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为刘邦的老乡,他们的出身都非常一般,为啥反倒能成大人物呢?

 今古言堂 2021-05-26

说到刘邦,很多人会立即想到那些一直追随在他身边的人。这些人的出身跟刘邦差不多,在当时应该算是较为一般的,甚至可以说是卑微。但即便如此,他们最后也都跟刘邦一样,成为了别人眼中羡慕的对象——起码从身份地位上来讲,存在这样的一个情况。

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人就会感到好奇了,觉得这些人一开始的时候也不具备什么特殊才能,怎么就可以在追随了刘邦后,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成为当时天下知名的大人物呢?其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跟对了一个好领导

前面我们提到了一件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那就是这些人都是在追随了刘邦以后,才逐渐得以功成名就的。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能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成为当时天下知名的大人物,与他们跟对了一个好领导有非常大的关系。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刘邦这个人本身有多厉害,而只是想告诉大家,起码刘邦很懂自己这些同乡们的本事,并且能够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充分将自己的本领发挥出来。

若非如此,那就算这些人一开始就具有很大的本领,估计也只能像没有出茅庐前的诸葛亮一样,继续将日子混下去罢了,哪里还能有机会成大人物!

二、所处时代为他们创造了成才的良好条件

生于乱世时代,对于安于现状的人而言,可能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刘邦和他的那些同乡而言,却属实是件好事。毕竟在和平时代的时候,他们不一定会有奋起一搏的想法、理由和条件。但身处乱世之中的话,情况就会变得明显不同了。

因为不甘做人下人,所以他们才会想尽一切办法往上爬;因为时局动荡,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横行霸道而无人敢管,这岂不就为他们组织属于自己的小势力团体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吗?而一旦有了地盘和团队,在那个时代岂不就相当于是有了干大事的资本?既如此,难道还不算是所处时代为他们创造了成才的好条件吗?

三、他们自己都较为努力

别看刘邦的这些同乡后来都成了大人物,看起来好像很有本事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刚开始追随刘邦的时候,他们也都只不过算是一个个小混混罢了。就拿萧何来说,他当初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县官,能力之弱,根本没法让人将他与丞相这个职位联想到一起。

若非追随刘邦后,一直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他后来哪里能当上丞相呢?再比如周勃,他当初也不过是个为有丧事的人家做吹鼓手的小人物。若是那时让他上战场杀敌,岂不是会把他吓蒙圈?还不是在追随了刘邦后一直努力提升自己的作战能力,这才得以成为军功赫赫的大将军?

四、对刘邦足够忠心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大人物,还跟他们对刘邦足够忠心有比较大的关系。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历朝历代的君王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疑心很重。尤其是朝代的开创者,身上的这个毛病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了。

但凡他们感觉到曾经追随于他们的人没以前那么忠于自己了,就肯定会想方设法将这些人除掉。而刘邦的疑心病可能比其他朝代的帝王们的疑心病还要严重一些,所以他断然不会给这种人继续留在自己身边的机会。

比如卢绾,他跟刘邦也是同乡,也曾追随刘邦打天下,而且还颇受刘邦的器重。可是在刘邦得知他在消灭异姓王风潮中私通陈豨与匈奴的情况后,还不是照样下令出兵去讨伐了他?

若非他在刘邦逝世后不久便举家逃到了匈奴,估计刘邦的接班人更加不会放过他。而反观萧何、周勃等人,则跟像卢绾这样对刘邦生出异心的人不同,他们不仅因为足够忠于刘邦而得到了刘邦的信任和器重,而且还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谋得了一个很好的人生。

结语:

所以说,刘邦的这些同乡并非无缘无故就成为了大人物,而是在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蜕变"过程后,才赢得了成为大人物的机会。当然了,可能他们实际所拥有的本领远没有后世传言中所说的那般高超,但起码他们都在汉朝时期成为了名垂青史的大人物这事,是一点都不假的。由此可见,他们的成功并非是机缘巧合的缘故,而跟他们自身的努力有脱不了的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