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经济》文章精粹|进口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基于中国专利调查数据的研究

 liyu_sun 2021-05-26

图片

作者:郭冬梅、郭涛,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李兵(通讯作者),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刊期:《世界经济》2021年第5

本刊网址:www.jweonline.cn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按钮可下载全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中国不仅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且作为主要科研产出的专利在申请量和授权量上也居世界前列,但这也引起了学者对于这种增长的质疑,认为可能存在专利“泡沫”和“创新假象”,只有那些真正应用于现实生产的科技成果才能为国民经济做出实质贡献。现有的关于进口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发现,进口对企业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不一致。已有经验研究发现进口一方面提高生产率,另一方面抑制创新,这两个结果在逻辑上是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已有研究忽视了一个从创新到生产力提升的重要中间环节,即科技创新的实际应用,或称之为科技成果转化,这一过程也会受到贸易的影响,但目前还没有相应经验证据说明这一影响到底如何,这正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本文得益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每年实施的企业专利调查,首次从专利实施角度研究了贸易和创新两者的关系。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2014-2015年度企业专利调查数据,结合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利用专利实施比例和专利投产比例衡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并构建加权的进口来源地汇率和GDP工具变量解决进口数量和进口产品质量的内生性问题,研究了进口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产品质量对企业专利实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进口数量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进口产品质量越高,促使企业自主组织生产应用专利越多,而进口数量越高,越会促使企业将专利授权给他人使用。同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分企业所有制类型后,进口影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在外资企业中最大;在区分东、中、西部地区后,地区间差异并不大,只有中部地区进口数量对专利投产的影响弱于东部地区;此外,进口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在高技术行业的企业中影响更大。

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进口影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机制是其与自主创新在生产过程中的互补和替代作用。生产过程是一个将现有技术集成,并最终形成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应用的不是某一项或某一个方面的技术,而是一整套涵盖各技术领域的集合;与之相对应的是技术创新过程,往往需要集中资源在某一特定领域,在某一方面获得突破,而仅仅依靠这一点突破是无法完成一个可以供应市场的产品的。因此,企业一方面拥有自主科技成果,获得了潜在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但另一方面,在获得进口产品的时候可以利用隐含在进口产品中的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技术,从而完成技术集成,最终形成现实生产力,生产产品以投入市场。所以,高质量的进口产品可以与企业自身拥有的技术形成互补关系,促进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而单纯的进口数量增加却是对企业自身科技成果的替代,反而抑制了企业自主创新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在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后,本文的发现为中国制定对外开放政策与创新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从整体上看,在国际贸易规则允许的前提下,为促进中国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我们一方面要对高质量产品进口扩大开放;另一方面也要控制进口数量。进口对高技术行业作用较大,为发展中国自身科技,就需要更加重视鼓励创新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需要与贸易政策互相配合。总之,进口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著作用,但进口数量与进口产品质量有不同效果,只有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贸易政策,并与科技政策精准配合,才能更好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加速创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