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护》| 刘玄解读

 wsgmail 2021-05-25

关于作者

凯博文是精神病学、人类学、全球卫生和医学人文领域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文理学院院士。他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和斯坦福医学院,后来在哈佛大学任教,目前是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与医学人类学教授,也是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的人类学讲席教授。2008年至2016年,他曾担任哈佛亚洲中心主任。著有《疾痛的故事》《道德的重量》《苦痛与疾病的社会根源》等专著。

关于本书

作者以他毕生的研究和亲身的经历强调,“照护”才是医学的核心。作者凯博文在妻子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他开始了对她的悉心照护。在书里,他回忆了自己求医的人生历程,以及他和妻子的点滴故事,反思了现代医学及医学教育对于“照护”的忽视,提醒我们“照护”如何为我们每个人的存在找寻到了意义。

核心内容

1.照护到底难在哪里?

2.照护为什么这么难?

3.凯博文的故事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叫《照护》。这本书探讨了一个有些沉重的话题,照护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作者凯博文是一位精神科医生,也是世界顶尖的医学人类学家。他在哈佛任教,有两个院士头衔,还获得过美国医学人类学协会终身成就奖。

凯博文的研究一直都围绕一个主题,就是人和疾病的关系。他最著名的作品叫《疾痛的故事》。在书里,他提出了一个观点:疾病就像一枚硬币,有AB两个面,一面是疾症(Disease),就是医学对病因和病理的解释。另一面是病痛(Illness),简单来说就是患者的感受,比如疼痛。各种疾症,现代医学大多都有相对成熟的治疗方法了。但是,对于病痛,医生却没有太多办法,甚至没有太多耐心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凯博文认为,照护是病痛的解决方案,它不只是患者亲属的责任,也是现代医学,甚至整个社会的责任。但是,西方现代医学却重视疾症,轻视病痛,重视治疗,轻视照护。这是西方现代社会系统性的问题,它就像房间里的大象,忽视它,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日本,已经有人提出“大照护时代即将到来”。2015年,日本被认定需要照护的人有606万,约占总人口的4%,其中超过一半的人需要在家照护。作者说,在美国,家庭照护者的人数有几千万。照护需要越来越多,这不是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要面对的难题,也不是部分专业人士和少数家庭要面对的难题,而是全人类共同的课题。凯博文写这本书,就是想在广泛意义上反思照护的难题,为整个社会和每个个体寻找解决方案提供参考。

这本书不是一部学术专著,而是凯博文个人的回忆录。造化弄人,多年前,凯博文的妻子琼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凯博文悉心照护琼十年。如果当时有些环节能做得更好一点,有些程序能够更人性化,他挚爱的琼,能不能少承受些痛苦?能不能晚一些离他而去呢?凯博文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写下这本书,里面既有专家的理性思考,又有亲历者的切肤之痛,让人不忍卒读,读罢又心有戚戚。

今天的解读,我会分三部分来分享书里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看照护到底难在哪里?

接下来,我们要说说照护为什么这么难?听听凯博文对现代西方医疗体系的反思。

最后,我想跟你分享凯博文的故事带给我们每个人的启示。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看,照护他人的生活是怎样的状态?

日本女子早苗35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出了车祸。醒来之后,母亲已经完全不能动弹,也发不出任何声音。在医院住了2年之后,早苗决定把母亲接回家,亲自照护。

早苗如何照顾母亲呢?每天早上4点,早苗就要起床,通过胃造瘘喂母亲吃流质食物,然后做换尿布、吸痰等等日常护理。7点,早苗开始做家务,像洗衣、打扫等等,9点,第二次给母亲喂流食,然后出门购物。中午,她会给母亲洗澡,下午3点和5点,再喂两次流食,然后换尿布、吸痰。到了晚上10点,早苗会和母亲一起入睡,为了防止生褥疮,她每隔1小时左右要起来一次,给母亲翻身。

十多年来,早苗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也没有出门旅行,就算是和朋友吃饭,也会担心母亲,30分钟就要赶回家。

一天,早苗跪在母亲身边,在她耳边说道:我们一起解脱吧。接下来,早苗拿起刺刀,在母亲左胸口连刺了4下,然后再次举起刀,在自己身上连刺了好几下。母亲当场死亡。早苗获救后,被判3年有期徒刑,缓刑5年执行。审判最后,早苗说:如果有来世,我还想做妈妈的孩子。

这个故事,我是在一本叫《看护杀人》的书里读到的。那本书是日本一系列照护悲剧的纪实报道,里面还有好多个情节相似的故事:丈夫杀死阿尔茨海默病的妻子;儿子杀死瘫痪多年的母亲;还有年老的母亲杀死智障的儿子......简直是人间地狱。

照护多年,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这样的结局呢?

