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之梦

 涛儿—taoer 2021-05-26
时间:2011-04-28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冯立鳌 
  按照西方弗罗伊德心理学的观点,梦是愿望的满足。人的许多思想都受潜意识的支配,潜意识的暗流深藏于人的大脑中,平时受着意识的控制,而在人睡觉时,意识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对潜意识的控制松弛,于是埋藏于潜意识中的愿望便冲破阻力,以曲折的形式在头脑中表达出来,它结合对现实情景的记忆碎片,形成梦的内容,梦因而成为人物深层愿望的流露,亦或成为某种紧张情绪的表达。通过对梦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人的潜意识活动,揭示人物的深层心理。《三国演义》中描写了许多人物之梦,自然,大多数梦属于作者的文学描写,但这种文学现象不是纯无根据的,它们是作者根据古代人对梦内容的经验性理解与认识,为书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下创设的心理活动,并将这种心理以梦的形式表达出来。事实上,文学艺术的梦反映人物的潜意识活动具有和真实之梦同样的心理学价值,因此,我们通过其中的梦来分析人物潜意识活动,有助于看清作梦人当时的深层心理。
  
  董卓劫持皇帝到长安,在离长安城二百余里处为自己建了郿坞。他自持淫威,幻想着有一天能篡夺皇位。娶了貂蝉后,他又回到郿坞享乐。司徒王允暗中联络吕布,准备谋杀董卓,遂派李肃去郿坞,以天子有诏为借口诱骗董卓来长安,董卓问李肃:“天子有何诏?”李肃回答说:“天子病体新痊,欲会文武于未央殿,将汉禅位于太师,故有此诏。”并告诉董卓:“王司徒已命人筑'受禅台’,只等主公到来。”董卓闻言大喜,说道:“吾夜梦一龙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时哉不可失!”(《三国演义》第九回,以下只注回数)遂前往长安。龙袍加身是当皇帝的象征,董卓的梦正是曲折地表达了他想当皇帝的愿望。董卓此去长安,并未龙袍罩身,却被吕布一戟刺死,足见梦不是某种预兆,而是一种心理愿望。
  
  孙坚刘表作战阵亡后,儿子孙策投靠了袁术,孙策一次奉命进攻庐江太守陆康,得胜而回,袁术为其设筵相待,但席间相待之礼甚傲。孙策于是心中郁闷,他想到自己的父亲孙坚英勇非凡,自己却沦落到这个地步,不禁于晚间放声大哭,后来他和心腹人士商议,以父亲留下的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假称复仇而脱身。在进攻刘繇时,他屯兵于零陵城外神亭岭之北,岭上有汉光武之庙,孙策对手下人讲:“吾夜梦光武召我相见,当往祈之。”(第十五回)光武帝刘秀是中兴汉朝的人物,他使汉天下由衰变盛。孙策当时处在孙家事业的衰落之时,他想继父之业,幻想着能像光武帝一样振兴先祖的事业。梦见光武相招,实是把自己认同于光武帝,这是对自己中兴父业愿望的曲折表达。
 董承受汉献帝衣带诏,曾在朝中联络王子服、马腾、刘备等人结成反对曹操的密盟。刘备离去后,董承与王子服等终日商议,无计可施,反心忧成疾。元宵之日,董承留客人饮酒,感到困倦,就和衣而睡。忽然人报王子服来到,他急忙接入,王子服喜出望外地告诉他:“刘表结连袁绍,起兵五十万,共分十路杀来。马腾结连韩遂,起西凉军七十二万,从北杀来。曹操尽起许昌兵马,分头迎敌,城中空虚。若聚五家僮仆,可得千余人。乘今夜府中大宴,庆赏元宵,将府围住,突入杀之,不可失此机会!”董承大喜,立即让家奴们各人准备兵器,他自己持枪上马,约会大家在内门前集合。夜晚二更时分,众兵皆到,董承手提宝剑,徒步直入后堂,见曹操正在饮宴,他大叫一声:“操贼休走!”一剑剁去,随手而倒。霎时醒来,却是一梦。(见第二十三回)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较长的一梦,整个内容明显体现了压抑在董承内心深处的某种强烈愿望。
  
