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旧书、旧信、老照片

 烟雨文苑 2021-05-25


 
上次在老家时,我还是抽空打开了配房屋里那个陈旧的铁柜子。虽然双手冻得僵硬,还是想把柜子里的东西整理一番。
柜子里装的基本是书。摩挲着这些曾陪伴我走过几程的老伙伴,好像在触碰一件件仍然鲜活的往事。与这些书有关的一幕幕场景,在脑海里飞速地闪动着。买书时的激动,阅读时的愉悦,考研时的茫然……
柜子里还有几十张老照片、十几封旧信件。相比于书,照片和信件更加显明地呈现出了青春的样子。
除了几张班级集体照,其他照片都是高中期间我们自己拍摄,以及毕业前获赠于同学的。离校前夕,同学们互送照片、互写留言的情景真是美好呀!


面对照片中的青春面孔,恍惚之中不敢相信那就是当初的我们,甚至觉得照片中这些年轻人依旧在另一重时空中生活着。经过十几年,照片已经有些褪色了,但它们只要存在,就见证着我们的青春过往。


那十几封旧信,是丽英、开扩、青木、阿明四位同学从不同的地方寄给我的。数日前,终于把这些信集中读了一遍。有的信,当年已读过多遍了,但仍难以控制重温的冲动,似乎急于要去信中寻觅某些早已失落的东西。


不同的信纸,各异的笔迹,却有同样的青春气息跃出纸面,氤氲而至。理想、追求、迷茫、幻灭……种种情愫交织,纵然稚气未脱,却如此纯真可爱。
开扩和青木走进大学不久,就对学校制度、人情世态等等表达看法,他们同样较早地看清了诸多的不合理,甚至荒诞。


阿明来信的结尾说:“愿你在今后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披荆斩棘!”后面的感叹号还是他特意用红笔画上去的。这些年过去了,阿明真是不幸言中呀!我确实未曾经历过一帆风顺,而披的荆、斩的棘晒干后却能堆成一个大柴火垛了。这一垛柴火估计能烧上挺多年,况且眼前的荆棘还披不胜披、斩不胜斩,再遇到灾荒咱可不愁没有烧的了。


突然想到,这一生动形象的说法怎么那么像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呢。
此刻,很想知道我曾经寄给各位同学的信中,到底写了哪些话。


在柜子里和旧信放在一起的是几张校报,那是我读大一和大二时学校出版的校报中的某几期,上面刊登着我写的小诗和短文。再读这满含青涩的文字,真是恍如隔世呀!
青春岁月着实过于美好了,美好得令人不停地去追忆。同时,又美好得令人不敢去追忆,因为生怕沉陷其中,难以自拔。


离开老家时,我把老照片、旧信件都带上了。在手提袋剩余的空间,还塞进了从那些书中挑选出的《文心雕龙》、《李白诗选》、《宋词赏析》、《中国哲学简史》、《红楼梦新证》。我希望它们能留在身边。


在当下的处境中,在又一个春意渐浓的时节,翻看这些未被时光之流淹没的物品,再反观被似水年华冲刷的自身,个中滋味,难以言表!
希望它们能像一根火柴,在某处幽暗的所在燃出一抹转瞬即逝的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