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人文和经济环境。凡是造园兴盛的地方,一般都要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苏州历来不缺。 从全国范围来说,苏州的园林的数量是最多的,它是住宅的延伸,也是人文的延续,足不出户而享山水。自然,琴棋书画诗不可或缺,雅集成风。 园林的布局体现了主人的修养、审美和智慧,是一幅幅可供走读的自然画卷,传世流芳。 布局就是把建筑、地形、水体、植被等园林元素合理布置,以个人审美,由设计者把各景物按照一定的要求有机地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就像写文章的构思,画画前的构图。 国际园景建筑家联合会于1954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会议上,把造园体系分成中国、西亚和欧洲三个体系。 西亚指的是埃及、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齐整的栽植、规则的水渠、方直的规划,风貌齐整是他们的原则; 欧洲体系,在发展中更多地借鉴了西亚风格,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形成自己的规整而有序的原则; 中国造园的原则是自然,典雅,精致。 各园具体的布局方式,因规模、内容、地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按照大小分:1,园林化的庭院 多设在厅堂,或书房前后,缀以湖石、花木、亭廊组成建筑物的外景。这在过去的大户人家非常常见,街道街巷中一丛绿竹,几块堆叠的太湖石,三五盆花草; 2,小型园林 基本是上述小品的扩大,或是在一个主要空间周围配置若干小院而成;这种园林往往是住宅边的小花园,其特点往往是有一个主题,或山或水或石。以曲园为例,中间以以“曲”型水面为主,周边配置树木花草,小亭,山峰; 3 大型园林 以厅堂为全园的活动中心,面对厅堂布置山池、花木等对景,厅堂周围和山池之间缀以亭台楼阁,或环一亭院和其他小景区,并用小路和回廊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以拙政园为例,全园分东、中、西三块;和住宅分开,另有独立园门是这种园林的另一个特点。 以上划分摘自 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 景区和景区之间要有主有次,突出主题。以留园为例,分五个区域,所有区域的中心,是瑞云峰荷花池; 留园瑞云峰荷花池 除了主题突出以外,还有多样性地统一,还是以留园为例,石林小院周围几个空间皆以石为风景,烘托着主题。此外还有花木主题、水景主题等。 空间的处理需要大小、明暗、开合、高低等变化。 划分空间手段的多样化----墙、廊、屋宇、假山、树木、桥梁等等。 以“墙”为例,将园林和外面的世界隔开,营造了“城市山林”的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