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 作者:张业恒 2021年5月22日,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是个“不祥之日”。住院的我,在病床上敷好药后看着病房的电视,刷着自己的手机,先后传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7.4级地震、“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在上海离世、“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长沙离世三大噩耗,让我本已不好的心情更加沉重。两位巨星陨落前后只差5分钟,他们急促的了离开了我们,想必他们是相邀又奔赴另一个世界,继续为那里的人们种粮看病。 现代媒体拉近了空间的距离,下午四时开始,微信中疯传着长沙市民自发去医院、街头、灵车前行的路上送别袁老的一个个视频,让我在悲痛之余感到一份暖心。当袁隆平院士的灵车从湘雅医院徐徐开出,刚上芙蓉大道,马路两旁挤满了前来为袁院士送行的长沙市各界人士,从自媒体爆屏的视频中,我能清楚的分辨出有医务工作者、有患者、有修地铁的工人,有年轻时未吃饱饭的老人、有快递小哥、有城市美容师……。他们手捧鲜花自发地冒雨前来为共和国的功臣送别。手机里传出一声声“袁爷爷,一路走好”,“袁爷爷,一路走好”,“袁爷爷,我们舍不得您呀!”整齐的喊声,哭泣声,催人泪下。 马路边,人们在围栏外蜂拥追赶着灵车挥手告别。从芙蓉路到营盘路灵车所经过的路线,马路上正在行进的各种车辆为袁老灵车队集体让行,平时拥堵的主干道上除了灵车送行车队之外已变得空荡荡的,鸣笛声声,为袁老集体送行的这一幕场景在长沙街头上上演…… 我记忆中曾有过十里长街送总理、毛主席逝世后百姓痛哭的画面,但今天这样的场面发生在一个科学家身上好像还是第一次。这样的场面就发生在我的身边,使我震撼。长沙市人民是一群追星族,他们追的是自己崇拜的英雄。 曾记否,80年代末,国内产生了以年轻人为主的追星族,他们追的是“小虎队”、湘潭的“张学友”、港台明星、歌星、舞星、电影明星。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风气的好转,人们崇尚科学、崇尚伟大功臣、崇尚英雄、崇尚革命先烈的风气在迅速长成。昨天长沙街头的送别,最让我欣慰的,是它唤醒了人们的良知,弘扬了崇尚科学家的正气。以年轻人为主的万人自发为国家功臣灵车送行的场面,充分证明了人们追星观念的改变。 作为一个湖南人,我骄傲、我自豪,我的家乡是一个英雄辈出的省份,这里有领袖的故乡、有元帅的故里、这里是将军的摇篮。作为省会城市的长沙,它不仅是一座孕育英雄的城市,更是一座敬慕英雄的城市。 晚上,我站在窗外,仰望天空,在繁星闪耀的银河系中,有几颗特别明亮的星星,我悉数的数着,那是“长沙星”、那颗是“南仁东星”……还有那颗向我们咋眼的是“袁隆平星”(8117 Yuanlongping)。 写于2021年5月23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部 文/张业恒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张业恒,笔名张旭,湖南澧县人氏。退休前为军工企业和大型电子工业企业工程师。现为长沙市老干文联会员,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沙市老干部大学写作班学员。作品有散文集《情怀》;《2020年疫情期间作品集》;《2020年后疫情期间作品集》。有多篇作品在《湖南读书会文学微刊》、《乡土文学》、《金秋文学》、《城市记忆》、《红网》、《星城头条—艺术长沙》《枫叶见证》、《山泉》、《澧水嘉山》等杂志、学校校报、电子平台上发表。喜欢写作,喜爱文学作品。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