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能紧张到什么程度?

 自主健康新理念 2021-05-25

大概三四年前,第一次见到他,看着三、四十岁的样子,又黑又瘦。

一段时间后,他说,认真练习吐气法并打坐,同时起步的小伙伴们都有了各种感觉,他就是没有感觉。

他说自己习惯了一定要在一个非常紧张的状态,才感觉专注,才能做好事情。他紧张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段时间他的视网膜穿了一个孔。因为我们的视网膜和全身的肌肉、筋膜是一个整体,注意力特别集中、紧张的时候,肉体也是紧张的,肉体紧张的时候就会收缩,他的视网膜又是比较薄弱的部位,所以竟然被拉到穿孔。

听闻此事,几位年轻中医都表示,从来没听说过一个人能紧张到这种程度,叹为观止。

中医小伙伴推荐他去学习了黄帝内针,通过他自己的调整,中医的帮忙,他的视网膜问题解决了。

他现在是怎么放松下来的呢?

刚才说了,他练了我们推荐的吐气法、持咒、打坐都没太多感觉,外圆功太晕不想练,后来他在站桩中找到了放松的感觉,所以就坚持站桩。通过站桩,他不但感觉到松、静,而且对能量运动也有了体会,这也更加帮助他能放松下来。他说,对于松心、松身都找到了感觉,可以在自己感觉紧张的时候主动去松心和松身了。

最近小编见到他,还是很瘦,但明显感觉脸色白了,人也放松了些。

小编蛮佩服这位小伙伴的,有目标,并且为了达到目标做了各种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坚信自己的感觉,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别人再有感觉,说得天花乱坠他也不盲从。

小伙伴们,如果您也是比较紧张的类型,您能有这位小伙伴这么紧张吗?人家都能放松下来,您也可以。

放松,可以由身和心两方面下手,身心一体,哪个变化了都会带动另一个跟着变化。

我们还得对自己的状态有个了解,一个人平常再紧张,也有相对放松的时候,对自己紧张和放松的状态有觉察,有对比,这样有选择的时候,才能去选择更放松的一面。

我们最为推荐的,还是吐气法和外圆功,这个您有感觉最好,没感觉不等于没变化。但是没感觉不容易坚持,所以,我们可以多尝试一下,看生活中有没有更适合自己放松的途径。

从身,就是肉体的角度,我们可以试试:

1)最简单的就是保暖,肉体在越低的温度下就越紧张、收缩,大家一定都有过这样的感觉,那么在保暖的的情况下,肉体就会相对舒展。

2)手法更直接,按摩、艾灸之类的,把僵硬的肉体松开。

3)适度的运动。

4)喝点红酒、黄酒之类的,适量的酒精可以加速血液循环,让肉体有一定程度的放松。这个因人而宜,大家量力而行。

从心的角度呢,可以试试让自己高兴、喜欢,做自己能投入的事情,唱唱歌,听听音乐,和朋友神聊,做家务,做饭、烘焙,做手工,等等。

我们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真正有感觉,别人感觉好不好,都是他们的感觉,我们在尝试的时候,一定尊重自己的感觉。

一旦找到了放松的感觉,就坚持用这个方式先放松着。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再尝试我们推荐的吐气法、外圆功,看看是不是有感觉了。

找到放松的感觉了,就可以把放松的状态慢慢贯穿在生活的种种情境里。

身与心之间的桥梁是能量,所以,让能量动起来,是身心放松的一个窍门。我们推荐的方法,比如吐气法,就是同时可以作用于肉体、能体、主体的一个方法,强烈推荐。

当然,以上只是个方向性的建议,具体要怎么落实到自己的身上,要接纳自己当下的状态,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自己可以下手的切入点。真正放松下来是需要时间的,每天能放松一点点,放松的时间比昨天长一点点就好。

小编以前紧张到焦虑,大家可以回顾一下我们公众号里,好多关于放松的内容,都是我有感而发。曾经特别羡慕那些在各种场合都从容自在的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已经比当年松驰太多了。

感觉紧张的小伙伴,只要您想,只要您有行动,您也可以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