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jlc108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生命动力元素对农作物增产提质
2021-05-25 | 阅:  转:  |  分享 
  
生物能活力素(又称为生命动力素)是北京化工大学金日光教授在研究生命原始材料起源进程中发现的最新的原创性科技成果。这是从天然火成岩或海洋矿石中,经过高温高压流变技术溶出的高浓缩液,通过高速涡轮剪切和高频电极作用加以活化的浓缩体,在冲稀过程中,又通交变强磁场和超声作用,进一步活化水的结构,如微小团状类液晶水,其中富含生态氧及20多种生命必需的生命元素的络合离子群。己证实其对细胞核内DNA起整理整顿作用,因而同样,使用在农作物上,使DNA正常转录,复制,增强其活力,以达到促增长,繁殖,免疫的功能。上述生物能活力素的农用部分在做了大量的农业方面的试验后,总结其特点如下:



农用生物能活力素促进细胞增殖和光合作用,增强肥效,提高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使增产效果显著。由于生物能活力素中含有20多种与植物生命相关的元素,可以做到各司其职,各取所需,代谢平衡,甜度有所提高,食味变好,品质改善。

通过微观机理的研究,它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生物酶的活性。

通过实验证明生物能活力素对过量的农药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物有降解作用,在对药害的解救及生产绿色食品上大有利用前景。

通过沙漠试验证明,它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土壤板结,使作物根系粗壮而深扎,特别是能够大力提高抗盐碱沙漠的能力。

农用生物能活力素不含任何有害物质,尤其是铅、福、汞、铂等高亲电性离子,故不仅对人畜安全。

钼对植物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它对酶活性的影响。已在生物体内发现的含钼酶有:黄嘌吟氧化酶、黄嘌吟脱氢酶、醛氧化酶、硝酸还原酶、亚硫酸盐氧化酶、固氮酶,而高等植物体内已发现了固氮酶、硝酸还原酶、亚硫酸盐氧化酶的存在。目前了解较多的是钼在植物氮代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为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份,钼通过自身化合价的变化使硝态氮向钱态氮转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得以实现;在生物固氮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固氮酶中,钼作为一种组成成分直接参与N:还原。这些正是豆科植物或非豆科植物的根瘤需钼量高,根瘤含钼量通常高于其它部位的原因。此外,钼还影响其它一些酶的活性,如缺钼导致玉米植株体内过氧化氢酶、丁一间醇醛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提高,从而影响植株的整个代谢活动。施铜还可控制种子过早萌发,目‘与植物本身活力、核酸代谢也有关系。1986年有人以番木瓜为材料研究发现缺钼致使细胞色素过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而过氧化物酶、核糖核酸酶活性上升。

钼还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据Hewitt和Agarwala(1951)报道,缺钼导致植物可溶性总糖、还原糖、Vc含量下降;Znden(1975)提出,缺钼会影响植物叶绿素合成而引起其含量减少;Jannar(1978)提出钼与植物新叶中维管束形成有关。