这些悲剧的主角,都是因为爱才选择照护亲人,靠着意志力独自支撑,有些人甚至坚持了好几十年。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身体和精神,金钱和希望,爱和意志,都会逐渐耗尽。他们中几乎每个人都会说:那一瞬间,想要的是解脱。

因为爱和责任而开始的照护,却以杀人的悲剧收场,这当然是极端的情况。但长期照护带来的那种绝望感,对亲历者来说,是很相似的。凯博文说,照护者的心理崩溃和万念俱灰,他已经听到过太多相同的故事,只是在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罢了。

凯博文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绝望时刻。他的妻子琼,多年前突然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凯博文也像早苗照护母亲那样,照护了琼十年。

半个世纪以前,凯博文和琼在电影院邂逅。在凯博文眼里,那天的琼像极了美国影星奥黛丽·赫本。他对她一见钟情。几十年来,他们一起读书,一起成为学者,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一直相互扶持。凯博文说:琼的面孔,成了我每天的现实世界,成了我内在的一部分。她去世后,我盯着镜子很久才意识到,原来镜中人是我自己,再也不是朝夕陪伴我的爱人了。

琼五十多岁的时候,她的视力、记忆力等等感知和认知能力突然退化。一天,他们俩在街上跑步,琼突然莫名地冲到马路上,货车把她撞倒在地,轮子从她脚上碾了过去。他们害怕极了,为此四处求医。最终,琼被诊断患有一种特殊的阿尔茨海默病。慢慢地,琼的双目逐渐失明,认知严重受损,还出现了行为上的问题。

琼无法继续工作,无法再做研究;随着时间流逝,她无法写信,无法看电影,无法读书,也无法欣赏她收藏的中国画。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那些事情,对琼来说都变得越来越困难。琼的性格也改变了,她本来温柔、善良、大方,生病之后,越来越谨小慎微、封闭孤僻、暴躁易怒。直到有一天,病情发展到一个转折点,琼不能再出门了。从那一刻起,凯博文开始了长期照护的生活。

为了照顾琼,凯博文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尽量减少工作,减少出门,原来可以一起做的那些快乐的事,比如看电影、听音乐会,甚至去餐厅吃饭,都成了奢侈品。凯博文也像早苗一样,按琼的照护需要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一段时间,每天早上6点多,他叫琼起床,带她上厕所,给她洗手;接着,带琼锻炼身体,再帮她洗澡;然后他会根据琼的想法,帮她挑衣服,穿衣服。直到有一天,琼连要穿什么衣服都没办法告诉他了。

在被疾病限制的狭小世界里,他们还是收获了些许快乐,比如,凯博文会给琼读书,给她放音乐。这些时刻,他们依偎在一起,好像有一种错觉,觉得一切困难终会过去的。

可疾病像是一只淘气的怪兽,它没有逻辑,完全随机。你以为你已经制服它,它又马上改变了面貌。凯博文好不容易摸索出一套还算可行的照护方法,用不了多久,琼的病情就会恶化,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之前辛苦找到的平衡就失效了。

琼有时候会出现一种激越状态。激越是阿尔茨海默病和很多疾病都会有的一种症状,表现为焦虑不安、情绪高亢,还有很多肢体活动,甚至会攻击别人或者自残。一开始,这种状态也就几分钟,但是到了后期,会持续几个小时,甚至超过一天。

不过,生活方式的改变,照护方式的调整,琼病情的恶化,都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对凯博文来说,最可怕的是他们的沟通方式也跟着彻底改变了。凯博文悲伤地回忆道,琼渐渐失去了构成她人格特质的核心部分,那些让她成为琼的东西,都渐渐随风而去了。

