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珍贵:修复上色的国军刺刀对大刀训练,刺刀再次被打脸

 昵称74650355 2021-05-26

最近看到一个AI修复的国军拼刺训练上色影像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刺刀对刺刀,也有大刀对刺刀。

趁机再多说一点老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拼刺时步枪的握法,手的位置是固定的,绝对不会移动。这是因为步枪很重,上面有各种零部件,导致持步枪拼刺时手的位置无法移动,无法做出短矛那种抓住枪尾刺击,甚至单手刺击的动作(法国拼刺曾经采用这个动作,但因为容易脱手等原因,并未为东方军队如中国,日本,以及后来的西方军队所采用)。

所以再说一次,刺刀不是短矛。

如下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对方的单手持刀可以攻击手臂,所以外行想象中的刺刀长度并不存在,相反还有劣势。。

这一回合中,大刀利用对方攻击破绽迅速轻松的砍中了对方的手臂。在大刀与刺刀的几次交锋中,都是大刀占优。也可以看出这个大刀的战士技术非常出色,一直像拳击步法一样在向对方的外侧移动,使己方的距离优势更加突出,也使对方的突刺更加别扭。

在日本军当时留下的类似训练影像中,也基本都是日本刀对刺刀占优。但喜峰口时日军仍然采用的是明治以来的西式细军刀,也是日军吃亏的原因之一,此战后日军改回了日式军刀,并加强了下级军官的军刀装备数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网上那个把棍子当成刺刀来做测试的实验,无耻无脑,且流毒无穷的原因。

也因此我们做了一个更接近现实的测试,是不是还有些同学没有看过呢?没有的话赶紧看一下吧。(如果再看到这类的谣言,请把这些发给他们看。)

抗战胜利73周年纪念日:抗日大刀再战日军拼刺

及:关于网络上各种关于大刀队谣言和不实信息的澄清:

对不起,你以前了解的关于大刀队的知识可能都是错的

如果喜欢本文,就点一个“在看”和“赞”,或分享到朋友圈吧。

中南海保镖教头原中央警卫团的格斗教官王胜利老师给我们讲讲他遇到过的一次冲突如何解决的?

目前王胜利老师的《中国跤十三个迅速制服敌人的防身方法》热销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