  关羽携二嫂屈身降曹后,一直未打听到兄长刘备的下落。一天,人报内院二嫂哭倒于地,关羽急跪于内门外相问,甘夫人说:“我夜梦皇叔陷于土坑之内,觉来与糜夫人论之,想在九泉之下矣!是以相哭。”(第二十五回)关羽宽慰说:“此是嫂嫂想念之故。”其实,甘夫人的梦意未至于此,此梦是两层含义的凝缩:其一,由于甘夫人与刘备失散后很久未听到刘备的消息,常常担心他会离开人世,于是她在潜意识中形成了这样的愿望:如果刘备仍活在人世,能让自己看到他,既是知他受尽艰难困苦,也是好的,她的梦正曲折地表达了这一愿望。按照弗洛伊德泛性论的观点还可得出第二层梦意,夫人梦见丈夫陷于身边坑中,即是以象征符号表达了性要求的意义。这一点在弗氏看来是肯定无疑的。
  
  孙权的亲母吴太夫人临终前曾对周瑜张昭二人说:“长子策生时,吾梦月入怀;后生次子权,又梦日入怀。卜者云:'梦日月入怀者,其子大贵。’……”(第三十八回)此梦《三国志·孙破虏吴夫人传》中有引注。我们这里将吴太夫人闻卜者之言的时间放在作梦之前,梦的意义就昭然若揭了。吴太夫人早先在传闻中听说了卜者关于“梦日月入怀,其子大贵”的说法,于是这位望子成龙的母亲就在分娩之时极盼自己梦见日月,由于潜意识的作用,她的这一愿望在梦中反复实现。
  
  西凉太守马腾接到入京之诏,他因与丞相曹操相互猜忌,临去京都长安前心有不安,乃安排儿子马超守西凉。马超在西凉,日久不见父亲消息,一天晚上,马超梦见自己身卧雪地,群虎来咬。醒来后心中疑惑,遂聚帐下将佐解梦。心腹校尉庞德认为:“雪地遇虎,梦兆殊恶。莫非老将军在许昌有事否?”(第五十八回)言未毕,随军而去的马岱踉跄而入,哭告马腾在许昌遇害的凶讯。人对即将到来的凶讯是否会有预感,这里不敢妄加断言,但马超的梦却是产生于当时心理上的紧张。离开了父亲,一人保守西凉,他感到孤独;父亲率军入险,长久不闻消息,他感到紧张、焦虑。于是在梦中他身卧雪地,群虎来咬,孤独和紧张之情被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赤壁大战后第五年,曹操在潼关击败了马超和韩遂,稳定了后方,遂率兵至濡须江口,准备向孙权报赤壁之仇,两军摆开阵势后,操见吴兵军容雄壮,孙权坐于青罗伞下,甚是威风,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正看间,吴兵一齐杀来,曹军受挫。曹操得脱回营,不料晚上又被吴兵劫寨。操接连受挫,心中郁闷,谋士程昱认为孙权这次准备充分,急难攻破,劝曹操权且退兵,别作良图,操恐退兵引起东吴耻笑,因此未立即表态。这天程昱离开后,操伏几而卧,忽见潮水汹涌,大江上推出一轮红日,光华射目,仰望天上,又有两轮太阳对照,忽见江心那轮红日,直飞起来,坠于寨前山中,其声如雷。猛然惊觉,原来是在帐中作了一梦。这时刚是正午,操引五十余骑兵出寨,直奔至梦中所见落日山边,未料却望见了孙权。两人相互看见,勒马对答,扬鞭指骂。忽然吴军两彪人马自山后杀出,操急忙回走。还营后曹操自思道:“孙权非等闲人物,红日之应,久后必为帝王。”(第六十一回)遂产生退兵之意。这是一个较复杂的梦。红日在古人的观念中是帝王的象征,人们总是认为“天无二日”,梦中天上两轮太阳对照,反映出在曹操的心目中,自己和汉献帝的两股势力在朝廷并存的现象,迟早是要被结束的。大江上推出的一轮红日,有两层隐义:第一,操在赤壁水战中败给孙权,今又见吴兵如此威风,不免有点胆寒,他实在怕重演赤壁悲剧,程昱功他退兵,他又怕人耻笑,于是他心中在想:如果天意不灭东吴,我自然对其无可奈何,那就只好退兵。于是他在梦中将东吴化作蓬勃欲出的红日,光芒四射,一派鼎盛之兆,东吴的兴盛被想象成天意后,曹兵的接连失利就不属于指挥员的人为过失。而且,自己的退兵也当然不该被人耻笑。梦中红日还有第二层隐义,曹操手下的人几次要拥立他取代汉帝,操回答他们说:“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第五十六回)又说:“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第七十八回)朝末年的周文王,当时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他仍向殷纣王称臣,他把取代殷朝的事情留给儿子周武王去做。曹操自比周文王,实是明确地告诉手下人,他把代汉称帝的事情要留给儿子去做。在这次濡须交战前,他望着吴兵阵势,指着中央的孙权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宏大了他父亲孙坚的事业,属人中俊杰,曹操把儿子和孙权等同起来,实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宏大自己开创的基业。曹操在梦中以红日衬托孙权,将孙权推为帝王,实际上表达了要把自己的儿子推为帝王的深层心理,这与他甘当周文王的心理是密合的。可见,曹操梦见大江红日,既借天意为自己的失败和退兵找到了借口,又通过将儿子和孙权的等同,表达了要推儿子为帝王的愿望。
 