有一天,琼居然不认识凯博文了。琼觉得,面前的男人是一个要替代自己丈夫的陌生人。她被吓坏了,尖叫着打凯博文。凯博文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可事情真的发生了,他还是措手不及。他的心碎了。外人可以轻巧地说,从医学的角度看,生病带来的各种变化都可以解释。琼的病到这个程度了,她只是暂时想不起来,不会影响他们的感情。但是,眼睁睁看着挚爱的人,把自己当作陌生人,完全是另一回事。凯博文当时的感觉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纽带,那条用半个多世纪锻造得牢不可破的纽带,一瞬间,就那么绷断了。

如今回想起照护琼的那些年,凯博文脑海中会浮现出“黑暗时刻”这四个字。最初的艰难是没有回报的失望;接着,会升级成彻底的疲惫;最终,无望和无力感扑面而来。随着疾病越来越严重,照护的糟糕体验会逐渐累积,到某一个时刻,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照护者,没有得到足够支持的照护者,很可能轻易被击垮。

长期照护,就像是一条没有出口的黑暗隧道。

第二部分

为什么在当代社会,照护好像变得格外艰难呢?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等总体的变化。在这本书里,凯博文从医学人类学者的角度,为我们分析了照护难题背后的原因,尤其是西方现代医学为什么不能为患者和照护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凯博文是一位医生,他对疾病有专业的知识,也有丰富的经验,而且他带妻子看病,还会有很多同行和朋友帮忙,但是,在最初带琼看病的过程里,他和早苗,还有其他千千万万普通的患者家属一样,会感到无助、迷茫,甚至不知所措。

琼出车祸之后,他们就意识到,琼犯糊涂、看不清,不是变老那么简单。他们四处求医,几个月来,不断地预约门诊、等待门诊、修改门诊、取消门诊。到了医院之后,做各种检查,然后做更新、更贵的检查,还要找专家会诊。医生只是问他们各种问题,然后告诉他们各种可能性。琼到底得了什么病?他们现在可以怎么办?这些关键的问题,很长时间都没有人给他们答案。最终,琼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医生尝试了各种治疗手段,都没有效果,他们也就无计可施了。

听凯博文回忆这段往事,我们能感受到他的遗憾。他觉得,医生本可以提供更多的帮助,但他们什么也没说。没人建议他应该请家庭护工,一开始,他不得不请九十多岁的母亲来帮忙;也没人告诉他该如何装修房子,来配合琼的失能程度;更没人告诉他理疗师或访问护士可以帮忙,或者建议他们去寻求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医生这么冷漠,是因为不负责任吗?当然不是。看病过程中,凯博文遇到的大都是他的同事、朋友和学生。同样身为医生,凯博文很明白,他们不是不想帮忙,可对大多数医生来说,重要的是疾病本身,是琼的大脑里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病痛和病痛带来的现实难处都是次要的。

凯博文说这些,不是要指责他的同行,而是要指出医务人员在西方现代医疗体系中陷入的困境。医务人员也想做对的事情。他们选择治病救人,或多或少都怀抱着崇高的理想。只是,他们斗不过那头名叫“医疗制度化"的野兽。

凯博文认识一位年轻医生,一开始,医生满腔热情地说,想成为老年医学领域的专家。进入医院之后,他要面对的是什么呢?医院会要求他控制医疗费用,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完更多病人,却没有指导和支持,没有喘息的时间,有时候连吃饭的功夫都没有。有一天下班,年轻医生哭了起来,他说:我曾经非常爱老人,但是现在,我不在乎了。

这种状态,凯博文自己也有亲身体会。他读医学院的时候,有一次被校车拉到一所老旧的医院。学生们走进一间病房,看到里面人很多,都是身有残疾或者有认知障碍的人。病房里粪便的味道扑面而来,你能听到很多人在嘶吼。有一个脊柱变形的患者,身体几乎成90度,一直求凯博文,救救他。那里的医务人员根本不想要帮助这些病人。在凯博文看来,他们不像医生,更像是狱卒。凯博文和同学们回去之后,立刻向上级投诉,却没有收到任何回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喂养“医疗制度化"这头野兽的饲料,就是效率。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有一个观点: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会用简化,甚至过分简化的方式解释人类行为。这样的解释很危险,可能会让我们抛弃最能代表人的那些要素,比如本能、情感、道德等等。凯博文认为,年轻医生面对的,西方现代医学所经历的,正是韦伯描述的状态。