金日光教授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研究生命原始材料起源进程的过程中发现生命之源的水具有多层次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了有关生命最深层次的化学实体的新概念,接着,从天然火成岩矿和海洋生物矿中抽取了高浓缩高能态的液体,同时发现其对生命的过程具有催化激活动力之功能。那么什么是生命最深层的化学实体,是一个鲜为人知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远古地球上无生命的无机世界说起。那时在地球上已有了很多种元素,可以说与现在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正是在这些元素中某些具有特殊原子结构的元素随着火山爆发,使熔岩溶解在江河水里,又通过海洋底裂沟喷出的许多地心熔体,使海洋里溶解了各种各样元素的含水络合离子。还是在这些特殊结构的离子群的催化、激活动力作用下,在江河湖水和海洋中优先合成出各种结构的有机分子,随后,在这些特殊结构的含水离子群或者以这些离子为活性中心的生物酶的作用下,使有机分子进一步转化为生物有机体,开始形成最原始的生命胚体,进而还是在这些元素的含水离子或以这些离子为活性中心的生物酶作用下,逐渐进化为多样化的生命系,使生命不仅自始至终地受到这一群元素离子的作用,使这些具有特殊结构的元素构成为生命最深层次的化学实体一生命相关的含水络合离子群,而目‘它们在不同的生物体的组织中有着不同的分布。众所周知的中华传统医药一中药的大部分来自于各种植物,尽管这些中药的化学结构显得很复杂,但总是离不开这些元素离子对生命化学过程所起的最深层次的作用及其对产物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也就从根本上影响中药的温、热、凉、寒药性及甘、辛、淡、苦、涩、咸、酸药味。那么这里生命的最深层次化学实体一具有特殊结构的含水络合离子群,是究竟由什么元素群来组成的呢?应具有什么样的原子、电子分布结构呢?这个问题原则上可由现代量子化学及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化学与物理性质的周期规律来加以回答,目前只是研究的还不够深入。不过现代分子生物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发表了许多论文,力图从元素周期表中寻找某种规律,但都未能获得成功。这是因为元素周期表本身必竟是单质元素周期规律的反映,而与生命过程尚离得相当远,最多有可能得一些定性的、各别元素的一些作用信息,尚未有理论上的突破性进展。在这里要想把握元素周期和生命的过程之间的定量关系,必须首先根据前述的“水是生命之源”及“生命来自于海洋”的根本原理出发,要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放到水中,更接近于生命之源的原始环境,使它们离子化、进一步亲水化,然后考察这些元素失去电子或获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进而考察这些含水离子与水中或生物体中的氢氧离子(oH),氯离子(cr)、酸根离子(H十)及其他有机物之间作用能力,初步鉴别这些离子群在生物体中运动的自在性和功效,然后通过这些含水络合离子的电荷强度,最终确定生命相关元素及其动力元素群。

2.1.2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和包括中药在内的各种生命体的阴阳性关系

1.主族元素的阴阳性

为了讨论方便不妨举一个人们较为熟习的中药作为实例。大量的实验事实表明,各种生物体包括中药在内都有各自不同的元素分布,而目‘它们自身被氧化的电位也各自不同,通常氧化电位越是高的正数值,越使离子呈现为阳性,反之氧化电位越小,甚至负值的数,越使离子呈现为阴性,如(见表2-1)







从第六主族与第七主族的离子化来看有很大的差别;第六主族元素则通过获得电子的方式,呈现出正电位,而第七主族则通过获得电子的方式,呈现出负电位,即第七主族元素非常容易成为阴离子。介于第一主族和第七主族之间的元素即由第三主族至第五主族的轻元素容易形成共价键,而重金属的元素则有可能自身变为阳离子。

2.过渡元素阳离子的阴阳性

下面再考虑对生命体格外重要意义的元素群,即元素周期表的第四长周期过渡元素群,这里含d轨道的过渡元素的氧化还原作用有独特的性质,如按原子序数(或原子量)

顺序时有:



从中可以看出氧化电位不完全按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变动。例如Mn++的氧化电位突然有所增加,Zn++也如此。这对生命的化学过程起特别重要的作用,如Zn++离子的阳性很高,而Cu+则具有相当低的阴性电位。

3.稀土元素的阴阳性

还要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带有10-14轨道的稀土金属,按其它们的原子质量显然属于重金属,这样国内外医药学界和农业化学界常常误认为它们是有毒元素。但是非放射性的稀土元素的氧化电位与抗(So+2.08)相当接近,甚至还要大一点,如La十十十((+2.37),Ce十十十((+2.33),Nd十十十((+2.23)等,所以稀土元素仍属于生物体中的阳性元素群,而不是有毒

元素。

2.1.3决定生命相关元素的先决条件

作为生命相关的元素首先不能有放射性,也不能不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所以惰性元素(He,Ne,Ar,Xe等)不能进入生命相关的元素群中。还有一些重金属也不能作为生命相关的元素除非用来“以毒攻毒”。那么,究竟哪些元素群能够成为有益于生命的元素群呢?这还要看下列先决条件。从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中发现除了构成生物体基本结构的C,H,O,P,N,S元素可形成非离子型共价键之外,其他元素要成为生物体中有益于生命相关的元素至少要满足下列前提条件:

有益于生命的元素离子至少在有氢氧根(OH-)的生物体世界中不得沉淀

在接近人体细胞内外PH}-7.2条件下许多金属离子与OH一作用,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因此要成为有益于生命的元素,其氢氧化物的溶度积Ksp不能太小,即一LnKsp=pKsp能太大。如Pd(OH)4的Ksp=6.3x10-}1,pKsp=70.2,故Pd十十料与OH一很快作用变成有毒的凝聚态沉淀体,就无法以离子形式进入生命的正常的微观化学过程。从大量实验数据来看生命相关元素的pKsp的最佳范围为小于一20(见表2-2





