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南北朝简史:柏肆之战,拓跋珪反败为胜

 昵称55301288 2021-05-24

魏晋南北朝简史:柏肆之战,拓跋珪反败为胜

关键词:参合陂之战、北魏迁都平城

前因

参合陂之战:395年,后燕君主慕容垂害怕国力日益增强的北魏威胁自己,派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等率八万大军,进攻北魏,后在参合陂(今内蒙古乌兰察布)被北魏君主拓跋珪击败。

▲参合陂之战地图

后果

北魏迁都平城:398年,北魏君主拓跋珪夺得后燕在河北的领土后,在中原地区站住了脚跟,将都城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迁往了平城(今山西大同)。

▲平城遗址

详细过程:

一、柏肆之战

397年,后燕君主慕容宝在柏肆(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境内)袭击北魏军,但被北魏军击败,史称“柏肆之战”。

此前,北魏君主拓跋珪曾向慕容宝请求停战,因为北魏国内发生了内乱。当时北魏有一位名叫丑提的监军,他叔叔在两国交战期间叛魏投燕,他害怕受到牵连,就带兵回到国内发起了叛乱。拓跋珪知道后,想赶紧赶回国内平乱,于是派使者向慕容宝请求停战。

▲魏燕河北地势图

但慕容宝仍继续攻击魏军,因为在这场由拓跋珪主动挑起的战争中,后燕失去了包括并州(包括今山西、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在内的大片领土,河北地区的信都(位于今河北邢台)、邺城(位于今河北临漳)也被魏军围攻,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也岌岌可危。

当时慕容宝刚登基不久,就遭遇如此惨败。为了抵御魏军,他还不得不将宫中的珍宝和宫人拿出来招募士兵。这对他的权威和地位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拓跋珪雕像

二、一雪前耻

慕容宝得知北魏国内发生叛乱后,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对魏军发起反击,收复北魏占领的后燕领地,一雪前耻。

慕容宝派出十二万步兵和三万七千骑兵来到柏肆,在滹[hū]沱河北结营。拓跋珪率领的魏军撤退到滹沱河,在南岸结营。慕容宝在魏军到达滹沱河的当天晚上,率军偷偷渡河,在魏军大营纵火,乘乱发起了突袭。

拓跋珪得知燕军攻入营中后,赶紧逃离了大营。后燕将领乞特真带领一百余人冲进拓跋珪的营帐,扑了个空,只找到了拓跋珪的衣靴。拓跋珪没有找到,燕军自己反倒乱了起来,他们不知道什么原因受到了惊吓,互相乱砍。

▲慕容宝率兵出征

三、魏军大败

逃到营外的拓跋珪看到敌军自相残杀,赶紧擂战鼓,集结魏军将士。魏军士兵听到鼓声后,迅速集结。然后拓跋珪传令在大营周围点燃火把,将大营照亮后,命令骑兵对燕军发起进攻。

在魏军骑兵的冲击下,燕军大败,连忙后撤。慕容宝率败退的燕军渡过了滹沱河,回到了北岸的大营。拓跋珪击退燕军后,没有继续渡河追击。他整顿了兵马,为第二天的战斗做准备。

▲后燕和北魏关系破裂前,各政权的疆域形势图

第二天,因为燕军好几次被魏军大败,士气低落,慕容宝无心再与拓跋珪作战,率军返回都城中山。

拓跋珪得知慕容宝准备逃跑后,马上命令大军渡河,追击慕容宝。魏军渡河后,很快追上燕军。燕军只得与魏军再次交战,结果又被打败。

慕容宝害怕被魏军俘虏,竟然抛下十多万大军,只带两万骑兵逃跑。慕容宝还下令让随行的骑兵丢弃铠甲和兵器,匆忙逃回了中山。被抛下的大军当时正遇上大风雪,很多人被冻死,与大军同行的后燕大臣和剩下的燕军士兵大多被魏军俘虏。

▲拓跋珪(371年8月4日  ~409年11月6日)

结论

柏肆之战是北魏占领河北地区的关键一战,加快了北魏南下中原的进程。被俘虏的后燕官僚加入北魏政权后,为北魏的政权建设做出了贡献。北魏很快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势力,后燕不久就退出了河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晋书·卷一百二十三·载记第二十三》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