过去,医疗不是这样。20世纪中期,西方社会还没有那么多我们熟悉的大型医院。一般医院都是小作坊式的,医生要么私人执业,要么是一伙人一起工作。这样的医院,或许没那么专业,但是更有人情味。凯博文小时候,他们家的医生本大夫,也是他们社区的医生,他觉得,本医生就是他们家和他们社区中的一分子。

到了六七十年代,情况就变了。政府和企业接管医疗,让医疗成了复杂多维的体系。各种治疗手段成了体系的一部分;医务人员成了体系里领工资的职员;医疗服务成了一种产品,医生生产,患者消费。在这种“大医疗”的趋势下,患者的不满越来越多,投诉越来越多,医务人员应付不了,医疗法律体系应运而生。医院要花数百万美元买诉讼险。同时,医生要严格遵守科学的“最佳临床实践指南”,确保自己不会犯错。但是,这些指南更像是简易菜谱,肯定照顾不到每个具体的人、具体的家庭和具体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医疗制度化"这头野兽变得更强大了,拥有了更多的电子科技来武装自己。统计数字变得比临床体验更加重要。在西方企业制医院里,患者就是客户。培训师根据培训服务员的经验,教医务人员表现出同情心爆棚的样子。他们还提出一个概念,叫“心理弹性”,就好像患者和家属是橡皮筋,不管遭受什么样的折磨,总会复原。在这种环境里,患者和家属也会卷入其中,用效率、成本这样的概念来评估医疗服务。

官僚主义疯长、资本涌入、制药大厂和医疗保险公司的影响越来越大……凯博文很早就察觉到了这些变化,他沉痛地说:五十年前我在学医时碰到的那些问题,如今已经上升到了危机的地步。比如,在今天的美国,止疼药物阿片类物质滥用成灾。患者有慢性疼痛,医生无计可施,又觉得该做点什么,只好开出一张张止疼的方子,结果导致患者药物依赖。凯博文说,医疗实践的这种失败,几乎体现在所有慢性疾病的管理上。这话是很重的。

在书的最后,凯博文把这种种问题,总结成了现代医学的四大悖论。这四大悖论,都跟忽视照护有关。第一,照护本来是临床实践的核心,但这几十年来,却变得越来越边缘化。第二,在照护上,医生比其他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贡献都要少,但他们却瞧不起这些不可缺少的环节。第三,医学教育不重视照护,甚至反而削弱了学生与生俱来的照护能力。第四,医疗体制改革和技术革命本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护,实际上却削弱了照护。

凯博文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他和琼会亲自体验到这些他曾经批评过的现象。真实的经历让他意识到,在泥淖中挣扎的患者和照护者,最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对许多医务人员来说,照护就像是一位快要遗忘的远房亲戚。

凯博文的这些思考,跟他的妻子琼有很大的关系。凯博文很早就意识到,琼一直是自己的照护者。她像胶水一样,把他们生活的各个部分黏合在一起。琼的生活方式和她的价值观,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琼一直学习中国文化,她也把凯博文带进了传统中国的世界。在他们眼中,传统中国的世界观围绕着现世生活展开,注重社会关系。在那里,日常生活和道德责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照护就是人性基本的常识。而这正是西方现代医疗体系正在失去的东西。正是因为琼,凯博文改变了研究方向,开始从道德和情感角度研究疼痛和失能生活的体验,借鉴传统中国文化,重新定义医疗文化系统,给它新的解释模型。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凯博文其实是有意塑造了一系列对立的价值。西方与东方,现代和古代,理性与情感,技术与人性,男人和女人。他就是要用相反的思维模式,来纠正越来越冰冷无情的西方现代医学。在这个意义上看,凯博文强调照护的意义,是想呼吁一种医疗范式的转换。

多年来,凯博文一直努力把这些观念引入到教学中。他觉得,这样的教学或许不能带来彻底的改变,但至少能帮学生打开视野,让他们看到医院工作如何被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力量塑造。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

第三部分

凯博文写这本书的时候,琼已经离开了他。可以想象,回忆对凯博文来说,多么痛彻心扉。他带着巨大的痛苦写下这本书,除了记录和反思,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千千万万跟他有相似经历的照护者,听到他的故事,并从中获得力量,获得启发。