①以往不知道为什么A1十十十、Be十十是有毒元素,但从上表1可以看出A1十十十,Be十十

尽管属于轻金属,但其pKsp>20,所以很难作为有益于生命的化学元素,甚至成为有毒元素。如重金属Pb十十、Hg十十、Sn十十、Sn十十、Ti十十十、Sc十十十、T1十十十等PKsp远远地大于20,故更容易成为有毒元素的离子。

②pKsp}20的元素有可能成为生命相关的元素:如Ca,Cd,Ce,Co,Cr,Cu,Fe,La,Mg,Mn,Ni,Zn,Pu等元素。从表2-1看出Cd十十,Ag十等元素的pKsp小,似乎有可能应成为生命相关的有益元素,但还由于本文将要指出的其他原因,无法使它们成为有益于生命的元素。

2.有益于生命的元素离子至少在含大量氯离子的生物体世界中不得沉淀

由于考虑到生命相关元素在生物体中与大量元素离子Cl-(通过饮食中的盐分)相遇,所以要考虑上述元素的阳离子与C1一络合能力,如络合强度越高,那么越不利于这些离子在生命中的活动。络合强度可用络合物形成常数来表示:

























































为生命催化、激活动力微量元素。最使我们庆幸地是这些元素群也正是人类人工合成2000-3000万种各种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时最常用的催化剂成份。所以这些元素不仅对化学合成起催化、激活动力作用,而目‘对一切生物的生命过程也起催化、激活动力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把这些元素群简称为生命动力元素的根本原因。还应该特别值得



正如上表所示,这些元素的多数还有微磁矩,故在生物体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微磁场的变化,必然引起生物电流的流动。还要注意到也不能因为是生命动力元素可以无节制地加以吸收。根据现代电化学能斯特方程可知离子的浓度直接影响离子的氧化电位,这一理论方程提醒我们为了人们的健康与长寿摄取第W类元素离子的重要,过多了也要物极必反,引起中毒。













2.2从细胞中的功能水看农用水质的重要性

2.2.1引言

本节运用金日光教授创立的“第四统计力学一JRG群子理论”f}27,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中的元素含水络合离子,按其亲电、亲核性标度值大小,结合其对生命体的作用功能,重新定量界定了八大类型的生命相关元素群及生命动力元素群。并揭示了元素含水络合离子的亲电性、亲核性标度值最大时,对生命体具有毒副作用的机理,及含d轨道过渡元素离子群亲电性标度值适中时,对生命体具有催化激活动力作用的机理,从理论上,彻底摒弃传统关于元素生命相关性研究的定性经验划分。金日光教授在大量的实验研究基础上,指出功能健康饮水必须具备重氢含量少、多种有益生命健康的元素含水络合离子群、高能态等必要和充分条件。并对饮水影响遗传基因载体DNA的机理作了深入探讨,通过对DNA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生理环境条件的研究,揭示DNA,RNA合成、复制、转录以及重整的生理环境条件的两大决定性因素是氢键作用动力和色散作用动力,本章指出,氢键作用动力为主导,色散作用动力为辅助的生理环境条件,是生物体基因区别于其他物种基因的重要依据。金日光教授还从高能多元素矿溶液及其稀释液增强氢键作用动力的实验中,得出高能态功能水对基因重整具有重要作用的结论。

本章中涉及的重要理论概念,参见金日光教授著作的《第四统计力学一JRG群子理论》一书。近几年,我国围绕水的安全问题,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可以这样说,哪里有功能水,哪里就有健康长寿的人群。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什么样的水是好水(或称具有保健功能的功能水)?二是水究竟如何影响生物体健康?