  事情还未完结。正在曹操退兵犹豫之际,孙权派人送来一张便笺,上面写道:“即日春水方生,公当速去。如其不然,复有赤壁之祸矣。”书笺背面又有两行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看毕,大笑道:“孙仲谋不欺我也。”他重赏来使,下令班师。在这里,因为曹操把孙权与自己的儿子相等同,所以见到孙权的刚强词语与自矜之气,心中生出的不是愤怒而是窃喜,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儿子独立为政时的英武雄气;因为曹操自衬孙权久后必为帝王,因而从来自孙权的斥责书笺中感到了对方对自己的看重,由此估计到了自己将在历史上占有的分量,因而毫无怨恨之心,反倒心满意足地作出退军决定。曹操这次回军后数月,被汉献帝策命为魏公,三年后被进爵为魏王,儿子曹丕为魏太子,他在代汉的路途上加快了步伐。
  
  刘备受益州牧刘璋之邀领军入川,帮助刘璋防御汉中张鲁,后来在手下众将官的唆使下,借故与刘璋翻脸为敌,反攻益州。刘备率军夺得涪城后,与副军师庞统分兵去攻雒城,临行前他对庞统说:“吾夜梦一神人,手执铁棒击吾右臂,觉来犹自臂疼,此行莫非不佳。”(第六十三回)这次出战中副军师庞统在落凤坡阵亡,自然是两个事件的偶合。刘备此梦不能完全排除当晚右臂受压或受到其它刺激的可能,但仍包含有深层的心理。刘备进攻刘璋前,因顾忌舆论的压力而迟迟不敢下手,尤其是他与刘璋同宗,这种进攻就更增加了他的道德负罪感,进兵后,他时时担心会受到某种力量的惩罚,造成大祸临头,于是他幻想有一种神力给自己的行为以轻度的惩罚,以便减轻自己的负疚;同时,他在想象:如果能避免大的灾祸,那怕自己受到轻伤,也心甘情愿。他的梦则同时满足了这两层心愿。
  
