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塘街上的渡僧桥

 贝叶闲持 2021-05-26

《苏州府志》记述:三国时期,这里有舟船摆渡,有个僧人从此过,船家大约觉得没钱进项,不渡。僧人也不恼,折路边杨柳枝条,浮水而过。众人皆大惊,觉得是神仙显灵,指点在此造桥,遂募集钱粮,桥很快造好,以'渡僧’名。

有人不服气,说三国时期,苏州还不繁华,阊门外人烟稀少,荒郊野外,造桥作甚?宋代以前桥梁以木桥为主,花费不多,募捐作甚?

还有个类似但曲折的:摆渡还是那个摆渡人,僧人却是虎丘山上下来的普通老僧,衣衫褴褛,不会法术,只能折柳枝、柳干绑在一起,手脚并用,千难万难过了河。

老僧人遂发愿,一定要在此处募捐化缘建桥。岂不知,这些船家尽是地头蛇,和官家勾结,靠摆渡敛财,谁也不敢多事。

在好心人王强的帮助和指点下,说只有到南京,找右都御史海瑞大人,请他题字,压个阵脚,这事才能办成。

老人家脚底血泡连着血泡,又千难万难地走到了南京,请海瑞大人题写了三个大字-"渡僧桥"。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南京右都御史海瑞为虎丘禅寺法师造桥提名,下面盖了个朱红官印。然后对老僧说:"你放心去化缘造桥好了,日后如有困难,尽可再来见我。"

海瑞铁面无私,刚直不阿,官家也只得作罢。老僧人令箭在手,很快就募到了很大一笔捐款,从金山买来了石头,请来了能工巧匠,在摆渡口建造了这座“渡僧桥”。

海瑞是明朝人,南京做官,估计是万历年间的事情,桥的诞生,是不是太迟了点?重修的话那就另当别论。

民国36年(1947),由上海合众出版社印行的《最新刀笔精选》,书中精选了自清末到民国时期的讼词、判词及起诉书,书中记述了以下的内容:

    在阊门上塘街上,有一座法华寺,寺内有个妙空和尚,下塘街上,住有个年轻的寡妇卜氏带着一个孩子。寺庙和卜氏家中间隔了一条河,正好对门。

天长时久,两人好上了。和尚每每晚上泅水过来与卜氏同宿。后来,和尚年岁渐老,泅水已感体力不支。卜氏就和儿子鸿达说,娘亲在寺内许下一愿,要正对寺庙造一座桥,行善积德。

儿子其时早已知晓母亲与和尚私通,母亲提出造桥,却也不能违拗。桥造好几年以后,卜氏得病身亡。鸿达为报仇雪恨,杀了和尚。

杀人以后,又去官府自首。问他为什么搭了桥却又杀了和尚?他说:“搭桥是为母尽孝,杀僧是替亡父报仇!”官家听了觉得和尚私通是死罪,便也赦免了他的罪,放他回了家。

类似的版本还有很多,原来也只是依着“渡僧桥”的地名,编造的小说和故事而已,当不得真。也许是因为它的久远,故事才多,幻想才长吧。

宋朝初995年,虎丘禅寺改云岩禅寺,并迎来了著名的清顺禅师做主持。苏州城里的百姓常去虎丘,听清顺讲经;寺庙里的僧人也时常外出。两方出行都需要摆渡。当时苏州的州官陈省华,为了方便百姓和僧人,决定造一座桥,就叫“渡僧桥”

此桥在南宋年间,明代,清代都有重修。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曾在桥头设卡实行兵、民分道,确保下塘和阊门商市的安全。为颂扬忠王李秀成在苏的政绩,渡僧桥堍曾立大牌坊一座,题:民不能忘。现已无存。

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维修加固,1966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梁平桥,宽12.4米,长6.08米,跨度11.4米。若不是看到“僧渡桥”这三个字,我断然不会这些故事和这座貌不出众的小桥联系在一起。

有人问教碑文的潘老师,苏州哪里的风景最美,他说他不知道,在他的眼里,也许漶漫模糊的碑文最美;爱古建筑的,觉得断垣残墙最美:爱人文的,觉得故居祠堂最美-------

站在渡僧桥头,看桥上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当心无挂碍,我觉得市井最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