2.2.2关于真正的功能水所具备的物理化学特性

1.功能水中重氢含量尽可能少

根据现代科学理论和大量实验证实,重氢(D)与轻氢(H)的化学作用是非常相似的,但是重氢的原子核比轻氢原子核重一倍,其运动能力相当差,所以影响生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速度,以至影响到遗传基因载体DNA的合成、复制和转录的速度,使动、植物多喝重水就会危害健康,甚至死亡。因此,功能水中重水含量尽量要少。在地球上,冰川的水及3000-4000米下的深水中重水含量较少。而在地面上普通水中有>0.015%的重水,意味着在这种水中还有一1022/dl个重水分子,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尽可能喝一些重水少的饮用水才能对身体有好处。不过通常寻找重水少的饮用水较难,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水可以通过高能活化的方式,减少重水的影响。

2.功能水中要有多种有益于生命的多种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

过去评价各种元素与生命之间相关性时,大家都想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上获得有关信息,但是未能得到理想的启示。所以只好用定性的或经验来研究各种元素与生命之间相关性。比如,锌镁是有益元素,而铅汞是有害元素等,但究竟为什么?还是说不出多少科学的定量道理来。这就不能不要求我们从量子化学角度重新研究各种元素与生命之间的关系。过去之所以弄不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主要原因如下:我们知道,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是一种单质的化学与物理性质的周期规律,没有直接表明它们对生命的关系。但是既然“水是生命之源”,那么首先应该把所有的元素放到水中,要考虑水溶络合条件下的元素离子对生命体的关系。这样的思考方法给了金日光教授极为有价值的启示。金日光教授运用量子化学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含水络合离子的电荷强度的





真正的功能水必需具备高能态











2.2.3功能水究竟如何对遗传基因进行持续重整,使生物体更健康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简单介绍一下人体细胞结构:分子生物学已指出细胞有细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纯粹化的水分子进入DNA双螺旋结构实体时,由于水分子的H十替代DNA主链上的金属离子,使DNA两链之间排斥,就在相当低的温度下解体成两个单独的链了,此时相当于细胞衰亡。但当氯化钾的浓度越高时,金属离子重新替代H十,致使双链螺旋化,从而使双螺旋解体所需要的温度越来越高,表明氯化钾对稳定DNA双螺旋结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钾离子(K十)渗到DNA之后,沿着DNA双螺旋结构的主链,以正电“离子氛”的形式,进一步中和主链上的磷酸根负电荷,并从双螺旋“碱基对”处夺取水分子,使双螺旋进一步得到重新整理(重整),使双螺旋结构更加规整。







3、增产方面的研究:在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蔬菜等十多个品种,各地进行

了农业试验,普遍增产幅度在5%^-33%0

4、品质提高方面的研究:在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蔬菜等十多个品种进行了农业试验后对样品在农科院进行检测,发现不同品种农作物微量元素的增长种类和增长量不同。如:Fe,Zn,Ca,Mg,Mn,Cu,B等元素及维生素C、总糖、还原糖等均有显著的提高。

5、在高浓度下形成·OH具有强烈的杀菌和分解各种有毒有机物的功能。通过大量研究在农药解毒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用ESR测试了不同浓度的动力素中含「"OH]浓度不同、吉林农业大学农商学院将农药与生物能活力素混合液中农药有效成份分解率进行对比试验、北京农林科学院土壤营养资源研究所进行了生物能活力素对油菜上的农药残留降解试验等三个方面证明生物能活力素的农药降解作用十分的显著,是降解农药的一种非常好的产品。

6、沙漠中增产方面的研究:生物能活力素与高吸水性树脂用于沙漠改良,其主要作用在于:1)、改善土壤结构;2)、吸收和保持水分;3)、吸收溶解在水中的农药、化肥、生长促进剂等,并缓慢释放,延长这些组分的有效期。

试验证明生物能活力素与可溶性树脂一起对提高沙漠中植物的成活率、增加产量有

显著作用。

7、微观机理的研究:对作物的Vc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CAT,SOD,POD,PPO,

AAO活性都有显著影响。影响大小、变化规律等因不同作物及生物能活力素的不同浓度而不同。例如:作为衡量植物抗逆能力一个重要指标的SOD,SOD活性提高则表现出较强的抗性,而SOD活性弱者抗性低。过氧化物酶是果蔬普遍存在的、活性较高的一种酶,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都有密切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活性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这种酶,可以反映某一时期果蔬体内代谢的变化。对作物抗坏血酸酶活性影响,酶活性高,促进Vc转化,因而酶含量越高,酶活性越高,对提高品质越有利。