  刘备、诸葛亮先后入川后,关羽一直镇守“借”自东吴的荆州。在曹操欲连结东吴攻取荆州时,诸葛亮与刘备商议,让驻守荆州的关羽主动出击曹操。关羽起兵前躺在床上,忽见一猪,其大如牛,浑身黑色,奔入帐中,径咬自己之足。关羽大怒,急拔剑斩之。霎然惊觉,乃是一梦。此梦在《三国志·关羽传》中有引注。关羽的梦也不能排除睡觉时左足受到生理刺激的可能,但其中还有深层含义:第一,他驻守荆州,北有曹操,南有孙权,实是两面受敌,这次要主动去攻击曹兵,因而心底有怯。他召手下人解梦时说:“吾大丈夫年近六旬,即死何憾!”(第七十三回)这表明了他对这次出兵的危险性的估计。刚矜的性格决定了他不愿意向成都方面提出增兵的要求,也不愿意向别人亮出怯敌的心理,甚至意识中不承认怯敌,但潜意识却要通过梦表达这一点。由于潜意识观念的表达仍要通过松弛了的意识的“检查”,因而不得不进行伪装,于是,怯敌的心理就表达为:如果能免除大难,即使足上受些轻伤,也是好的,他的梦即表达了这种愿望。关羽为什么恰好梦见猪伤害自己呢?原来,关羽善于用不同特点的动物作为不同人物的象征物。孙权曾想把关羽的女儿聘为自己儿媳,关羽拒婚时回答:“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这里,他把自己比作虎,把孙权比作犬,同样的道理,他一定在潜意识中把曹操比作猪。猪咬自己之足,是关羽借用某种象征物流露了潜意识中对这次北伐战役结局的担心。第二,关羽是一位不甘失败的将军,他无法忍受别人的伤害,于是在梦中当猪咬了自己的足后,他勃然大怒,急忙拔剑去砍,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防御手段,是对伤害者的报复。他的梦是对自己怯敌心理和报复心理的反映。关羽这次北伐开局大胜,他水淹曹操七军,围逼樊城,威震华夏,但终于大意失荆州,刮骨疗毒后气力不加,败走麦城。

  关羽败走麦城时,敌军势大,外无救兵,粮草又尽,他留下王甫与周仓守麦城,自率残部二百余人自小路赴西川去求救兵。这个时候,在成都的汉中王刘备和麦城留守将军王甫各做了一个梦。在成都的刘备不知前线消息,他担心荆州方面的战事,心情难以言状,这天他浑身肉颤,行坐不安,晚间神思昏迷,忽然看见一人立于灯前,却在灯影下往来躲避,原来却是关羽,关羽请求刘备为他报仇雪恨。刘备梦中惊醒,急招孔明询问吉凶。留守麦城的王甫这天对周仓说:“昨夜梦见主公浑身血污,立于前,急问之,忽然惊觉。”(第七十七回)不久吴军在城外持关羽首级招降,原来关羽已被吴兵以索绊马,俘获杀害。刘备和王甫的梦,与前述马超的梦一样,都是亲人身处险境又不见消息时的心情焦虑的产物。
  
  魏王曹操临终病危时,有一天晚上梦见三马同槽而食,天明后他问贾诩说:“孤向日曾梦三马同槽,疑是马腾父子为祸;今腾已死,昨宵复梦三马同槽。主何吉凶?”(第七十八回)贾诩自然是要宽慰他。该梦在《晋书·宣帝纪》中有载。其实,曹操梦中的三马,是司马懿及其二子的替代符号;而槽是曹操自己的替代符号。司马懿深有谋略,又很年轻,是魏国的后起之秀。曹操佩服司马懿的才干,有心重用,但对其却不大放心。操曾对心腹人士华歆讲:“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第九十一回)这种对司马懿的矛盾态度渗透于潜意识中,又通过梦的形式表达出来。梦见三马同槽而食,有两个隐义:其一,他佩服司马懿及其二子司马师司马昭的才干,希望他们能顺服地为曹家所利用,于是在梦中三马驯服地站在槽边而没有乱踢乱咬的行为。其二,曹操喜欢用“供食”来表达自己对谋士的养育之情,比如他和谋士荀彧闹矛盾后给荀彧送去一盒饮食,等荀彧打开后里面并无一物,他以此表示不白养活人,荀彧会意自杀。对司马懿父子,曹操一定在心里对他们说:“不管怎样,我还是愿意供养你们的,你们可不要忘记了曹家的恩情,他希望司马父子怀着知恩报恩的思想来接受他的供养。于是在梦中三马在槽边吃食。曹操的梦反映了他对司马父子的警觉,也反映了对他们的期望。
  