照护会花掉金钱,推迟梦想,影响职业发展的机会,损耗精力和情感,怎么才能坚持下去呢?书里提到另一位作家古德曼,也写了一本讲照护阿尔茨海默病妻子的书。有读者问了古德曼这个问题。当时,古德曼已经九十四岁高龄,他驼着背,扶着助行器站在那里,看起来有些颤颤巍巍,但他斩钉截铁地回答道:这(照护)就是你要去做的,因为这些事情就在那里。它们就是关系的一部分。

古德曼的意思是说,照护是人的本能,就像肩膀酸了会揉一揉,手脏了会洗一洗,不用多想,只管做就好了。你可能会说,可照护的现实难处太多了,除了体力的辛苦,还有心里的痛苦,支持不够等等等等,如果像早苗那样,真的坚持不下去了,又该怎么办呢?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个问题不可能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但是,凯博文的一条提醒,值得我们记住,那就是,千万不要逞强,要承认自己的局限。始终保持在场,就已经是最有力的照护。

最初,凯博文也很想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照顾好琼。他觉得,在家亲自照护,琼会更自在;他也不想请家人朋友帮忙,怕给他们添麻烦。《看护杀人》那本书里,很多照护者都有类似的想法。但是后来,凯博文逐渐意识到,想要独自照护是一种妄念,他必须寻求别人的帮助。在琼的病情不太严重的时候,他会请母亲在他上班的时候过来陪着琼。后来,他请了一位专业的护工分担照护工作。最后一年,琼的行为已经完全失控,他不得已把琼送到了护理机构。

这样是不是推卸责任,会不会于心不安呢?把琼送过去后,凯博文一度想带着琼逃跑。在给儿女打电话的时候,他泣不成声。他觉得自己很失败,他承诺了琼,永远在家照顾她,但是他没有实现诺言。

无能为力,真的很痛苦,但照护者必须度过这个心理难关。不管最初抱着多么美好的愿望,在照护过程中,想要完成所有的工作很难,长时间保持积极的心态更难。对照护者来说,重要的不是每件事都做到最好,而是要让自己有能力始终保持在场。

在场,就是履行你们彼此间的承诺。哪怕那个人因为疾病的折磨有很大的变化,哪怕那个人彻底忘记你是谁,这个承诺依然有效。在琼最后的日子里,凯博文每天都会去看望琼,坐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在她耳边低语:是我啊,我会在这里陪着你。

在这本书里,凯博文通过自己的例子,以及更多他听过、见过的案例,向我们证明了,关爱彼此是人性与生俱来的本能,照护会唤醒我们的这种本能。所以,照护别人,也意味着自我照护,因为它丰富了人性,让照护者具有更多的人性光辉。

凯博文最后说,照护,让他成了更有人情味的人,成了更好的人。这些年为了照顾琼,他早睡早起,锻炼身体,有了更多自省的时间,也学会了处理矛盾的需求,缓解内心的压力。他还积极经营了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和他们的联结。照护不但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变得更健壮、更健康了。

当然,这些积极的变化不能改变琼离去的痛苦现实,但是在这过程中,凯博文以某种方式得到了重塑。更重要的是,照护带来的改变,会像涟漪一样,扩散到家人、朋友、同事和社区中,并代代相传。凯博文相信,照护是一种无形的胶水,能够对抗分裂与破坏,让整个社会团结在一起。

一个人,经受住现实的苦难和挫败,依然能够相信美好,创造美好,这就是我们前行的希望。就像罗曼·罗兰的那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它。

结语

《照护》这本书,就讲到这里。这本书2019年9月在美国出版,2020年有了中文版。这段时间里,新的全球疫情爆发,医疗、健康和生命,成了所有人都在关注的问题。所以,凯博文这本书也有了更大的现实意义。在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注重效率的现代世界里,照护让我们回归人性的常识。为了挺过苦难,我们所有人都离不开照护。

到底如何解决现代社会照护的难题,凯博文没有给出更多的答案,但是他用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向我们证明了照护的重要性。照护是让人间值得的理由,是人性美德的体现。照护源自人性,也是人性的证明。

撰稿、转述:刘玄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划重点

1. 在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注重效率的现代世界里,照护让我们回归人性的常识。为了挺过苦难,我们所有人都离不开照护。 2. 凯博文相信,照护是一种无形的胶水,能够对抗分裂与破坏,让整个社会团结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