第三章生物能活力素在农业中的研究综述



3.1前期农业试探性研究

为了考察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农作物丰产的效果,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在全国选

择了北部、南部地区及一些农科院,进行了相当广泛的试验,

如:

1、98年4月对黑龙江穆棱市磨刀石镇红星村水稻浸种并喷洒。进行了6个水平的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随机排列,共使用生物能活力素4次:浸种;及秧田2次;插秧后一次。在其文管理措施,肥力一样的情况下,调查:平均株高;苗期3片叶时:平均处理后提高121.2cm,产量:增加4.4^-14.0%,差异为显著。

2、在黑龙江海伦市乐业乡长山村98年3月至98年10月对玉米、大豆进行增产效试验,随机分组法,三次重复。对玉米共设6种处理,大豆四种。结果:在生长趋势看,玉米处理后10天平均增长2.4}-6.68cm,使用活力素2次分别:苗期,拨节期各喷一次,产量最高为12.60%;只在浸种时使用1次的增产率提高为6.86%,苗期只喷一次产量增加10.98%。大豆:只使用1次生物能活力素,分别在始花期,结荚期;及使用2次生物能活力素每期各1次。增产幅度:使用2次的最好增产率为13.51%,其次是始花期用1次增产率10.43%,最后结荚期使用1次的增产幅度比对照产量增加7.67%.。

3,98年黑龙江省绥棱县进行大豆的试验,四种处理,三次重复,始花期只用一次生物能活力素,结荚期只用1次生物能活力素,以及共用2次生物能活力素的处理再加对照,共4种处理。:共用2次生物能活力素的增产效果显著为20.9%,另外二种,始长期用量次增产率14.1%,结束期用一次13.4%。构成增加产量的因子主要是增加了单株粒数及百粒重二方面影响的。

4,98年7月对吉林省华甸市榆木桥子镇兴隆村二社的水稻设了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在水稻生长中后期,使用了三次生物能活力素,比对照增产了7.1%一16.2%:差异为极显著。

5,98年7月对吉林省梨树县小宽乡新家村进行黑钙土型风沙土壤中水稻的生长及产量调查,方法:叶面喷施,共4个处理,3个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共喷施3次;分别在返青期,孕穗期,灌浆期。结果分析:水稻营养生长进程中,表现为返青快,分莫早,长势旺,在供水,肥不足时尤其突出在生殖生长中拨节快,早孕穗,早抽穗,灌浆快,成熟早2}-3天增产率达14^-20%,差异为显著。

6,98年5月在延边和龙市东城镇碧岩3队进行了水稻试验,只使用了1次在水稻类分裂期,采用的诞教务考种方法对生育相似的标准穴严格选取处理比对照增产了4.8%0

7、在吉林省九台市鸡鸣山乡盛家村一社对玉米自98年4月10日至10月喷施了3次,

进行了4个处理,3次重复,对不同浓度的生物能活力素进行试验,40倍液,20倍、10倍液。总液量不变,生物能活力素的绝对含量40倍液最高。增产幅度也是40倍液最大。分别为10.0%,6.9%,3.0%o

8,98上4月至10月对吉林省舒兰市法特镇五里坡村进行了玉米的产量试验,与丰收

室,旱地龙,小叶敌一起比较,在减少秃尖,抗倒伏能力增强方面,丰收宝最高产15.2%生物能活力素其次增产7.1%,在减少秃尖方面,丰收宝最高为52.2%,其次是生物能活力素为21.7%0旱地龙与小叶故基本与对照持平。

9,98年在吉林省图们市红光乡科技示范户蔬菜塑料大棚,河淤土培育黄瓜蕃茄、辣椒、共喷4次五种处理;25倍液、50倍液、100倍液的生物能活力素及PP2003清水。三次重复。黄瓜:25倍液效果最佳;增产2808%,50倍液:23.5%,PP2003:增产17.2%,蕃茄:25倍液最高:14.4%,50倍液:104%,PP2003:7.9%,辣椒:50倍最好:22.7%,PP2003:14.3%,25倍:2.3%o

