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十邑的历史沿革和关系脉络

 高山仙人掌 2021-05-25
福州十邑:候官(东汉)、闽县(隋)、连江(唐)、长乐(唐)、福清(唐)、古田(唐)、永泰(唐)、闽清(唐)、罗源(五代)、屏南(清)


清 福州府

福州十邑,取得是清时期福州府所属十县概念,由于通行闽东语福州话,同属于福州文化圈,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在海外十邑籍的华侨华人中尤为显著,即使在今天福州市辖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古田和屏南归属宁德地区),但海外华侨设立的十邑同乡会仍持续存在。

(备注:另一种称呼,由于近代闽县和候官县合并为闽侯县,同时民国时由福清析出平潭,故仍维持十邑之数)

上述知识大部分人都知道了,今天我们从设县时的地域划分方面来仔细梳理,有助于大家理解这样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唐以前设立的两个县:候官(东汉196年)、闽县(隋592年由原丰县改),可以说是今天福州区域的最早开发建置范围。在此基础上,唐时期由于福建地区人口、经济发展,区域开发更加深入,按各方位方向,分别建置5个县域(连江、长乐、古田、永泰、闽清),再由其继续扩展(分别再析出:罗源、福清、屏南),分述如下:

东北方向:连江(唐623年从闽县析出,重置温麻县,同年改名连江县,'以县治连接江水故名')-析出罗源(唐847年,割连江县北1个乡设置罗源场;继后改永贞镇、五代十国933年设罗源县) (题外话:此方向经由连江随区域开发继续深入东北方向再析出霞浦县,此后宋及明清时期继续深入开发,由此奠定今宁德地区所属区域)

东南方向:长乐(唐623年,从闽县析出置新宁县,同年,取长安久乐之义,改名长乐县)-析出福清(唐699年,析长乐县南部八乡置万安县。五代后唐933年,根据“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会于治所”一语中“永福”、“清源”各取一字,更名为福清)-再析出平潭(之前属福清县或直属福州府,民国1912年,废平潭海防厅置平潭县)

北部方向:古田(唐741年,划侯官县西部置古田县,别名玉田)-析出屏南(清1735年,析古田县境东北部移风里、新俗里和横溪里的13个都之地建县。县治双溪位于翠屏山之南,故取名“屏南”)

西南方向:永泰(唐766年,划侯官县西部和尤溪县东部的一些乡村组建永泰县。时为唐永泰二年,故县名为常见之配合年号命名。)

西部方向:闽清(唐785年,拆侯官县西乡十里设梅溪场,旋升为县,后改名梅清县。五代后梁911年以梅溪与闽江汇合,江水浊溪水清,改名闽清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