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中药-刘寄奴(资料整理)

 中医刘延鑫 2023-07-06 发布于河南

【别名】麦穗草,吊钟草,阴行草

【性状】来源: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奇蒿的全草,多年生,高30-70厘米。花期7-8,果期8-10月。多生长于山坡树林下。

【性味】苦,温

【归经】归心、肝、脾经。

【功效】散瘀止痛,破血通经

1痛经闭经:刘寄奴9,延胡索9,香附12赤芍12丹参15,

2小便短赤,黄疸,肝炎:刘寄奴9-30克

2外伤出血烧烫伤,刘寄奴,地榆等份研末外敷。

我是在朱良春大师的经方治验实录里面看到的。治疗湿困,黄疸的“豨莶逍遥五苓汤”里面注意到这个药的,朱先生喜欢用草药,这个刘寄奴并不常有,另外还有一味草药徐长卿,回头单独介绍。

刘寄奴豨莶草是个药对,在这个方子里面作用使一温一寒,寒温相佐,其配伍可寒可热,可气可血,可平肝化瘀,可解毒活血,可消癥散结,可退黄降酶。

配方1:刘寄奴、白茅根、生黄芪各30克,熟地黃24克,丹参20克、白芍15克,牛膝12克,麦门冬、当归、知母各10克,艾叶炭6克

用法: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

功效:补血益气、止血凉血,适用于尿血。

配方2:刘寄奴、姜黄、红花各9克,柴胡9~15克,白蒺藜、黄芩、炒川楝子、泽泻各9~12克,焦四仙、炒莱菔子、半夏各10克,皂刺3~5克

制法:将上药以水煎煮,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20日为1个疗程。

功效:燮理少阳、和胃消滞、活血化瘀,可用于防治慢性肝炎

关于刘寄奴的传说: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刘寄奴

【释名】 按李延寿南史云: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洲,遇一大蛇,射之。明日往,闻杵臼声。寻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林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主为刘寄奴所射,今合药傅之。裕曰:神何不杀之?曰:寄奴王者,不可杀也。裕叱之,童子皆散,乃收药而返。每遇金疮傅之即愈。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草。

  相传南北朝时期,刘裕,字德舆,小名叫寄奴,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今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中国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在他早年贫困微贱的时候,有一次到新洲江边砍伐荻禾,遇见一条大蟒蛇,他立即用箭射去,蟒蛇虽被射中,但一闪身就不见了。他很奇怪,想要寻找,但天色已晚,只得回家。第二天一早他便前去找寻,隐隐约约听到附近的树林中有杵臼之声,沿着声音走过去,看见林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正在捣药草。刘寄奴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其中一位青衣童子答道:“我主被刘寄奴射伤,令我们杵捣草药以敷伤。”刘寄奴又问:“你主怎么知道是刘寄奴射伤?他既有如此神通,何不将刘寄奴杀死?”童子答曰:“我主说了,寄奴将为帝王,不可伤害。”刘裕听后大声喝叱道:“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丢下杵臼和药草四散逃走。刘裕忙拾取药草返回,并将此草药试与伤者敷于伤口,疗效果然很好。自此之后每遇到有人受金疮之伤,刘裕就用此草捣碎敷之,敷后不久伤口即愈。后来,刘裕驰骋疆场,率军先后灭了桓楚、西蜀、南燕和后秦,于公元420年建立了刘宋国,当了皇帝。刘裕在南征北战中,用此草药治愈了无数受伤的将士,治外伤果有神效。然而,人们却不知此草药叫什么,因为是刘裕发现的,于是人们就用刘裕的小名为此草命名,称之为“刘寄奴”,以作纪念。

  刘寄奴临床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所用刘寄奴品种很不一致。唯上述一种(菊科植物奇蒿)与《本草纲目》所载近似,但仅在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使用,习称“南刘寄奴”。另一种“北刘寄奴”,系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带果全草,主产河北、山东、河南、吉林、黑龙江等地,虽与《本草纲目》所载者不同,但亦有较长的使用历史。此外,四川所用的刘寄奴为菊科植物狭叶艾的全草,又名红陈艾、芦蒿。广东刘寄奴为来源于菊科植物白苞蒿的全草,别名鸭脚艾、四季菜、珍珠菊、甜艾。临床使用时应注意区分。

  南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主产于苏、浙、赣、川、湘、鄂等地。秋季开花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以叶绿、花穗黄、香气浓郁者为佳。功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止血消肿,消食化积。用于瘀滞经闭,产后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痈肿毒,食积腹痛。南刘寄奴醒脾消食之功较北刘寄奴明显,故其有一别名为“化食丹”。

  宋代《开宝本草》记载:“(刘寄奴)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止痛极效。”清代《本草求真》载:“刘寄奴,味苦微温,多能破瘀通经,除癥下胀,及止金疮血出,大小便血,烫火伤毒。缘血之在人身,本贵通活,滞而不行,则血益滞而不出,而癥瘕胀满愈甚;行而不止,则血亦滞而不收,而使血出益甚。寄奴总为破血之品,故能使滞者破而即通,而通者破而即收也。”由此可见,刘寄奴确实是一味治疗金疮出血的良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