10,98年7月一10月对吉林省延边龙井果树农场,中心的苹果梨进行了试验,共喷2次,400株苹果梨总产29400kg,单株平均产量提高17%,单重平均增加13.2%,品25倍液最高每个小区1069个,50倍液:1059个、PP2003,每个小区:873个对照:631个平均单果重:对照最高176%其次是50倍液:163.77,再次2003:152.73最小是:25倍液147.47,综合后:50倍液增产幅度最大。西红柿构成产量的因子主要有:果数、单重。50倍液平均果数最高,25倍液平均单重最高,综合后效果:50倍液最高,总产量增加38.2%,其次是25倍液产30.6%,PP2003增加11.6%。

11,98年6}-10月对吉林省和龙林区苗木进行试验;共喷三次,二种处理,三次重复平均苗高增加:5.34cm,相对提高19%,平均地径增加7.3%。对苗木效果明显。

12,98年3}-10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进行了黄瓜及番茄的产量试验:每次采摘的果数及重量进行记录。共四种处理:25倍、50倍、PP2003,清水对照。共使用生物能活力素4次。黄瓜:50倍液决产量57%,25倍液总产量提高了42.6%oPP2003的总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0.6%。构成增产的因子:平均果数:提高了。

13,98年在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的布置下,在苟村集镇高庄行政村和楚楼行政村安

排了两处辣椒的产量试验,随机排列小区,四种处理,三次重复,尖椒喷施25倍液果最显著,比清水对照增产:67%,喷光合微肥增产26.4%050倍液比清水对照增产:59.6%,比光合微肥增产20.8%,光合微肥比清水对照增产32.1%另一处的试验:25倍液:比清水对照增产64.8%,比光合微肥增产28.2%,50倍液比清水对照增产:51.4%比光合微肥增产:1708%。光合微肥增产28.5%o

14,98年6月一11月对湖南省武岗市邓元泰镇绿村园艺场和司马镇司马冲村脐橙进行试验三种处理,三次重复,共用二次生物能活力素,对照用等量清水。邓元泰场:50倍液:平均株产增加13.4%,单果重平均增加6.9%,单株果数:平增加6.5%,司马冲场:50倍平均株产增加27.7%,单果重:平均增加4.1,单株果数:平均增加:8.9%。

15,98年3月一5月在广东省新丰县丰城镇龙江菜场进行菜心的产量试验,四种处理三次重复,共喷2次。50倍液:增产:13.2%,25倍液增产:16.2%,PP2003增产:3.7%25倍液的增产幅度最高。



3.2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之后的研究情况

经过前期的试验工作之后2000年初开始在教育部立项。在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在教育部重点课题的资助下,主要从农作物品质、产量、微观机理、沙漠增产等四方面进行了较为定量的试验。

3.2.1在品质产量方面的研究情况

在2000年7月一2001年3月在海淀区上庄乡对水稻、玉米、及白菜、生菜、蕃茄、樱桃萝卜等进行了试验。产量数据来源于上庄乡农技站。品质数据来源于《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及《北京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的检验报告。

(一)水稻

1、产量调查:在上庄乡长乐一队二号地东八幅,四次重复水稻品种:越富。使用生物

能活力素50倍液及清水对照。大田土壤,其它施肥灌溉管理栽培措施都相同的情况下,于7月19日孕穗期,每亩140M混15公斤沙土撒施,第二次于8月16日灌浆期每亩70m1生物能活力素对30kg水喷施。实验小区排列:处理与对照间隔。处理比对照总产量增加5.6%。构成产量的因子主要有:千粒重提高0.85%,穗长增加7%,结实率增加0.053%0

2、品质调查根据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报告:Ca含量增加4.4%,Fe含量增加:49.4%,Zn含量增加:14.3%。由此可见,Fe,Zn的含量增加较大。

(二)甜玉米

2000年5月在上庄乡大田土壤栽培的玉米:甜单1号进行二种处理四次重复,喷施

500倍生物能活力素二次。分别在大喇叭口期(穗分化期)n片叶及灌浆籽粒形成的雌穗吐丝期17片叶施用。对照为等量清水。小区面积:0.1425亩。

1、产量调查:处理比对照平均提高:33.38%。经产量T测验显著分析To.05=3.182,To.l=3.384达到显著水平。构成增加产量的因子:平均穗数增加,及平均单穗净重增加即秃尖率降低。方差分析结果为极显者。

