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刚发布的一些重大的数据,传递明确的信号: 疫情后中国经济明显好转,楼市也真正热起来了。 昨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三季度GDP增速高达4.9%,全球范围都是一枝独秀。 中国经济,跑出了V型复苏。稳了! 中国经济V形复苏(图源:CNBC) 前三季度GDP累计同比增长0.7%,非常不容易。 与此同时,另外一些重大信号也值得关注:全国房贷利率,终于停止了“九连降”,不少地方开始收紧利率。 央行的声音是:要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 也就是说,今年以来为了应对疫情,央行还是“放水”了。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6.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 “放水”明显,早晚会流到楼市、股市,但央行的意思很明确,这种上升只是阶段性的。 随着中国经济回暖企稳,货币可能就不会那么宽松了。 对于购房者来说,这是明显的转折信号,拐点来了!楼市收紧很可能是下一步的动作。 2020最后的买房窗口,已经出现? 在中国经济企稳的过程中,房地产发挥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昨日,同步公布的房地产市场数据,也显示了一个非常坚挺的“V”字曲线,比中国经济更早复苏。 按这样的走势估计,今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额铁定突破16万亿,增速领先GDP大约3个百分点。 可见,中国经济仍然离不开房地产,这个支柱产业,仍然会长期兴旺。 未来,商品房销售额应该会稳定在20万亿左右,成为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稳定器”。 这是第一个结论: 中国经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离不开房地产。 房地产的总体走势,离不开货币政策的支持,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6.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2.5个百分点。 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 对此,央行的表态是: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 这也很好理解,全世界都在大放水,中国已经非常克制了。 通过增加货币流动性,刺激市场,防止出现通缩,这是经济宏观调控的必然选择。 总体而言,中国的货币工具,使用还是非常谨慎的,不会造成大宗资产价格暴涨的现象。 正因为宏观货币的宽松,是阶段性的上升,我们更要关注,货币政策的拐点。 现在,一些明确的信号已经出现了。 年底将至,随着三季度经济数据的明朗化,中国更加有底气了,也开始谋划明年的发展。 剩下的第四季度,可以从容一点,货币的宽松程度,也会有所收紧。 最直接的变化,体现在房贷利率上,这也是关系到千家万户买房的重要影响因素。 就在昨天,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发布数据,对全国41个重点城市674家银行分支机构房贷利率的监测数据显示: 2020年10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24%,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55%,均与上月持平。 要知道,今年1月以来,在货币宽松的情况下,全国首、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一直呈现下降趋势。 直到本月,房贷利率“九连降”的趋势基本宣告终结,拐点正在出现。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与此同时,热点城市的房贷政策,也在进一步收紧。以深圳为代表,部分大行已经收紧“房抵贷”,住宅类审批放缓。 全年的房贷利率,现在正处在最低点。 拐点将至,此时正是入市良机。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全国热点城市的楼市,冷热不均,政策差异非常大,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冰火两重天。 就拿房贷利率来说,被监测的全国41个重点城市中,13个城市利率水平环比上涨, 14个城市利率环比下降,14个城市保持不变。 其中,广州是一线城市里面最友好的,广州地区4家银行调低了首套房贷款利率。 上升的城市中,惠州、太原、长春、成都、长沙5地的环比涨幅都超过5BP,上调明显,显然是为了遏制房价上涨。 刚刚过去的9月,从全国范围来看,广州和上海是最大的热门。 上海楼市突然发力,“金九”再次迎来了破百万平方米的成交,一举刷新了2017年市场降温以来的最高成交纪录。 而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广州9月的成交量也超过1.6万套,成交面积168.96万平方米,环比上升52.78%,同比增加91.37%。 这样猛烈的数据,简直亮瞎眼,可见广州人涌入售楼部有多么疯狂。 从二手房市场,也可以看到分化剧烈的现象。第三季度,上海的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5成,而深圳则环比暴跌5成。 在冰与火的考验中,中国楼市继续向前。 今年前9个月,全国商品房平均成交价格为9878元/平方米。 单月来看,全国平均房价从7月份就迈入了万元时代,并且连续3个月突破单价一万。 对广州这样的热点城市,房价还在曲折中上行。而且,一定会显著高于全国平均表现。 对这些拐点信号,你怎么看? 文 / 黄大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