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 架设各学科的立交桥——读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有感》
2021-05-26 | 阅:  转:  |  分享 
  
架设各学科相沟通的立交桥

——读《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有感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

读《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有感:架设各学科相沟通的立交桥。

案例一

小时候妈妈为了培养我的艺术细胞,给我报了音乐和绘画两个班。两个老师的教法不一样,我对这两门学科的兴趣也不一样。课程安排是一三五晚上上电子琴课,二四六晚上上绘画课。每个一三五晚上妈妈都要敦促好几次,我才整理好板琴跟她出发。教琴的老师是一位打扮时尚的阿姨,长得也漂亮。但,我不喜欢她,脸总是绷绷得,没有一丝笑意,像冰,冷冷的。只有在妈妈在的时候,她和妈妈搭讪、微笑,其实,她笑起来很美。妈妈一走,她的脸立刻封冻。她只是单独教一遍学生们指法,然后一晚上再没了言语,就是让你练、练、练;对着墙练,因为每张板琴都是对着墙,老师不单自己不说话,也不允许任何孩子说话。孩子必须不停地弹,稍有停顿,老师就过来打你的手手。老师说,她小时候每天必须练够8小时的琴,不然就要挨妈妈的打,我想这可能就是她一脸坚冰的所在。我跟妈妈说我不喜欢弹琴的阿姨,但妈妈说,她曾获过全国大奖,后来因为吃火锅发生事故把手烧了,她在不能弹琴了,听了这我有些同情她,但,不能改变我对她的讨厌。我当时心里想,力克胡哲是天生的残疾人,为什么还总是微笑着;对她的冷漠我不能原谅,不能释怀;对她的单调的没有人情味的教法,我只是觉得心寒;对于他不许让孩子们说话、只许面壁的作风,在我孩童的心里留下了阴影。

我怕这样具有灰色人生的人。

相比之下,好在还有二四六,每逢学画的日子,我会早早打理好自己,反复问妈妈,到时间了吗。妈妈的车还没停稳,我早已跳离了车子,妈妈总是笑着骂我:“你真不要命了。”我跑着、喊着“小曹老师”,冲进“小曹画室”。我在“小曹画室”学画画,他姓曹,大约30出头,听妈妈说它是县城了一所学校的美术老师,母亲有病,他开画室为了给妈妈看病,对家庭生机进行贴补。假如妈妈不是给我这些,我绝对猜不到他有一个久病多年拖累他的妈妈,因为他的微笑如此灿烂,话语如此幽默爽心。

我的小曹老师有10来个学生,而我们的活动是多样的,有群授、面授;单独绘画,孩子互画。群授,就是十来个孩子围住小曹老师,他给大家讲解绘画的技法,并示范。面授,是一对一的、手把手的指点。单独绘画,是小曹老师讲解、示范、留下任务后,每个孩子在自己的小桌上进行独立性绘画。孩子互画,是每个孩子画完,小曹老师给点评后,孩子们之间想给谁的画卷作补充就在上面画。

我喜爱面授和互画。互画让我,能感受到别人的灵感,能突破自己的补足,能唤起我的创新意识。而且,互画,让我和我的同窗们关系更加密切,现在我已上高中了,我们画室的同窗们仍是最铁的哥们。

最喜欢面授,老师的讲法很特别,学绘画,更让我初步接触、领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我喜欢没事的时候画荷花,我说不上我为什么喜欢画荷花,但它总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我请小曹老师指点我画的荷花,他说,死。没有神韵。接着,他给找出了画过的三幅荷花图。其一“映日荷花图”;其二“一一风荷举图”其三“荷塘月色图”。小曹老师说,要想画好这三幅画,理解原作的已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理解了原作的思想精华,才可能画出神韵,绘画在于神韵。他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作者杨万里重在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苏幕遮?·燎沉香》“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作者周邦彦客居他乡,意在以荷为媒介,表达对故乡杭州的深深眷念;他笔下描绘了荷花的姿态、神态。写当宿雨初收,晓风吹过水面,在红艳的初日照耀下,圆润的荷叶,绿净如拭,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一一颤动起来.生动的素描一个活泼清远的词境,再现于读者面前;一个“举”字,更刻画出荷花的动态.王国维《人间词话》赞扬它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所描绘的是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重在突出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轻纱的朦胧、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是它的意境。

在听完小曹老师讲解后,我又查阅了有关荷花的几十首诗,觉得四路大开,眼界打开;对绘画的“神”的精髓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小曹老师的看待问题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对我以后大读书、学习、出事都有很大影响:不单绘画要讲究“活”,所有事都要“活”,“活”才是灵动的。

“小曹画室”是我童年时代的乐园,鲁迅有百草园,我曾有“小曹画室”。

案例二

进入高中很喜爱听语文老师的课,他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博”。在我看来他随没有达到诸葛亮的境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自比管仲乐毅之贤,抱膝危坐,笑傲风月,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但也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他的课是纵横驰骋、汪洋恣肆,跨古今、越千古的。上他的课你不必忙着低头不停地记笔记,只要把耳朵带来认真听就行了,在他的课堂上,你见到的场景就如《口技》中的描述“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









献花(0)
+1
(本文系绘诗意人生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