2、品质调查:使用生物能活力素后对甜玉米的VC影响处理比对照提高20%,还原糖提高了6.2%.总糖提高了8%.而其它微量元素均得到了提高其中K提高8.8%,Ca提高16.9%,Mn提高了11.6%,Mg提高了6.9%,Zn提高了9.3%,Fe提高了4.6%,Cu提高了34.6%。因此,玉米品质方面,使用生物能活力素后得到了显著改善。

(三)奶油生菜

在上庄乡日光温室中,栽培方式:有机生态无土栽培,4种处理3次重复,处理分别为100,200,300倍生物能活力素进行喷施.喷施1次于9月19日定植时施用,并对产量、品质进行了分析。

1、产量调查:四种处理使用有效成份为100倍生物能活力素的增产幅度为11.9%,200

倍生物能活力素的增产幅度13.16%,通过方差分析均为显著性增产,并根据生物能活力素的梯度试验得知有效成份100倍及200倍的通过方差分析,效果较好,300倍的浓度大而有抑制生菜生长作用。

Zn的含量提高17.0%,B含量提高13.8%。可见生菜使用生物能活力素后品质有很大改善,效果显著。

(四)蕃茄

2000年7月一12月对蕃茄进行了产量及品质的试验。品种:黄珍珠。栽培方式:

日光温度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六种处理,三次重复,处理与对照间隔排列。处理分别为生物能活力素有效成分为20,40,60,80,100m1及清水对照。

1、品质调查: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N0,3N的含量增加了20.7%,Mn提高33.7%,Zn提高22.3%oB提高274.6%oN0,3N及其它微量元素的提高说明,使用生物能活力素后,增加了植物吸收土壤中有机质的能力。微量元素Zn,Mn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品质的提高。因此,使用的生物能活力素后改善了蕃茄的品质。

2、产量调查:生物能活力素有效成分为20m1的小区产量提高一13%;小区产量提高35%;60ml的小区产量提高2.3%;80ml的小区产量提高24.4%;100m1的小区产量提高31.4%0由此可见,的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生物能活力素有效成分为100ml的处理,再次为有效成分为80ml的处理。

(五)奶白菜

2000年7月一10月,上庄乡的大田栽培主要品质方面进行调查,使用生物能活力素

二次,三次重复,二种处理,间隔排列。平均取样后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

源研究所检测品质。其中,Vc含量提高25.6%,N03-N含量提高220.4%,可溶性酸含量提高7.6%,P含量提高10.9%,Mg含量提高35.8%,Fe含量提高32.6%,Mn含量提高38.8%。因此,使用生物能活力素后显著改善了奶白菜的品质。

(六)樱桃萝卜

2000年7月一10月,在无土栽培的有机生态日光温室对樱桃萝卜进行品质试验。

试验安排同上,使用生物能活力素二次,二种处理,四次重复,平均取样后在北京市

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检测。N03N含量提高42.0%,P含量提高2.4%,K含量提高2.9%,Ca含量提高85.1%,Fe含量提高75.4%,Mn含量提高38.4%,Zn含量提高32.6%。使用生物能活力素后对品质影响显著。

(七)甘蓝

2000年1月一7月,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对“京丰”结球甘蓝进行了生物能活力素梯度试验及品质调查。五种处理二次重复,分别为:160倍,80倍,40倍生物能活力素及动力2003,清水处理,试验安排如下:按统计理论随机排列。在土壤肥力及田间管理水平和产量较高的情况下,生物能活力素仍表现出对甘蓝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良好作用趋势。

1、其中产量的影响,80倍生物能活力素的增产效果最好,甘蓝的生长及调查表可见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报告。160倍的生物能活力素平均产量增产率1.28%,80倍的生物能活力素增产率7.49%,40倍的生物能活力素增产率6.45%,PP2003增产率2.47%。生长情况的调查开展度:160倍的生物能活力素平均开展度增长率为4.6%,80倍的生物能活力素增长率4.9%,40倍的生物能活力素增产率4.2%,PP2003增产率一0.2%0

2、品质调查经农业部检测中心检测:甘蓝的品质:使用生物能活力素后维生素C含量提高9.1,蛋白质含量提高1.5%,Zn含量提高25.0%,K提高1.7%,Mg提高1.0%,P提高5.6%,B提高4.2%,在品质方面维C与Zn含量有较大提高。

