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我的讲解风格

 仇宝廷图书馆 2021-05-26

在学校里读书时,大部分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怎样的呢?比如历史老师,我好像是初中开始学历史(小学上没上历史课,时间太久了,记不清楚了),老师上课一般都是先让大家把本章内容看一遍,然后简单讲解下,告诉你们那些是重要知识点,让你们划重点,把这些重要考点记下了就差不多了。所以在我当时的感觉中,历史就是死记硬背,考试之前就按照教科书中的划线部分背一下,考完后基本啥都忘记了。

直到高中,我遇到一个历史老师,他的教学风格完全不同,其实对于我这种历史白痴来说,他讲的好不好我根本分不清楚,但是我能感受到他的不一样,他上课时有一种激情,那种激情不是表面上有多么激动,而是发自内心的,眼神都能流露出他对历史的热爱。他不仅仅是讲解书本上的重点,而且会给你讲清楚来龙去脉,让你对历史有一个框架,这样你就不会轻易忘记。

比如他讲科举制度,一般的历史老师可能就是让你把科举制度的创立时间,其中重要变动和历史意义背下来就行了。但是他不同,他会讲社会阶层,讲流动性,他能讲出各个朝代科举制度下出来的人才对历史的影响,会给你分析如果没有科举这个历史将会变成什么样,同时也会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分析科举的弊端和狭隘。会让你彻底明白科举的真正意义,而不仅仅是背诵书本上教条式的“历史意义”。

这位历史老师用他独有的气息让我建立了对历史的兴趣,让我感受到了这门学科的魅力,并从中学会很多道理。以至于我后来看书最多的就是历史类的书籍。直到现在我偶尔去拜访这位老师,一跟他谈历史,他就兴致勃勃的停不下来,基本没有我说话的份,他是一个真正的历史迷。

当然我不是老师,也不是在教学,但我在讲解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的时候,更多的可能也不是讲信中的某些重点内容,而是写自己的思维延伸,对信里面一些观点的理解和看法。巴菲特写的信语言通俗易懂,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数学公式,就内容来说大家基本都能看懂,没什么好讲解的。有些人非常执着于其中的会计数据,研究半天,这些会计数据没有点财务基础的人可能看起来有点困难,但我认为数据性的东西你大概知道是那么个意思就行了,没必要去搞清楚每一个数字。数据的意义是辅助我们明白某一个道理,我们的目的是道理,而不是数据本身。

我老婆就是会计专业的,她知道每一个数据的来龙去脉,但是她做不了投资。因为会计只是一个微观性的东西(对于投资来说显得微观,其实会计也很深奥)。而我要理解一个公司,会计数据和财务报表只是辅助我更好的理解这个公司,要理解一个公司有很多环节,财务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理解公司对整个投资系统来说也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已。做投资要站在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要着手微观,但不能陷在微观里面。

同理,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其实每一封信都写的都很朴实,都是记录巴菲特当年在投资上做的一些事情和他的某些观点及看法,每一封信看起来都挺简单的,都挺“微观的”,你简单的看一遍就知道他当年都干了些什么。知道他干了些什么事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去思考他为什么这么干,去思考他背后的智慧,这些智慧能否为我所用,能否吸取其中的某些融入自己的投资体系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读历史,历史只是记录人类之前发生的事情,知道这些事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对这些事情的思考。政治家读历史,军事家读历史,文人读历史,商人也读历史,他们都能从中悟出自己想要的东西。真正读懂历史的人并不是每一个历史事件他都知道是那一年发生的,这些都不重要,而是他能悟出自己的东西,能学以致用。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就是巴菲特的致富历史书,我们不一定要记住他每一笔投资的时间和具体的财务数据,每一个表格都要扣清楚,每一年发生的事情都要搞明白,这些我认为没必要扣的太细,知道这么个事就行了,毕竟我们又不需要考试。重要 的是我们要思考,通过看他的致富历史书,去思考我们能学到什么,去分析他的每一个投资案例,体会他的投资思路。我相信每个人学到都不一样,有些人学到了投资理念,有些人学到了企业管理,有些人学到了会计和税务知识,有些人学到了用人的智慧,因为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包含了商业领域的方方面面的智慧,每个人的位置和立场不同,领悟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这就和看历史书一样,历史就摆在那里,但每个人领悟到的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看的角度不一样,每个人的悟性不一样,需要的也不一样。我的讲解,不会像历史典籍那样正规正矩,更多的就像讲历史故事一样轻松随意,发表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无论讲解的怎样,我都是一家之言,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大家参考下就好,权当抛砖引玉,但千万不要把我的思考当成你自己的思考,只有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才真正对你有用。

大家不要认为学习巴菲特就要按他的方法去做,巴菲特不投科技股我也不投科技股,巴菲特长期持股我也要长期持股,巴菲特学他老师,但他的做法和老师格雷厄姆就完全不同,同样的道理,有无数种表现形式,不要只看到形式。在投资这条路上,没有人能简单的模仿别人就能成功的,学习巴菲特不是要模仿他,而是要学习他的思维,通过他的致富历史书,悟出投资的原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和策略,如此,才是《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这套书对大家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2019.4.3梁孝永康写于衡阳某山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