  曹操临终前病势加重,头目晕眩,他多次梦见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并伏完、董承等二十余人,浑身血污,立于愁云之内,哭泣索命,甚至有一次在白天看到这样的情景(见第七十八回)伏皇后等人都是汉献帝的亲人或重臣,因不满曹操在朝专权,欲加谋害,反被曹操株连杀之。曹操一生杀过许多人,但杀害上述人物,当时却有以臣犯君之嫌,不合于“天理”,这是他对自己一生行为中极感心虚之处。临终之前,他身体虚弱,心气衰落,不能把持意志,潜意识中对“天理”的恐惧就时时浮现出来,甚至以白日梦的形式出现,曹操的梦表现了他内心的负罪感。《三国演义》的作者安排这一艺术化之梦,正是要让曹操负罪进入阴间。
诸葛亮六出祁山,在他于前线临终时,蜀国大将魏延在本寨中梦见自己头上突然生出二角,醒来后很惊异,遂请行军司马赵直解梦,赵直应付他说:“此大吉之兆:麒麟头上有角,苍龙头上有角,乃变化飞腾之相也。”骗得魏延高兴。赵直到尚书费祎帐中道出了蒙骗魏延的心迹,他把此梦真实地解释为:“角之字形,乃“刀”下“用”也。今头上用刀,甚凶甚矣!”(第一百四回)这个梦及赵直的两种解释在《三国志·魏延传》中都有记载。其实赵直的解释均是没有道理的,魏延的梦是表达了他的反抗心理。魏延是蜀军中立有大功却又不得信任的人物,他在孔明的手下受到莫大的压抑和伤害,魏延对此非常不满。他做梦时尚不知道孔明前晚死去的消息,但知道他已病势垂危,这时他在心底里想:如果孔明或其他人再要欺侮自己,或者孔明死后别人掌握了兵权,那就不能再沉默了,就要坚决反抗。头上长角的动物常用角抵触侵害之物,保护自己,于是,魏延梦见自己头上也长了角,他要用角去反抗压制者。魏延的梦表达了长期受压抑而产生的反抗心理。
  
  诸葛亮在前线病危时,蜀主刘禅闻迅大惊,急派尚书李福前去问候。刘禅在成都寝食不安,夜晚他梦见成都锦屏山崩倒,第二天一早就聚集文武入朝圆梦。(见第一百五回)刘禅的梦其实是他惊恐心理的产物。刘禅作蜀主时,一直将丞相孔明以父相待,许多军国大事交他全权处理。孔明是国家的栋梁,也是他作皇帝的心理支柱。孔明病危了,他十分惊恐,入睡后他意识几乎休眠了,潜意识的惊恐并未消除,一想到孔明之死,尚且觉醒的那部分意识就会立即压抑这种念头,这是意识所不愿意想象的,于是潜意识的惊恐就以山崩的形式在梦中表达。山崩表明了心理支柱的崩倒但又避开了孔明之死,潜意识使自己高悬着的惊恐之心落下,求得了瞬间的安宁。
  
