工作后,剩下的题材范围,就比较有限了,想要出成绩,最好还是选个火一点、热度高一点的题材。

跟风不丢人。

(顺便提一句,个人观点,灵气复苏已经火了几年,而且未来几年,还将持续火下去,并且衍生出更多的变体。)

第三点,推广力度。

这一点我本人深有体会,每一次都是从热门分类开始与其他同类书竞争,一步步升上来的,贼惨。

首先说新书期,对于没有历史成绩的作者号,

起点编辑是按个人看好程度、本分类该题材热门程度、同期书强度,来给推荐位的。

热门分类,人气连载,分类新书,分强等等。

编辑特别看好的书,或者有历史成绩的,分强开局,编辑不看好的,抱歉,热门分类走起,一步步杀上来。

除了个别比较坑的编辑,这一点上起点还算比较公平,签约的书基本都有试水推,同一个推荐位,和其他十几本同期书竞争,凭实力说话。

谁数据好谁晋级到下一轮。

那么,会不会出现,“我书很好,但是前期没人看,编辑断推了,让我裸奔上架,但我知道我自己有起来的实力”这种情况?

有!

而且有不少案例,证明起点编辑确实会有走眼、没把握市场方向的时候。

什么凡人啊,姑获鸟啊,吸血鬼啊,很多。

但是这些毕竟是少数。

很多时候,断推裸奔的书...其实就是不咋滴...尽管这很难听。

说句真实的话,觉得自己宝珠蒙尘的,可以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姑获鸟或者更低一点的实力,如果觉得自己有实力,而且是真的编辑走眼了,那么就放心大胆的写下去,字数写到五十万,自然会有读者惊为天人,当自来水。

(这里指的实力,是精品、万订水平。

要是真实实力是1000订乃至几百订...那么这条规则就不适用了,太高太低,样本数据少,都不适用。)

写到五十万字,几千收藏了,还没有自来水的话...

那说真实一点,可能就是自作多情,太过自信了。这是新书期,新书期说完了,来说老书期。

起点的书,走完分强等推荐位后,就进入六频、三江、强推环节,三江强推一套流程走完,正式上架。

首订比越好看,后续补推荐位越强。

1000、1500首订的书,就有机会精品,首订精品的书,不崩妥妥万订,首订超过半万,直接起飞。

首订精品和更高的,已经是合格作者了,不用说。

单说1000首订以上的情况。

我自己的情况,先是1到1个半月,来一次app推荐,分类精品、主编力荐,极少数情况可以有畅销精选,具体取决于排队状况,起点app的分类精品推荐位,是要和同类别的书竞争,主编和畅销,乃至更好的导读,则要编辑上报上去。

熬吧,等推荐过程中,作者没什么能做的,

只要不是很坑的编辑,你书写得好,推荐位自然不会漏太多。

(我个人也不是很支持自己推销之类的行为,不是说不好,而是性价比太低了,作者能做的就是写好书。你写得好,自然会有读者支持。

py什么的,可能会有一点点用,聊胜于无。

乌贼的py最强,诡秘时期的py,堪比畅销精选推荐位,合格的书能直接涨几百均订。

除了顶级头部书以外,py的效果真的比较有限,别想太多)

顺带一提,起点app,作者可以设置粉丝值发言,这个是个好东西,平时开个500粉丝值,能屏蔽掉很多喷人的。

当然新书期,和上推荐期间,记得关。说到哪了?

哦,对,第四点,时代因素。

时代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好的文学作品,是能反应时代风貌的。

网文虽然社会上有些人看低看贱,但网文作者自己不能够妄自菲薄。

特别是有实力的,想要进一步在文学道路上探索的,想要文以载道的。

当然,文以载道什么的对于大多数作者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谈谈实际因素。

时代嘛,往小了说,就是起点畅销榜风气,往大了说,就是国家实力、国民情绪,在网文市场上的体现。

很久以前的网文,动辄屠美灭日,必须得上日本神社走一遭,殴打殴打安倍晴明、天照什么的,但现在,还有哪些网文强调日本威胁论了?

国家实力影响网文基调,国民情绪影响网文市场。

零几年的时候,网文初醒,时代变革,经济腾飞,互联网高速发展,第一批接触网络的用户,接受能力最强,思维方式也最多变、不成熟、浑噩、茫然、激情澎湃,造成的结果,就是那时候的网文,堪称百花齐放,在监管不强的情况下,产出了大量新奇题材、经典作品,延绵至今。

那个时候的网文,是情绪昂扬饱满的,是野蛮生长的,老书虫肯定对此多有感触感慨。

然而时代发展,蛮荒时代终结,监管的到来,一步步为网文戴上了镣铐枷锁,不管承认与否,很多题材就此消逝,网文生命力也消退了不少。

现在嘛,起点传统后宫文少多了,基本都是不谈恋爱的和尚,导致偶尔有人敢开开车、聊聊骚,都能让读者大惊小怪,啧啧称奇,某种意义上也挺可悲的。

(顺带一提,起点等网站为了生存自保,会永远比监管部门真正制定下来的红线,更加严格。这事儿挺无奈的,也确实该骂,但未来几年都没什么办法)

现在起点的风气,都是偏轻松愉快的了,现实世界读者生活压力大,看小说就是为了解个压,不想看苦大仇深的,想要出成绩,还是按照大风气来吧。

能轻松则轻松。

(注意,轻松不是没心没肺,搞笑的前提是你在日常生活里就是个能搞笑的人,要不然强行搞笑会很尬)

未来几年可能风向又会发生转变,读者甜的吃腻了,又想吃点辛辣的,谁能把握好时代脉络,或者说最广大读者的情绪转变,谁就能先占据未来优势。

(这点比较遥远,不急于一时)

第五点,作者知名度,第六点,书本身风格方向,第七点,作者笔力。以及更高的,未来展望。

每个点都能展开来讲,但那样字数实在是太多了,难写全,而且会涉及到很多非常具体的写作技巧,以及一些更高深的、我现在也没完全掌握的写作理论。

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到时候再开一个帖子,专门分享写作技巧。

网文熟了

让写作成为一种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