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2021-05-25 | 阅:  转:  |  分享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江桥镇中心小学胡月教学目标: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2.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
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
固,回忆旧知。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2.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指名朗读课文的第四
段。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间联系。(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因为雨来不肯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因为他要保护李大叔。)(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枪响之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了。)(4)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爱国、有骨气的中国人。)2.同学讨论。画出“我们是
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的位置。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意思?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课文中第一次出现
在第二段中。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化,更重要的
是接受了爱国思想教育。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在第四段中。
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
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3.归纳各段的
主要意思,提炼成为小标题。(1)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本文分为六个大部分,每个部分的意思是什么呢?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展示如下:第一部分
: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第四部分:雨来
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2)提问思考:怎
样编写小标题呢?小组讨论,交流如下:师根据交流结果,总结: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3)
提炼课文的小标题:第一部分:望着妈妈笑(或游泳)第二部分:爱自己的祖国(或读书)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或掩护)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
(或斗争)第五部分:有志不在年高(或枪声)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或脱险)4.讨论段间的联系。师:这六个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分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如下:描写还乡河景色美,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
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鬼子阴险狡诈,能反映出雨来坚强不屈;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点明雨来是一个好孩子;雨来脱险没有死,不仅与文章
开头互相照应,也是小雨来优秀品质的体现。5.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文章开始写: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
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
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师:这一自然段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一段描写,既写出了故事发
生的地点,也为我们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埋下伏笔。雨来勇敢地与敌人斗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
义教育外,还由于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害!)第五部分写“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
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这一段的景物描写起到什么作用?预设:(
这里写出不仅白天的芦花村景色优美,太阳落下去以后,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人杰地灵,人们多么
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间啊!)第六部分写“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这一处的景物描写又
表达了什么情感?预设:(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
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师小结:文章中三次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
的中心。三、课堂小结,复述课文1.课堂小结学习本文,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并被他爱国、不屈的刚强性格所感动。为了更加熟悉课文,我们
下面进行一下课文复述。2.练习简要复述:雨来是个十二岁的小孩,为什么说他是个小英雄呢?请大家简要地来讲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要讲
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地点: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指地图);人物:
雨来。事情的开始、发展:课文第三段内容。高潮:课文第四段内容。结局:课文第五、六段内容。要求大家简要复述,抓住重点内容,其余简略复
述。指导重点段落的复述:回忆一下,第四段是怎么写的。出示第四段的板书内容。放映有关这段内容的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幻灯片内容。各人轻声练习复述。指名上台复述。大家评议。2.布置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2)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献花(0)
+1
(本文系胡月948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