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自己伤害最大的不是别人,是自卑

 熙桓心理 2021-05-26
一个初一的女孩,被家长带来咨询。家长说,孩子很奇怪,在学校没有一个朋友,上课也从不主动发言,还常常走神。

这是一个13岁的女孩,身高大约170,但却低头驼背,从不抬眼看人。
我单独问她:“我觉得你的身材真好,班里面像你这么高的同学还有吗?”她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嘟喂了一句:“就我一个。”
我又问:“同学们怎么看你的身高呢?她们会不会很羡慕?”她的肩膀一耸,背驼的更厉害了,又嘟囔了一句:“才怪!”

你能猜到女孩问题的原因吗?答案是:自卑。在别人看来是优势的身高,却成了女孩成长中的最大困扰,因为身高让她看起来和同龄人总是不一样。

驼背是潜意识里对长高的抗拒和恐惧;孤立自己,则是为了避免被同学们嘲笑“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大家回忆一下, 从小到大,有没有过同样让你自卑、却很少有人知道的事情或经历呢?

自卑的前提是自尊,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一个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本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

对每个人来说,是被自卑感打败、一辈子活得抬不起头,还是借着那些让我们自卑的事情、在生命中勇敢地攀岩溜索、探寻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取决于那些事情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们。

就像那个驼背女孩,当父母理解了她的苦恼、把责怪变成支持之后,他们最终一起想出了超越自卑的办法——与其用驼背来抗拒与众不同的身高,不如挺直了腰杆学习模特表演,把身高看作自己的优势资源,让自己顺势而为。当把“缺陷”看成亮点,整个人就真的亮了起来。

其实,生而为人,人人都有自卑的时候。


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童年就一直生活在自卑之中。他有很多兄弟姐妹,自己排行老三,自小体弱多病,没办法像别的小朋友那样蹦跳自如,他也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后来的两次车祸和目睹弟弟死亡,更是雪上加霜。不过,幸运的是,也正是这些早年的经历,让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这才有了他后来在心理学领域里的卓越成就。

没有人是绝对完美的,这世上也没有多少人是真正不自卑的,只是有些人的自信超过了自卑。



有些人却是过于自卑,完全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自卑的人往往有这几种表现。


一、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


越是自卑的人,往往表现得越敏感,越是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别人的一句赞美,在自卑的人眼里可能会觉得是挖苦、讽刺,因为他们不敢相信别人是真的在夸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假如被批评或责备了,有自卑心理的人会记在心里,反复自责,苛责自己没用,否定自己的一切,陷入纠结、苦闷甚至抑郁的情绪。

自卑的人过于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评价,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有时会无底线地迎合、取悦别人,做事情唯唯诺诺,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尊严。



二、害怕社交,封闭自我,喜欢一个人独处


现代社会是人情社会,各种交际场合不可避免,对于自卑的人来说,这样的场合宛如刑场,自己总是格格不入。看着别人侃侃而谈,意气风发,自己往往缩在角落,默默埋头吃喝,每当饭局或聚会结束,他们总会感觉如释重负。

自卑的人不愿意与外界过多地接触,他们给自己套上一个躯壳,隔绝外界,躲在躯壳下自己的小世界里。



三、对自己不自信


自卑的人对自己不自信,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常常有“我不够好”、“我不够漂亮”、“我什么能力也没有”的想法,缺乏独自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于是缩头缩脚,前怕狼后怕虎,担心把事情搞砸,做事优柔寡断,缺少行动力和决断力,胆小、害羞、拖延等,给人一种不可靠的感觉。



四、经常抱怨,想得多、做得少


自卑的人内心世界往往很丰富,爱思考,也爱幻想,经常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或者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计划,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一些小事上,陷在思想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但实际上想得多,做得少。

做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又开始反思自责,或是怨天尤人、抱怨发牢骚。



五、过分追求完美


极致的自卑其实本质上是极度地追求完美,认为做不到完美就是不够好,追求完美并没有错,但过分追求完美其实是“认死理”,世上哪有绝对的完美呢?

这种“完美主义者”往往有一种深刻的不安全感,尽管他们在别人眼里已经做得很好,但他们依然很自卑,这种自卑可能与成长环境有关。

比如从小父母就以“完美”为标准要求他们,长期的苛刻要求使其充满不安全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也以“完美”为人生标杆,一旦做不到“完美”,就认为自己不行,从而产生自卑的情绪。


全面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你不妨将自己的兴趣、嗜好、能力和特长全部列出来,哪怕是很细微的东西也不要忽略。然后再和其他同龄人做一比较。

通过全面、辨证地看待自身情况和外部世界,认识到凡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对自己的弱项和遭到失败持理智态度,既不自欺欺人,又不看得过于严重,而是以积极态度应对现实,这样自卑便失去了温床。
   

转移注意力


一个人既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不要老关注自己的弱项和失败,而应将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自己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事情上去,从中获得的乐趣与成就感将强化你的自信,驱散你自卑的阴影,缓解你的心理压力和紧张。


   

对自己的自卑进行心理分析


这种方法可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具体作法就是通过自由联想和对早期经历的回忆,分析找出导致自卑心态的深层原因。并让自己明白自卑情结是因为某些早期经历而形成的,并深入潜意识,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心态,而实际上目前的自卑感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的,与自己的现实情况无关,因而是没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瓦解自卑情结。


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其实,看一个人有没有价值,根本用不着进行什么深奥的思考,也用不着问别人,有人需要你,你就有价值,你能做事,你就有价值。你能做成多大的事,你就有多大的价值。

因此,你可先选择一件自己较有把握也较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做成之后,再去找一个目标。这样,你可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又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走向更高的目标。

每一次成功都将强化你的自信心,弱化你的自卑感,一连串的成功则会使你的自信心趋于巩固。当你切切实实感觉到自己能干成一些事情时,你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自己的价值呢?



从另一个方面弥补自己的弱点


一个人有着多方面的才能,一个人这方面有缺陷,便可从另一方面谋求发展。

一个人只要有了积极心态,对自己扬长避短,将自己的某种缺隐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量,也许你的缺隐不但不会成为你的障碍,反而会成为你的福音。

因为它会促使你更加专心地关注自己选择的发展方向,往往能促成你获得超出常人的发展,最终成为超越缺陷的卓越人士。

这方面的著名事例数不胜数,如身材矮小的拿破仑、身短耳聋的贝多芬、下肢瘫痪的罗斯福、少年坎坷艰辛的巨商松下幸之助、霍英东、王永庆、曾宪梓,这些人要么有自身缺陷,要么有家庭缺陷,但他们都成了卓越越人士,都从某个方面改变了世界。



熙桓心理

自卑情绪是人之常情,自卑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因为自卑,不甘落于人后,所以发奋图强,最后获得成功。

同时,自卑也可能会成为阻力,极度自卑的人会放大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成天处在怨天尤人或者自我责备的情绪里。

对每个人来说,是被自卑感打败、一辈子活得抬不起头,还是借着那些让我们自卑的事情、在生命中勇敢地攀岩溜索、探寻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取决于那些事情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