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吟君:关于阴阳的一些思考

 痴梦龙吟 2022-07-27 发布于河南

其实,不管是中医也好,不管是武术也好,不管是华夏传统的其他的理论也好,对阴阳还是非常重视的。

我的分享主要框架是这样的。

一、什么是阴阳?

(一)方法论;

(二)运动方式;

(三)方向位置

二、是阴阳的特点

首先,我们讲第一个大问题“什么是阴阳”

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

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

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

阴阳相冲化万物,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之道。

即可从万物万事之间领悟到一丝阴阳之理。

古人与后人都对其领悟,拥有不同的见解,因其万物存于阴阳之道,所以古今在各个学术中都有其影。

下面聊聊“方法论”的问题

二分法

其实我们理论界一直在拿西方的哲学来套用我们的阴阳,说是我们有简单的朴素的唯物主义

这里就先借用这个概念:阴阳其实是认识世界的最初的方法。就是两分法,就是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用点儿文绉绉的话,就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可以根据它的属性分为两类”。

这里可以用N多个词来表述。

用两分法分辨的事物很多很多。包括阴阳、天地、日月、昼夜、虚实、寒热、上下、左右、男女、高低、胖瘦等等等等。。。。。。

其实总结来讲:

“阳类”的事物就包括有刚健、上升、升发、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性。

“阴类”的物质具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内向、收缩、储蓄,消极、安静等特征

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在白天的时候,其实太阳是一直不变的。在晚上的时候,月亮会根据时间的不同出现盈缺的规律。有人说这就是阴爻和阳爻的起点

在《易经》中,太阳由一条直线表示,称为阳爻,就是一直不变的太阳;月亮由两条短线表示,称为阴爻,其实就是月盈、月缺的两种变化;

阴阳交替产生天气变化,“日月而易”。

四分法

在对阴阳进行细分之后就出现了四象。

四象就是老阴,老阳,少阴,少阳

当然我这个没有按规律写

根据这个四象细分并对天地的事物进行了匹配

从方位来讲就是东南西北

从季节来讲就是春夏秋冬

从天象来讲分为风,云,云,雷,雨

从地形来讲分为河海山川

五行的源起的探索:受河图洛书的启发,我认为再加一个四象再加一个交午(五)就形成了五行

其实,西方也有类似的分析方法

SWOT分析,很有可能就是源于四象分析

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角度进行分析

八分法

 

四分法分析的升级就是八分法

就是我们所经常讲的八卦

八卦其实就是二的三次分割

就是阴阳二分再二分

就是天地人三才各占一爻,以二分法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了八卦

更多的细分法

八卦上面再细分就变成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天地人三才各占两爻

通过这么多的细分以后,其实对事物的分析和认识就很非常的细了

如果我们在做工作的过程中,每一件事情都能这么细致的分析的话,我们很可能共产主义早就实现了

可是啊,事与愿违,有那么多的汉奸卖国贼让我们的视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让我们的事业从商周时期就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阻难

各种人为的灾难就一直在百姓头上不断的轰炸。恐怖的时候,就连圣王也控制不了那些无恶不作的人及他们的走狗。

下面聊聊运动方式的问题

其实阴阳也是一种运动方式

简单来讲就是阴升阳降

上升和下降其实在对阴阳的总体概括里面都已经提到了

但这里说的是将运动方式和阴阳进行匹配

其实就是左升右降,东升西降。

这里的左右的观察角度是背北面南的而观察和确定的左右

因为背北面南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观测体位

还有就是热升冷降

还有阳主生、阴主死

其实,我在思考的过程中就在想:为什么中国人会尊为左为上

让尊贵的人站在阳位和上升的位置,更能显示出对他的尊敬。

还有武术起势,多为出左脚也在于“阳”

再聊聊位置和方位的问题

山阴山阳,水阴水阳。

其实结合着运动方式来讲:

山南水北受阳光多气流会上升,因为存在气流上升的运动就把称“”。

山北和水南由于接触不到阳光,气流多是下沉,所以称为“

这里的水南是水体的偏南侧。后来可能就衍生为南方

基于这个思路,所以出现了很多与河水和大山有关的位置和城市

淮阴、淮阳、河南、洛阳、华阴等等

当然还有一种阴阳的方位是指上下。

比如:阴宅和阳宅,阴间阳间....

我们再聊聊第二个大问题“阴阳的特点”

第一个是阴阳具同一性

也就是说阴阳是必须在同一个整体里进行划分的

出了这个整体就不能够分阴阳

比如对于人来讲上为阳,下为阴

但是人的上下和其他事物的上下就不能用来分化这一个阴阳。

从人类来讲可以分男为阳,女为阴

但是一个男人和一匹母马之间就不能分为阴阳。

因为人和马不是同类。

第二个特点是阴阳对立

传统文化认为:阴阳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如天与地、上与下、内与外、动与静、升与降、出与入、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等。

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第三个特点是阴阳消长

传统文化认为: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或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双方应是长而不偏盛,消而不偏衰。若超过了这一限度,出现了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是为异常的消长变化。

就季节变化而言,由夏至秋,气候由热变凉,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由冬至春,气候由寒变暖,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

就人体而言,功能()的产生,必然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这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

阴阳消长变化一般有两类不同的形式:

一是阴阳的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二是阴阳的皆消与皆长。

一消一长

阴阳的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具体可分为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两种运动变化形式。它们主要出现在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过程中。

如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其机理就在于由于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所产生的消长变化:从冬至经春至夏,阳生而旺,阳制约阴而见阳长阴消;从夏至经秋至冬,阴生而盛,阴制约阳而见阴长阳消。

皆消皆长

阴阳的皆消与皆长,具体可分为阴随阳消、阳随阴消和阴随阳长、阳随阴长四种运动形式。这类消长变化形式存在于阴阳的互根互用过程中。

第四个特点是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又称作“阴阳相成”,互根是指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阴阳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等,不仅互相排斥,而且互为存在的条件。

第五个特点是阴阳转换(化)

阴阳转化,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此种转化,一般是指事物或现象总体属性的改变,即属阳者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属阴,属阴者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变为属阳。

阴阳双方发生转化的内在根据是阴阳的互藏互寓。

阴中寓阳,阴才有向阳转化的可能性;

阳中藏阴,阳才有向阴转化的可能性。

阴阳转化与阴阳消长是密切相关的。

阴阳的消长过程中寓有阴阳的转化,而阴阳的转化,又导致了阴阳的消长运动。

如以四时寒暑的更替为例,

由春温到夏热,阳长阴消与阴逐渐转化为阳相互伴随,

发展到夏热之极点,就是向寒凉转化的起点,

其后阳渐消而阴渐长,阳也逐渐转化为阴;

秋凉到冬寒,阴长阳消与阳逐渐转化为阴相伴相随,

发展到冬寒之极点,就是向温暖转化的起点,

其后阴渐消而阳渐长,阴也逐渐转化为阳。

如此往复循环,年复一年。

第六个特点就是阴阳无限可分

刚才,我们聊了自然界任何相互关联的事物都用两分法,可以分为为阴和阳两类。

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

事物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无穷无尽的。

所以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

这种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不但说明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律性、复杂性,而且也说明了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广泛性,即每一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阴阳,都是一分为二的。

就像刚才的二分法,四分法,八分法,六十四分法一样。

可以继续的深入的分下去。

以上就是对阴阳的一些简单的认识,如有不妥请大家批评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