(八)皇帝生菜

于2000.9}-12月,与大兴县农科所一起在北京大兴县长子营乡特菜基地,对皇帝生菜,羽衣甘蓝,彩椒进行了产量试验,均为二种处理,四次重复,处理与对照交替分布。皇帝生菜共使用生物能活力素二次,第一次在9月20号,定植后天,第二次于10月20日,包芯期前,CK对照喷磷酸二氢钾。使用生物能活力素相对增产率为17.9%oT检验差异为显著。并目‘观察成熟期(即达到采摘要求),使用生物能活力素比对照提前5天成熟。



3.2.3微观机理的研究

(一)叶绿素a及叶绿素b的含量























第四章生物能活力素在农业试验中品质及产量的研究

































因子主要是:果数及单果重的提高,实现的增产。

2.植物生长段必需元素:N的含量增加提高20.7%Mn提高,Zn提高22.3%oB提高274.6%。由此可见,N03-N及其它微量元素的提高说明,使用活力素后,增加了植物吸收土壤中有机质的能力。微量元素Zn,Mn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品质的提高。因此,使用的活力素后改善了植物的品质。





4.12水稻

4.12.1材料与方法在马驹桥乡的高产田地块进行了生物能活力素的两种处理,二次重复对比试验。示范面积80亩,分别在6月5日水稻苗期、插秧后分粟期7月15日前后、及打苞期8月20日前后叶面喷施。

4.12.2产量调查



4.12.3结果分析

1.水稻通过喷施生物能活力素,明显促进生长、发育,植株生长健壮,抗性增强,抗衰老,抗倒伏。期比对照提前2天,使灌浆期延长,并且灌浆速度加快。

2.抽穗整齐一致,穗大、籽粒外表金黄无病斑,品质提高。

3.从产量结构看,增产主要原因是千粒重及穗粒数的提高。亩产量平均增加12%0

4.15结论

根据以上14项及第三章的研究试验可以得出结论如下:

1.使用生物能活力素之后,农作物的产量普遍提高了5-}-10%以上,有的品种提高了30%甚至更多,视土壤状况、试验品种而不同;

2.有的产量增幅不大,但是产品质量大有提高,生命动力元素的含量显著地增加,主要增长的有Vc,Zn,Fe,Ca,B,Mn等;

3.不同农作物种类,所含的必需元素增长种类不同,而且幅度不同。这可能与不同作物选择吸收不同的元素有关。

4.农作物的抗性均有提高,表现在抗倒、抗病、抗衰老方面非常明显。

生物能活力素对微观生理生化的影响

生物能活力素对植物的生理,生化指标影响显著,可以影响植物体中叶绿素及各种酶活性,从而影响植物体生命活动,我们通过田间试验及室内测定,分析了喷施生物能活力素对作物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过氧化酶(Catalase),过氧化物酶(POD),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酶(AAO)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影响,试图探讨生物能活力素影响各种酶活性及生命活动关系。







5.2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

5.2.1材料与处理方法

2002年3月到试验小区随机采集作物,在同一处理的三个平行小区分别随机采等量的叶片混和成一个样品,每个处理共采集三个混和样品,样品带回实验室迅速净,用滤纸擦拭,晾干后,用不锈钢剪刀剪碎,再充分混匀后,供测试酶活用「95]

5.2.2维生素CCVC>含量测定

运用二硝基苯脐法「95]

5.2.3抗坏血酸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96}

1.材料龙眼果实

2.仪器及试剂

1)仪器

水浴锅((HH.SYll一Ni北京市长风仪器仪表公司),电子天平(5A5003上海天平器厂),高速离心机(TGL一16C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2)试剂

PH6.01/15M磷酸缓冲液,0.1%抗坏血酸,0.02M焦儿茶酚,10%三氯乙酸,1

%淀粉,0.05}M碘液:碘化钾2.5}溶于200ml蒸馏水中,加冰醋酸1ml,再加0.1M





































































(2)本研究从生物能活力素对不同作物的Vc含量,CAT,POD,SOD,PPO,AAO活性影响进行

研究,入手,对生物能活力素对作物作用的机理进行探索,试图从作物内生命活动密切

相关酶对作用抗逆行能力提高方面进行不同实验,但其作用机理还不清楚,有待今后进

一步研究.



献花(0)
+1
(本文系jlc10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