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婆婆说彩礼是借的,让我还钱,却意外惹恼她儿子:你想钱想疯了吧

 东林夕亭 2021-05-25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在《教育心理》一书中,作者格慈士提到一种人类共有的特性:“作为一个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比如孩子为了博得别人的同情,甚至不惜故意把自己弄伤。成年人也有同样的心理,会把他们的病痛,不幸遭遇显示出来,以博取同情,不管他们所说的事实是真实的,还是想象出来的,都希望别人可怜自己的不幸。

他所说的这种“特性”,在小孩子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他们会用哭的方式博得同情。相比之下,成年人的这种特性相对含蓄,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但却在不知不觉间做着这方面的事。

比如,我们在吐槽工作不顺的时候,在吐槽婚姻不幸的时候,在表达自己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并非只是为了发泄和倾诉,还想得到别人的同情,别人说出认同的话,或者开导的话,使得我们的心灵得到抚慰了,我们就会因为得到了同情而平静许多。

再比如,有的人问别人借钱的时候,打感情牌,就是一种博取同情的方式;有的人想让别人还钱却不好意思开口直接要,往往也会用博取同情的方式;当然,还有一些人为了算计别人,故意装可怜博取同情。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说明每个人确实有渴望得到别人同情的心理。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还是同情别人,“同情心”这种东西该克制的时候要克制,要懂得管理,不能泛滥,否则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给自己带来损失

02

戴尔·卡耐基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一书中也提到了同情:“当我们与人相处时,用同情心去感受并抚慰对方的一切,哪怕是脾气最坏的老顽固也会因此软化下来。想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需要充分表达你的同情心,在无声之中,用同情滋润对方的心灵,为对方送去温暖,自然容易打开对方的心门,拉近彼此的距离。”

他的这番话虽然有道理,但我依然想说,不要让自己的“同情心”泛滥和盲目,因为我们不是救shi主,不能因为盲目同情别人而毁了自己的一切,否则你因为同情别人把自己变成了最该同情的人,你的同情就失去了意义。

同情值得同情的人,同情别人该被同情的部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表达同情,对于普通人来说才是合理的做法。不仅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如此,处在婚姻中的人际关系中同样应该如此。

就像朋友小娜所说:“女人结婚以后,在不了解婆婆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轻信婆婆的话比较好,否则她装可怜问你要钱,你若是信了,因为同情把钱给她了,有可能就被算计了。我的婆婆就是如此,哭着说给我的彩礼是借的,让我把钱还给她,如果不是我老公及时识破她的诡计,我真的被她骗了!”

有的老人和小孩子一样,惯用眼泪去博取别人的同情,有的确实值得同情,而有的则需要慎重对待,否则有可能被惯坏。

小娜的婆婆就属于这种人,因为小娜婚前和她接触的不多,对她了解不深,刚和她老公阿辰结婚,婆婆就私下里哭着问她要彩礼,说得可怜兮兮,以至于她差一点就上当了。

小娜没有上当是因为钱不在她手里,她想给钱需要问阿辰去要,当阿辰得知她要钱的原因之后,就回家揭穿了婆婆的算计:“你想钱想疯了吧?不管是买房的钱,还是彩礼的钱,都是我的钱,彩礼那部分是我交给你,你再交给我媳妇,怎么到头来变成借的钱了?你要是真的缺钱花了,明说不行吗?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要钱?一个谎言要用千百个谎言去圆,这个道理你不懂吗?如果我媳妇把彩礼退给你了,改天你的谎言被识破了,你还有脸见人吗?”

小娜说这件事给她的触动很大,让她认清了两个事实:“一来,让我认识到不该盲目同情别人,不该同情心泛滥,因为有的人是出于算计才装可怜博取同情;二来,虽然我现在跟婆婆是一家人,但该薄情的时候也要适当薄情,不能所有事都顺着她,否则对我的婚姻不利。

03

小娜遇到的那种婚姻问题,除了说明“同情心不该泛滥”之外,还涵盖了一种夫妻相处之道:既多情,又薄情,二者各自都有相应的对象。

夫妻之间的“多情”,主要指的是“对内”,也就是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多情,更具体一点来说,应该互相信任,互相包容,互相尊重

夫妻之间的“薄情”,主要指的是“对外”,也就是对待夫妻二人之外的人时,应该有“薄情”的态度。

这里所讲的“薄情”可以继续细分:对待绝对的外人,也就是除双方家人以外的人,可以绝对的薄情,没必要给他们留下任何掺和婚姻的机会;而对待相对的外人,也就是双方的家人时,应该相对薄情

比如小娜和她老公阿辰对待她婆婆时,虽然阿辰揭穿婆婆的算计时,话说得很薄情,但再薄情也是家人关系,之后依然要在一起生活,依然要低头不见抬头见,此时薄情的目的就只是为了纠正对方的问题,并非彻底决裂。

夫妻之间能把握好这些多情和薄情的关键,不仅能够把婚姻守护好,经营好,同时还能跟双方家庭和睦相处,相伴一生不是什么难事。反之,如果该多情的时候不多情,该薄情的时候不薄情,生活很快就会乱套,到最后一拍两散都有可能,很难相伴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