  东吴大将军孙綝倚仗兵权,废掉吴主孙亮,准备派人往虎林,迎请孙权的第六子琅琊王孙休为君。孙休前晚在住地虎林梦见乘龙上天,回顾不见龙尾,惊恐而醒。(见第一百十三回)该梦在《三国志·孙休传》中有记载。看来,孙休是一位很有野心的人物,作为孙权的儿子,他觉得自己有继位为君的条件,不想却屈作了琅琊王,他为自己分缘浅薄而惋惜,甚而有些不平,朝廷君臣闹了矛盾时他在估计:弟弟孙亮虽作了皇帝,但因大权旁落,必然有始无终。继而在想:如果我能象孙亮一样当上皇帝,能保证自己名书竹帛,那怕最后落个有始无终的结局,也是好的,于是他在梦中乘龙上天,但龙却有头无尾。这个梦是孙休为帝之心的部分满足。
 魏国大将邓艾在陇西接到伐蜀之诏后,立即组织人马准备进军,这天晚上,他梦见自己登高山,望汉水,忽然脚下迸出一泉,水势上涌,惊觉后浑身汗流。(见第一百十六回)该梦在《三国志·邓艾传》中略有记载。邓艾的这个梦分为两个部分:他在高山上已望到汉水,汉水在汉中腹地,邓艾已在梦中实现了他夺取汉中的愿望。邓艾在伐蜀前是有些心理紧张的,蜀国山川险峻,道路难行,征服它会有许多困难,一想到眼前这件艰险的事情靠自己去完成,而自己一下子就进军到了汉水一带,于是他吃了一惊,不由得浑身冒汗。由于汗湿皮肤的生理刺激,因而出现了梦的第二部分:脚下迸出一泉,水势上涌。邓艾醒来后感觉到的汗流是由梦的前一部分引起的,它又引起了梦的后一部分。整个梦反映了他征服蜀国的愿望及其伴随而生的惊恐心理。邓艾这次出军后偷渡阴平,至抵成都,逼降了蜀后主刘禅。
  
  魏国镇西将军钟会率兵伐蜀,进至一山,向导告诉他:“此乃定军山,昔日夏侯渊殁于此处。”他闻之怅然不乐,转过山坡又逢狂风大作,旋风卷起,许多众将跌损面目,失掉头盔。钟会听说定军山有诸葛亮之墓,心中惊疑,遂亲至墓前致祭。这天晚上睡下后,忽见一阵清风,随后有一人纶巾羽扇,步入帐中,钟会起身问道:“公何人也?”那人回答:“今早重承见顾,吾有片言相告:虽汉祚已衰,天命难违,然两川生灵,横罹兵革,诚可怜悯。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第一百十六回)言罢拂袖而去。钟会欲待挽留,忽然惊醒,却是一梦。他断定是孔明之灵,不胜惊异。钟会这天听到夏侯渊殁于此的旧闻,即心中不悦,使他内心产生了恐惧。其后又遇狂风,这些现象触发了他的迷信观念,他以为这是孔明之灵在与自己作对,于是前往拜祭,他希望自己的伐蜀能不受到孔明在天之灵的阻挠,以便取得成功。晚上他在梦中实现了自己的多重愿望:第一,他的伐蜀得到了孔明的许诺,孔明提出的条件只是入境后不要妄杀生灵,这对钟会是不言自明的道理。第二,孔明告诉他汉祚已衰,天命难违,让他入川后怜悯生灵,这实际上是向他披露了伐蜀必定成功的天意。可见,钟会将他自己的愿望在梦中通过孔明之灵的告诫表达了出来。他在白天心中惊疑之时祭拜孔明之墓,希望能产生效果,晚上的梦完全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钟会伐蜀成功后,收服了邓艾,他与降将姜维密谋反叛魏国,自作蜀国之主。为此他将手下诸多随军将官困于蜀宫中,准备将不服者坑杀之。这天,他问姜维道:“吾夜梦大蛇数千条咬吾,主何吉凶?”(第一百十九回)姜维回答说:“梦龙蛇者,皆吉庆之兆也。”姜维的解释是稳定钟会之心。其实,钟会在反叛魏国时,手下诸将转化成了自己的敌对力量,他在梦中将众将比附为伤人的大蛇,一方面,这是潜意识提醒他要时时提防这股敌对力量的伤害;另一方面,梦中的千蛇相咬也反映了这位年未四旬的将领反叛故国前内心深处的惶恐不安。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